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 / 2)
阮仲侣点了点头,就是他。程景余如今在太尉的位置上,满国武将他执牛耳,位高权重,而且成了派系,他那一派人只听他的。河间,晋州,秦州,这些边防重镇里都是他的人,占去了全国七成的兵马,他若说这些兵马不能动,那守将们就会坚称不能动,拿出一百个理由不让动。
阮仲侣说:“如果把你们换下来,让程景余去打,那他的兵马上就过去了。”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Y?e?不?是?ī??????????n??????②????????o???则?为?屾?寨?佔?点
杨逢与沈彻对视。
他们都明白——不会让程景余去打,因为不能让程景余的势力继续扩大。刘镜需要他们打下突厥,以此钳制程景余。
“所以明天上朝你就要兵吧,”阮仲侣告诉杨逢,“虽然也要不出来,但是你得坚持要,这样皇上才能帮你想办法。”
他走后,杨逢与沈彻商量了很久,沈彻反复对他说的是程景余其人十分苛刻,很有可能寸步不让,明天要不到兵也别着急,此事须得从长计议。
杨逢其实也知道,他们家与程景余多少有些过节。四年前津门兵变,是程景余带兵进京勤王制服了周甫川一派的叛军,当时大哥是周甫川的手下,在宫中一并被抓了。
第二天杨逢上朝述职,交代了肃州这半年的防务,请求调兵增援肃州以备收复失地,遭到程景余的严词拒绝。
程景余说肃州本就不缺兵,丢了五座城池全因守将疏忽,此事合该他们自己收拾;调用别处兵马挥霍粮草,稍有不慎守备空虚腹背受敌,这个责任谁担得起。
刘镜坐在上面沉着脸,漠不关心地问:“杨逢,如果让你今年秋天去打,你愿意吗?”
杨逢道:“只要有足够兵马,末将愿意背水一战。” w?a?n?g?阯?发?布?Y?e?ì??????????n?????????????????
刘镜又问:“程景余,如果有足够兵马,你愿意去吗?”
程景余迟疑了:“这……带兵出征绝无不愿,只是如今兵马不可擅动,还请陛下三思。”
刘镜冷笑一声:“塞外寸土都是我朝基业,塞外城中都是我朝子民,什么时候你们能抢着去收复失地,我就省心了……”
此事讨论不出结果,暂时按下。程景余脸色不佳,那态度是无可让步。谁人都知几年前他进京时还带有几分忠诚正直,爬上这个位置之后权势熏天,再没有曾经的影子。
退朝后杨逢回了家中一趟。姑母身子不好一直卧床养着,杨逢与她问过安,去找大哥的三个孩子。玉娘笑道:“小叔回来了?”杨逢叫她不要声张,带上子璋和子瑞跟他走。他想带他们去见见大哥。
沈彻并不知这个安排,在肃州行馆中等他,问朝上结果如何。
杨逢道:“你……想不想见子璋和子瑞?”
沈彻微微诧异:“你把他们带来了?”
杨逢点头:“他们还小,你相貌变化又大,他们认不出的……就说你是沈先生,行吗?”
沈彻沉思良久,最后同意了。
杨逢带子璋子瑞进来,说这是位有学问的先生,让他教你们读读书。两个孩子像模像样地行礼。沈彻直直地望着他们,说不出话来……过很久才问他们最近读什么书,字写得如何。出事那年子璋不到十岁,子瑞才三岁;如今子璋步入少年,子瑞也已经识字了。
杨逢退出里间,外间隔着一道屏风能听到里面说话的声音,玉娘也在听着。她听到声音就认出了父亲,只是无论如何不敢相信。
杨逢告诉她:“这几天可以带他们过来,如果有人问起,你就说遇到了一位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