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八章 跟着皇上一起进步(1 / 2)

加入书签

「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细说,堵胤锡,朕刚才问你如何整饬天津盐业公司,你的回答让朕不是很满意。

现在说说朕的意见。」

众人精神一震,目光聚集在朱由校身上,全神贯注地地倾听他的话。

「天津盐业公司,全辖此前长芦都转运盐使司所有盐场,共计有利民丶阜民丶利国丶海丰丶深州丶阜财丶富民丶海润丶越支丶惠民丶石碑丶严镇丶兴国丶富国丶厚财丶丰财丶芦台丶济民丶归化丶海盈二十个盐场,分青州丶沧州丶顺天丶永平四个盐课提举司。

都转运盐使司有都转运使一人,同知一人,副使一人,判官若干,经历一人,知事一人。

盐课提举司有提举一人,同提举一人,副提举若干,吏目一人,库大使一人,库副使一人。

加上盐法道巡按御史,长芦盐政经制官吏有八十馀人。

这些人有几个是清白的?」

听到朱由校的问话,众人鸦雀无声。

天下有白的乌鸦吗?

「朕相信,从这群人里找出一个清廉公忠之人,比找一个三条腿的蛤蟆还要难!

为什麽?

因为从万历中期,大明官场烂透了,盐政烂透了。就算其中有一位清廉公忠的官吏,也早就被那些贪官污吏给排挤走了。

堵仲缄说要借人头以正风气,既然要借,就大方些,全部借来,把这八十馀位盐政官员,一一审讯,查出贪赃枉法,以及欺凌盐户盐丁丶侵占他们钱财的罪证,在诸多盐户盐丁面前当众公审。」

「公审?」

「对,当众公审,把那些贪官污吏的种种罪行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布与众,还可以事先选定苦大仇深的盐户盐丁,让他们上台公开控诉贪官污吏的罪行。

最后当众宣判,该杀头的当场砍了,该绞的当场挂绳子,估计按照他们贪腐的程度,能留活口的也没几个。」

朱由校的话让众人惊讶。

王家桢迟疑道:「皇上,如此当众公审,有辱斯文?」

刘国华冷笑一声,抢先答:「斯文?这些贪官污吏还有什麽斯文可言?

皇上圣明,治乱当用严典!」

朱由校说:「刚才朕叫大家分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朕知道,你们心有疑惑,为什麽要分得这麽明白清晰,而且还是敌我之分,是不是过于苛刻?

现在回到刚才你们问,如何续行张太岳的新政改革?

首先一点,朕再重复一遍。

改革从本质上就是从既得利益者手里分出利益来。

断人钱财,犹如杀父之仇!

张太岳为什麽改革失败,那是因为他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认识到改革其实就是革命!

张太岳以为改革就是请客吃饭,只要协调好各方关系,罢斥一群反对者就行了,结果惨遭失败。

革命啊,要以命相搏,你死我活,怎麽可能是请客吃饭!」

众人听到这里,开始明白为什麽朱由校一开始就提出要分出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当时他们确实还觉得有点小题大做。

现在终于全明白了。

在皇上心里,改革就是革命,一种脱胎换骨丶从内到外焕然一新的鼎故革新。

卢象升点点头:「臣明白了,既然如此,那些贪官污吏是我们的敌人,借用他们的人头,以此立威,在盐户盐丁心里重新建立已然崩溃的公平公正的威信。」

朱由校眼睛一亮,人才啊,一句话说到点子上了。

「对,不用激烈的手段,不给盐户盐丁足够的宣泄和激荡,我们就无法把崩溃的公平公正的威信树立起来。」

何腾蛟迟疑地说:「皇上,一味地强硬立威,虽有效果,但臣觉得效果难以持久。」

王家桢点头附和:「皇上,臣也有此疑惑。老子曰,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何腾蛟丶朱大典丶卢象升丶王家桢丶凌蒙初丶堵胤锡,还有毕自严丶袁可立丶冯梦龙丶张艮,感觉在制置司这些日子恍如做梦,尤其是定期参加皇上主持的学习班,每一次就像经历一次头脑风暴。

许多事情颠覆了他们以前的认知。

皇上说的许多话,也解开了他们此前的许多疑惑不解,让他们豁然一亮,猛地推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朱由校伸出右手,使劲地在空中点了点,欣慰地说:「好,你们没有偏听偏信,有自己的思考,朕十分欣喜!

一场真正的改革,也就是朕说的革命,必须不破不立!

我们先要破,推倒旧有的建筑,摧毁一切阻碍的力量。长芦盐政官吏皆可杀,借人头拉拢盐户盐丁的人心,就是一种破!

破了之后还要立!

如何立?

那就是发展新的生产力,建立新的生产关系。通俗易懂就是创造新的财富,扶植一批新的利益既得者群体。

这些改革的受利者自然会拥护改革,他们的人数越多,支持改革的力量就越大,我们的改革就会乘风破浪,不可阻挡!」

卢象升眼睛一亮:「皇上,这就是你说的把朋友搞的多多的,团结一致,对付共同的敌人!」

堵胤锡欣喜地说:「皇上,臣也明白了。杀长芦盐政官吏以及盐商,就是推倒旧有建筑,摧毁阻碍力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