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2 / 2)

加入书签

“那就好,这个损失已经算是胜利了,”沈彻说,“你们用这一点损失折了突厥多少人呢,是不是?”

杨逢说不上来,突厥的减员大概在六千左右吧,撤离那天姜度带人又杀了很多,几乎是以一命换几命。

沈彻说:“这次乐川带过来的人足够,可以谋划反攻了。”

杨逢点了点头。

那天晚上他就没有回去,和大哥一起睡在营帐里。只是睡觉而已。

16:35:22

第四章(中)

玉门退守到嘉峪的消息已经传到京中,八百里加急送来刘镜敕令:玉门不可轻让,必须于年内夺回,杨逢仍挂主帅,继续由崔量海督军。

杨逢回到嘉峪城中整军备战,如此反击战他没有打过,不敢大意,时时与陈玉闻商量。沈彻留在营地中,不能露面。

乐川一下子带出来这么多人,总得有个说法,毕竟崔量海还在这。杨逢颇为头疼。刘镜知道了这一万五千人应该不会有很大意见,但是朝中官员会有异议,尤其程景余肯定会从中寻是非。

去乐川兵里一问,超过一半都自称是民夫,领了银子才来的。崔量海也拿出一副不过问的态度,援兵来了就好,其它龃龉他看破了也佯装不知。

杨逢深知这些兵不能用于作战,甚至连守城的经验都没有,但是这么多人摆在这,人数总能构成优势,攻城时壮壮声势也是管用的。

他一直在考虑如何打回玉门,却没想到九月初十,突厥来了。

突厥兵马来了一万,在嘉峪关前堵着。

嘉峪一道铁关根本不是这一万人能打下来的,再来十万都不够。杨逢等人推测突厥可能是来投机的,一方面不知道嘉峪增兵,一方面又高估了投毒的效力,以为嘉峪现在只有几千残兵败将,他们想来试试运气。他们的探兵必然没能摸进嘉峪关,嘉峪防得死死的,一点情况都没透出去。

杨逢和陈玉闻藏好了一万五乐川兵,免得暴露;又派人潜出关去抓几个突厥的兵,问问虚实。

突厥卡在城外三五里,再往前,土中处处埋着木钉铁蒺藜,还有伪装起来的阴沟暗壕,种种工事令他们无法前进一步。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没有撤退的意思,瞻前顾后在那里徘徊,转眼过去了两天时间。

探兵抓回来几个突厥的散兵,一问之下才知这一万兵力是由他们一个元帅带出来的,其它元帅意见不和没有出城。

他们内部有分歧,那就更应该利用了。杨逢连夜去找大哥,说了自己心中一计。沈彻思索着竟然笑了。

“可以啊,可以试试……”他说,“虽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但是进可攻退可守,嘉峪这么坚实的保障摆在这,可以让你去试试。”

于是他们趁夜做好了部署,天快亮时城墙上哨兵换班,看似一切如常,实则换上去的已经是乐川军。肃州军和河西军的主力悄悄出城,分成两翼向突厥包抄。

天亮之后城中主动敲了战鼓,城墙上重弩放箭如流星般飞向敌军,瞬间斩落三五百人。

突厥正要防守却听城门开了,几千兵马带队出来,随后出来的更多……一万,很快到了一万五。

突厥难免慌乱,阵前往后撤,紧跟着又指令阵前往前推,反反复复,不知该以哪条指令为准。

杨逢带人隐蔽在北侧的山上,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们出来时都给马蹄包了棉花和布袋,只等突厥大乱后再从山上包围下去。

然而山下与突厥对阵的是乐川军,并无战斗力,一旦被识破就会被突厥马蹄一举踏碎,像柿子一样踏进城去。城中只留了两千肃州军,还都是带着伤的,若能守住还好,若守不住就把嘉峪关也让给突厥了。

然而杨逢很有把握,大哥的判断没有错,此计可行,突厥一见嘉峪城中出来这么多人就乱了。乐川军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