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1 / 2)
游行。
城里的百姓哪曾见过这等奇闻,纷纷出来围观看热闹。
有人不知个中缘由,好奇问旁人。
一年轻郎君八卦道:“我听说是七岗巷那边的一位娘子被官兵侵犯,衙门做了处置。”
“你可莫要胡说,这年头的官兵,能做什么处置?”
“是啊,没被他们欺负就算不错了,哪敢讨公道?”
人们七嘴八舌议论,都不相信。
眼见出来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犯事的四人不敢抬头,内心备受煎熬。
他们一边承受着生理上的痛苦,一边承受尊严上的侮辱,难堪得无地自容。
有百姓清楚前因后果,朝他们扔小石子,嘴里骂骂咧咧道:“畜生,奸淫良家女,欺压我们百姓,罪该万死!”
“对对对!欺负老弱妇孺,这样的畜生就该杀!”
“该杀!该杀!”
人群开始骚动,不断有人砸东西,表示愤慨。
一直以来底层百姓对官兵是又惧又怕,现在知道他们也会遭到惩治,无不拍手叫好。
如果不是边上有士兵护着,只怕那群老百姓全都要冲上去暴打犯事的四人。
那些辱骂与打砸,无不昭示着他们对官兵这一群体的怨恨。
陈皎站在阁楼上,静静地看着底下的混乱,似心有感慨,问道:“吴主记,这样的兵与民,可怕吗?”
吴应中也很有感触,沉默了许久,才道:“不可怕,是可悲。”
陈皎背着手,淡淡道:“是啊,兵出自于民,本该是一家人,为何就这般招人怨呢?”
吴应中没有答话。
陈皎眺望远方,自言自语道:“这样的惠州,迟早得走闵州民变的路,真叫人担忧。”
提及闵州,吴应中的表情变得严肃。
去年那边爆发义军,被朝廷镇压,如今满目疮痍,所幸惠州有淮安王镇场子,境内还算太平。但这种太平能延续多久,无人得知。
在这个王朝即将覆灭,风雨飘摇的时代,没有人能看到未来的日子。
街道上的人们围着马车唾骂,发泄胸中对权势欺压的不满,同时衙门口的八字墙上也贴了举报告示。
告示上说但凡发现官兵欺压百姓触犯律法者,百姓可举报到官舍吴主记那里,并且有重赏。
若是谎报,则会严惩。
围观的百姓皆觉不可思议,一妇人好奇问:“民真能告官吗?”
一名会识字的小郎君耐心地念墙上的告示,说道:
“告示里头说了,只要老百姓报到官舍吴主记那里,查清缘由后,九娘子就会给老百姓做主讨公道,绝不姑息官兵欺人。”
“真的还是假的?”
“上头白纸黑字写着呢,做不得假。”
“我瞧瞧,让我瞧瞧!”
“李老二你又不识字,挤什么挤?”
八字墙边围满了人,些许百姓原是不信的,但听到隔壁街的游行,又一窝蜂过去看热闹。
告示加游行向城里的老百姓传达出整治军纪的决心,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认可。
众人无不交口称赞,纷纷夸赞九娘子菩萨心肠,愿意为老百姓干实事。
衙门里的郑县令听着外头的喧嚣很是不屑,同荀主簿道:“作秀而已,谁不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