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1 / 2)
逢不禁苦笑:“那么远的先不说……我看你和小贺谷倒是挺亲近。”
阮仲侣皱起眉来不耐烦:“什么呀什么呀,他那么小……我才没那个意思。”
“那你对大的有意思?”杨逢问,“对圣上有意思?”
“咝……”阮仲侣脸色不爽了,“杨子遇,你可真会揭人伤疤。”
杨逢道歉:“对不住对不住……我就是想不通,你们到底怎么了?”
“没什么……”阮仲侣低下头,又把目光投向远处,“他让我出来静静,我想也该静静了,可能我一时头脑发热……当初我对他就是头脑发热。”
杨逢瞅着他,想问你当初是怎么头脑发热的,但又不好一再刨根问底。
阮仲侣自顾自说了起来:“……你知道吗,当初就是一起读书的时候,有天送来茶点,咱们都吃,他不吃,怕被下毒嘛。我把我那份给他,说我这份肯定没毒,谁知他不要,他说我也有可能会害他。我就不甘心,拿起点心啃了一半,说这回放心了吧,要死也是一起死……”
杨逢忍不住噗嗤一声笑起来,他想象出少年刘镜那一脸的冰霜……阮仲侣问很好笑吗,杨逢道没有没有,你继续说。
阮仲侣说:“那半块点心搁在碟子上,沾着点口水,我的口水……说实话我也觉得有点恶心,不想让他吃了,可是他竟然就拿起来了,特别嫌弃似的一口一口咬进去了……”
“就是这么动心的?”杨逢问。
“算是吧……那天我就对他有点动心了,后来他对我也……嘿嘿。”阮仲侣没心没肺地一笑,仿佛回到了单纯的往日。
杨逢不语,心中有些别样的情愫。
阮仲侣问:“你在想什么啊?我看你最近……不太对。你是不是看上谁了?”
“我没看上谁……”杨逢不自觉地否认。
已经太晚,阮仲侣回去睡觉了,杨逢独自在城楼上思索着。
几天后京城的信来了,皇帝命阮仲侣和杨逢速速回京,带上阿史那贺谷,还加了一道御令金牌,意味着额外加急,要求他们即刻启程。
君命不可违,杨逢不得不在一两个时辰内安排好所有事,把城防交给副将,把政事交给主簿,把其他事交给大哥……大哥却说:“我跟你一起走。圣上召你回京我就一同回去,这是说好了的。”
他们连夜启程。
京城已是夏季,暑热渗透衣衫,河岸凉风丝丝地吹着。
沈彻和贺谷的身份都得保密,他们继续装作父子,住进了肃州行馆的一个房间,推开窗外面正是河岸。姜度带着手下也都住在行馆里,贺谷需要他们保护,不能再叫人劫了去。
阮仲侣进宫一趟去见了刘镜,晚上回来跟他们说了说,目前情况比较复杂。
他们把贺谷带走了,吐蕃人是知道的。他们要帮贺谷复国,吐蕃人不愿放弃从中渔利的机会,修书向刘镜请求共同讨伐突厥,刘镜拒绝了。毕竟吐蕃军战力不过尔尔,借着昆仑山祁连山的地利才偶尔取胜,联合起来吐蕃也就是凑个数,打完还要瓜分突厥的土地,如果让他们分走了肃州以西,就会威胁我朝西北边境。所以不能跟他们联合。
不联合吐蕃,则兵力不够。杨逢手下只有八千多,河西军也才一万,要扫平突厥至少需要拿出十万兵马,何况突厥军马近几年有扩大之势。国内的兵是调不动的,都在边防线上压着,这几年粮食收成不好,军队养不起了都在减员……而且,还有一个人在朝堂上掣肘,兵马都在他手中管理,不让动。
沈彻沉沉道:“程景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