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4章 快跑啊!是敦刻尔克的魔鬼回来了!(2 / 2)

加入书签

澳新军团虽然在不断付出伤亡,却也趁着这个敌军火力将要密集而尚未来得及彻底密集的时间差内,进一步缩短了彼此的距离。

「只剩不到200米!我们的先头部队已经冲进堑壕区了!不要怕!这次赢定了!全部给我上!」

莫纳什少将看着先头部队一举冲入堑壕网,振奋得肾上腺素飙升,立刻下令澳新军团的预备队一批批投入上去,誓要一鼓作气拿下高地。

然而下一刻,形势便陡然逆转。

「哒哒哒~哒哒哒~」持续而清脆的冲锋枪声,很快就响彻了整片山头。

本以为可以进入堑壕后和敌人公平一战丶用李恩菲尔德和毛瑟互射丶用手榴弹互丢的场景,根本就没有出现。

取而代之的只是MP15冲锋枪对着李恩菲尔德步枪兵的单方面灵活屠杀。

一队队在交通壕内排队往前顶的澳新步兵,只要被拐角处一把MP15冲锋枪信仰扫射一番,就能倒毙十几人。

冲锋枪手,甚至都不用探出头来,就只是把双臂从堑壕拐角伸出来,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听声音盲扫。

大片大片的澳新士兵被堵在半山坡上,进又进不得,退又退不回来,毕竟一旦离开堑壕区丶直接从山坡上往下跑,被敌人的重机枪扫到的话,只会死得更快。

阵地上,重机枪的声音也很快响起,之前奥斯曼军队后撤躲避炮击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把重机枪阵地挪走,而是只有人撤走。

枪留在阵地上,也没那麽容易被炮击炸坏。只要简单从脚架上放下来丶摆在堑壕底部的地面上,基本上不会被炮弹直接命中的。

如今奥军回到阵地上,先用冲锋枪阻挡住敌人的攻势,只要争取三五分钟,后排的重机枪就陆续重新开火了。

冲锋枪只能管200米内的敌人,重机枪却足够管一千多米丶覆盖整个山坡。随着这些重机枪开火,澳新军团的士兵更加回不去了,他们要麽拼死往前挤进堑壕寻找掩体,要麽在山坡上就地趴下,寻找相对低矮的凹坑躲避。

子弹嗖嗖地从头顶飞过,把这些没怎麽打过仗的澳新士兵吓得瑟瑟发抖。

而就在他们已经觉得地狱也不过如此的时候,更大的变故发生了。

又过了仅仅几分钟后,「噗噗」的掷弹筒声微不可查地在山顶背侧的反斜面阵地上响起,然后数以百计的弹丸,以非常高抛的弹道,过顶砸到山坡正面丶澳新士兵后队的阵地里。

一颗掷弹筒弹丸落在堑壕里,就能把人挤人的澳新士兵炸成一团团模糊的血堆,所有飞溅的钢柱丶弹片丶铁渣,几乎毫不浪费地全部扎进肉里。

连榴弹爆炸的声音都似乎变得沉闷了,澳新士兵的肉身就是最好的消音器,让每一片弹片都能被兜住丶缓冲。

……

远处的莫纳什少将,在看到疑似MP15冲锋枪的敌军出现时,就已经陷入了恍惚和呆滞。

只是因为距离太远,冲锋枪看不分明,所以他才只是隐约预感到敌人似乎有冲锋枪。

这种预感,来源于半年前丶他本人就参加过敦刻尔克港的战役,当时,两个营的德玛尼亚突击队空投到了敦刻尔克港的岸防炮台正上方丶夺取了炮台,然后澳新军团的士兵就被黑格将军逼着去硬冲敦刻尔克港南北两侧的马洛莱班炮台和罗南炮台。

当时,莫纳什还只是一个上校团长,不是少将军团长。

他亲眼目睹过自己的数千名袍泽,倒在那些躲进炮台坑道里死守的德玛尼亚突击队员手上,倒在那密集的MP15冲锋枪扫射之下,倒在150毫米岸防炮对着彼此山头表层阵地互轰的抵近直瞄火力之下。

莫纳什少将的内心,早就积攒了巨大的心理阴影。那一次,澳新军团的2万人,最后只有几百人活着回来。

他也仅仅是因为活着回来了,有经验,没人可用了,才被晋升为少将。

那种感觉,就跟东线的露沙部队差不多:只要一个营死绝到只剩最后一个人,你就是营长了。

所以,他对MP15冲锋枪有着极强的心理阴影,哪怕没直接看到枪,只是看着己方士兵一排排倒下丶被杀退丶沿着山坡往下稀里哗啦滚落的场景,直觉就告诉他,对面高度疑似普遍装备了冲锋枪!

而这一切,终于在一排排高抛弹道丶过顶从山坡反斜面射来的小口径榴弹落入阵地时,得到了证明。

「这些奥斯曼人怎麽也有小口径掷弹筒!那种灵活到可以单兵部署的近距离曲射火力!」

从望远镜里,看到一群群扎堆挤在壕沟里的士兵,被炸成血雾翻腾起来的时候,莫纳什少将终于浑身冷汗丶手脚冰凉地跌坐在地。

「怎麽又是你?怎麽老是你?」

how old are you!

莫纳什少将隔了那麽远,都能手脚冰凉,感受到一股被血脉压制的恐惧。

一线阵地上,那些经历过敦刻尔克攻山战的澳新军官们,感受就更加切身了。半年前,从敦刻尔克活着回来的那几百人,如今至少也是个排长,或者连长了。

至少有近百名军官,都感受到了半年前在马洛莱班炮台被支配的恐惧。

「快跑啊!快撤!那些敦刻尔克的空降恶魔又来了!肯定是那些魔鬼被派到加里波利增援奥斯曼人了!」

这熟悉的配方,这熟悉的恐惧,错不了的!

「完蛋了!肯定是半年前活捉了弗伦奇元帅的那个魔鬼又来了!」

居然有十几个基层军官率先精神失常了,失心疯一般大叫着弃军往后逃跑,随后被背后的MG08重机枪弹幕扫倒在地。

被子弹打死,对于这些人来说,或许是一种从创伤应激中解脱出来的良方吧。

在山头绞肉的澳新士兵们,渐渐陷入了总崩溃,成片成片乱套乱窜,被背后的持续扫射和高抛榴弹收割,整整两个步兵团,就在一波冲锋中,被击杀大半。

6000具澳新士兵的尸体,诉说着一个可怕的消息:敦刻尔克的魔鬼回来了。

虽然,他其实并没有回来。

只是有几个从那个敦刻尔克魔鬼手上学过一两招的跟班,被派到了这里。

——

PS:今天又是1万2千字。

多线叙事没办法,加里波利战役的第一阶段,主角只能是遥控丶间接影响,给布列颠尼亚人多放血。但是没法写他亲自出场。

因为无论是黑海线,还是波罗的海线,都更需要主角亲自坐镇。不过大家放心,加里波利战役这边,不会一直写下去的,明天就会切回鲁路修本人视角,推进波罗的海线。

世界大战本来就是多条战线并行的。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