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雪花一般的奏章(2 / 2)
为什麽?
女真蒙古寇边犯境暂且不说,就问你这麽多钱粮砸进来,大家能不能一起发财?
靠山吃山,占辽吃辽。
辽东崩坏,断了不少人的财路,正忧心忡忡,现在又多了一处宁锦山海关,好事!
大家可以继续发财!
朱由校冷笑了几声。
发财!
老子让你们各个都升棺发材!
他挥了挥手,示意早朝继续下一个流程。
刘良相上前一步,大声道:「众臣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马上有官员咳嗽一声,跟同僚打好招呼,兄弟们,我第一个。
然后出列到丹墀前跪下,大声念:「臣詹事府少詹事丶翰林院侍读学士王广庸有本上奏。《谨请急修圣心以缓异灾疏》...」
然后大声念了起来,意思是而今大明内忧外患,天地又有异象,不得了,所以请皇上多读圣人经义,深刻理解,最好做梦的时候都要背,然后以此为规范,急修圣心。
圣心一成,这些异象灾祸自然就消弭...
朱由校半懂半不懂,听了大概,很想问老夫子一句,要是朕苦修圣心,异灾却不消弭怎麽办?
王广庸马上就在上疏里做了回答。
异灾没有消弭,那就是皇上你的圣心还没有修到位,还需要继续加油。
从每月三次经筵增加到每五日一次。
要是还没消弭,那就每日一次。
还没有消弭?
那就每日三次经筵,跟吃饭一样。
皇上加油,天下异灾消弭全靠你了!
苦你一人,幸福全天下!
朱由校听到这里,很想拿着手里的玉圭,对着王广庸那张一本正经的老脸,狠狠抽过去!
这都什麽玩意!
你们天天文恬武嬉,夜夜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却道貌岸然地要老子做苦行僧,一味地在经筵里苦读。
对啊!
你们这些老夫子也只会讲经,经筵越多,越体现出你们的价值。
你们讲得好坏无所谓,反正出现天灾人祸就是老子没用心去学。
想不到你们跟街边的算命先生,师出一脉啊!
朱由校右手死死地捏着玉圭,差点把它捏碎。
终于还是忍下,让王广庸王老夫子把念完的奏章交给内侍,安然地从丹墀前回到队列。
接着又有官员陆续上前,大声念颂他们的得意之作。
《恭请广开言路扬清激浊尽绝馈遗疏》,暗戳戳地说当今朝堂贤良被斥,言路闭塞,这绝对不行。内外动荡,边衅屡起,天灾人祸,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要想四海宴清,必须把贤良召回朝堂,广开言路,让这些嘴炮畅所欲言。
上疏里还说,要是女真酋首老奴,听到贤臣召回,众正盈朝,言路广开,扬清激浊,定会心生畏惧,然后感于仁德,于是上表纳降,为大明永镇辽东。
好一个春秋笔法!
不仅暗戳戳地踩了阉党,还含蓄地提出解决朝廷当前的燃眉之急,辽东崩坏的办法:裂土分封,把辽东赐给奴儿哈赤,再多给钱帛女子,加以笼络,让他感受到大明的高恩厚德,自然就会臣服,不再犯境...
这脑洞开的,直接冲破天际!
朱由校真的很想冲下丹墀,把自己四十一码的黑舄木制鞋底,狠狠地印着这位正人君子的脸上。
麻蛋,继续忍!
《请诛杀阉贼远妇寺近贤良疏》,这位官员的上疏让朱由校刮目相看。
别的不说,至少有勇气喊出诛杀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口号。
朱由校戏谑地看了一眼站在御座右下方的魏忠贤。
他身穿飞鱼服,垂手低头。
接下来的《请蠲免江南酒茶榷钞杂税以缓百姓困苦疏》,在朱由校心里再一次刷新了文官们的无耻程度。
加征辽饷,你们这些缙绅世家,有出一文铜钱吗?
还不是全部摊派在平民百姓头上!
而且是朝廷收一两银子,你们上下其手,敢收五十两!
现在一转背说自己多麽委屈,为辽事出了多大的力,现在已经穷到吃不起单头鲍,更纳不起第二十四房小妾了。
要求朝廷把酒茶榷税减免!
朝廷一年收了你们多少酒茶榷钞杂税?
有没有十万两?
你们居然连这点税都要减免!
人怎麽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
接下来官员们的奏章一封接着一封,如雪花一般向丹墀飘来,不到半个时辰,厚厚的一叠,足足五六十封。
其中有大约二十封是要求诛杀阉党,广开言路,中间还混着七八封嘴里喊着打杀阉党,同时说阉贼党羽在地方鱼肉百姓,要求优免...
其馀三四十封都是如《谨请急修圣心以缓异灾疏》这样的奏章。
朱由校随手拿了两封,起身从丹墀上慢慢走下来,众臣纷纷举目看着他,心思各异,猜测不一。
这位文盲天子,想干什麽?
这些奏章,他看得懂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