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面圣(1 / 2)
第304章 面圣
踏着初升的太阳,赵怀安骑马踏着街道内的细沙,在一众长安百姓的欢呼中,带着背,和杨复光并肩进入长安城。
从通化门开始,沿街就已经树立无数条幅,各司使的人也早已布置好了,按照十年前的那一场献捷仪式准备着。
而在他们的身后,黑压压的站着一群长安百姓,他们都是来看热闹的,既有看看赵怀安是什麽样的,有想瞅瞅那些草军有多凶恶。
不过在几个人被挤到街旁的水沟里后,已经没人往里面挤了,然后就一路排到了光宅第,一路小十里,就这样排成了人墙好奇张望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长安人是真的闲啊。
长安的确不一样,这是赵怀安进了城后的第一感觉。
除了两侧坊区的亭台楼阁,最让赵怀安注意的就是脚下的街道。
除了街道两旁都挖有水沟外,街道的路面竟然还铺满了细密的河沙,这一点不晓得比清朝时候的北京城好到了哪里。
他以前可听朋友说,老北京城那路都是烂泥路,一下雨,能踩一脚泥,更不用说到处是骆驼和人的粪便,这一点据说当年八国联军进北京城的时候,他们都受不了。
特意在北京城各处修了专门的公共厕所,还拿刀逼着这些北京人上厕所,敢随地大小便的,直接就是枪毙。
而八国联军在北京城的那段时间,据说竟是北京城最乾净的时候。
可现在再看咱唐人老祖宗们搞的长安城,这路面,这水渠,甚至为了防止街道上的路沙被风吹散到沟渠里,还专门在道路两旁修筑有低矮的土垣。
这倒是和赵怀安前世时街道边上的马路牙子差不多,不过他刚刚问了老张,他说这叫沙堤。
不管这个叫什麽,这麽一搞,这街道就乾净利落多了,早风无尘雨无泥,不比北京城强太多?
在赵怀安的身后,一支千人左右的骑军正举着一面面旗帜走在街道上,他们当中有将近八百人都是来自保义军,剩下的也是杨复光选的魔下的忠武军武士。
很显然,杨复光也晓得自己帐下的那些神策军,在军威上如何都比不上保义军,他担心神策军给自己人生高光时刻丢人,索性让他们留在了城外。
此时,带着征伐的肃杀,小千骑就这样踏在细沙上,两侧无数人在欢呼中。
那边杨复光时不时向路边挥手并报以微笑,等走过了一个坊区后,前头已经能看到宫城的白墙,那是覆盖在夯土表面的白灰浆,在阳光下耀眼夺目。
杨复光小声对赵怀安笑道:
「大郎,如何?准备好了吗?要迎接属于咱们的荣光了!」
此时的杨复光是那麽的意气风发。
在这个重要的日子,他也穿上了明光大铠,披着蜀绣披风,骑着一匹高头白马,满面红光,在身后一众仪仗的扈从下,闪耀夺目。
赵怀安对杨复光报以微笑,然后点了点头。
杨复光颌首,随后猛然拔出腰间横刀,冲天一指:
「奏乐!」
随后,早就准备的好的两侧军乐们,便开始敲敲打打吹吹,唱起那首大唐人人都会的《秦王破阵乐》。
随着激昂的鼓点,杨复光抬头挺胸,对前方有着无穷的自信。
而那边赵怀安则在沉默,他正思考今早到城外那座章敬寺礼佛的时候的见闻。
不得不说,这寺庙的确大,而且香火鼎盛,要不是他和杨复光的关系,根本轮不到他进正殿拜佛。
赵怀安望着漆着金漆的大佛,认真朝拜了下,然后就到了偏厢,这里是大佛的侧面,一个老和尚已经等在了那里。
赵怀安在心里默念一句:
「佛祖,这一次咱赵大能如愿以偿吗?」
随后也不筛签,直接从竹筒里抽出了一根,上面写着:
「潜龙或渊,厚积薄发。万般天注定,半分不由人。」
赵怀安也不需要前面老和尚解,便将签子又塞了进去,随后又抽出了一根,上面写着: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风雷云霄起,龙游大海时。」
将这两签抽完,赵怀安没和那和尚说一句,便要从侧厢离开,然后就听到老和尚忽然问了一句「施主要吃一碗茶再走吗?」
赵怀安想了想,便坐在了大佛的身后,随后一个小沙弥便捧着一碗茶水小心走了过来。
这沙弥粉装肉嘟,看着就讨喜,赵怀安随意将茶水喝完,发现竟然还是温的,解乏得很,便笑对小沙弥道:
「去,再给我弄一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