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4章 供应商眼中的檀老板(2 / 2)

加入书签

另外,在智能化配置方面的下放,10万元级燃油车也将于四季度标配上L2辅助驾驶,延缓新能源替代速度,用时间来换空间。

「这边我们做了三套方案,分别应对短中长期的战略。」

产能的受限,倒是给了悦驰汽车一个藉口,王风英借着这个由头,向檀锦程汇报悦驰汽车燃油车业务未来的规划。

「说说看。」

大多数企业对于长期规划战略规划,其实并非大家想像当中的那麽严肃,拿尉来而言,当市场趋势发生变化,各大运营团队就需要拿出应对策略。

在这种平常细微的变化当中,总结出未来的趋势,当真正拿出战略规划,汇报到檀锦程这里之时,基本就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战略。

檀锦程要做的,就是听取高管们的意见,再根据自己的判断或是同意,或是否了,或是修改。

这一点有点类似于A股的消息面,当消息真正被大家熟知之时,往往已经是政策落地之时。

「长期跟中期没什麽可说的,就是纯电跟混合动力,这一点星河系列已经验证了成功的可行性了。」

星河P1的销量还是不错的,在不包含增程式的混合动力车型方面,销量前十当中,有六席来自于BYD,霸主地位无可撼动,但尉来还是凭藉着星河P1挤进了第五名。

没办法,前四名被BYD的王朝系列给包圆了,星河能够排进前五,其实更多的是依赖于悦驰以及尉来的品牌力,还有随着销量上升带动起来的口碑。

如果换了一家企业的话,第一款混合动力车型是拿不到这麽好的销量,就像是当初刚刚推出增程式之时,也没有像这两年这样的风光。

品牌力一旦上升,对于企业来说,确实是有着极大的好处,哪怕是低端车型的形象,都足以吃到品牌红利了。

「其实说实话,燃油车会不会被淘汰,这一点到目前为止已经没有什麽争论了,那就是不可能的,但是市场到底会萎缩到哪一个地步,这一点谁也不知道。」

王风英无奈笑道,李响最近在欧洲地区参加活动,按照他传过来的信息,当初激进无比的欧盟以及欧洲本土车企,对于电动化似乎有了不同的态度。

拿BBA来说,宝马因为电动化效果不错,与尉来合作的MINI纯电车型,还给了他们意外的惊喜,因此宝马对于电动化是比较坚决的。

而奔驰与奥迪这两家,态度上就有些暧昧了,最为明显的是,奔驰似乎放缓了电动化的动作,这可就有意思了。

另外,在环保政策方面,最为激进的德国,似乎也有些不同了。

「难,欧洲佬算是自己把自己忽悠瘸了,当年他们把火力发电厂都拆了,我那时候就说过这种行为像个二傻子了,不过具体萎缩到哪个地步,确实是谁都说不好。」

下半年,燃油车购置税减半,补贴的政策是个临时性的,实际上当一款产品不再成为消费者首选之时,哪怕是给予补贴,效果也没有那麽的好。

「可不是嘛,所以我们对2023年以及以后的燃油车产销具体的规划,很难定。」

除了本身不再是市场主流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最终也会像燃油车一样,没有了补贴,而没有补贴之后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又将如何,到时候燃油车销量会不会上升?

「降价是肯定的,把起售价调整到10万元以下几乎已经是注定的了,秦系列的起售价都降到这个程度了,我们的优势确实是没有了。」

「嗯,这点确实,趁着这几个月有补贴,把价格降下来吧,就守在8万到10万元区间吧。」

起售价降到10万元以下,再配合上临时的补贴,能够尽最快速度清理经销商的库存,实际上今年两大类销量的突变,最惨的还是那些库存量很高的经销商。

以往热门的车型,经销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会囤积一定的库存,反正也不着急,慢慢卖总能卖出去,但现在可就不同了。

在价格体系上,尉来管理相当的严格,严禁经销商随意降价,哪怕是国内顶级经销商,尉来也不惯着他们,一旦随意降价,尉来会给予严厉的处罚,直到解除合作。

这麽做的目的,除了维护品牌形象之外,也是保证庞大的用户群体利益,但这麽做对于经销商来说,多多少少有些不公平,尤其是那些风控能力差,喜欢囤积库存的经销商。

车企,经销商,用户,三者之间的利益需要平衡,尉来从自身以及用户的角色出发,无可厚非,但经销商也要活下去,因此尉来对于经销商私底下以大额优惠的方式卖车,也是睁一只眼闭一眼。

只要不影响价格体系,尉来不会过多的干涉。

一贯以来,尉来都是以官降的方式,来调节市场,尽可能的保证全国大部分地区售价的统一。

悦驰A1起售价官降至8万元区间,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通过技术下放,官降的方式,将悦驰系列在2023年销量维持在15%至18%左右吧,今年我们的目标就是这个,至于说2023年之后的产能。」

目前,在10万元至15万元区间的SUV市场,悦驰系列的市场占比已经降至20%了,连续多年的下滑,严重的影响了市场份额。

别看大马路上悦驰A1车子不少,但那都是保有量,新车真的一点都不好卖了。

停顿了片刻,檀锦程缓缓道:「产能的话,计划在50万辆吧。」

年产能定在50万辆,多多少少有些英雄迟暮的意思。

「出口方面我们真的不试一下毛熊吗?」

作为传统汽车人,王风英显然还是想要再挣扎一下的,由于地缘ZZ的原因,除我国以外的车企,几乎退出毛熊市场,而毛熊本土的制造业,几尽全无。

巨大的市场空白,让在毛熊布局的几大燃油车企业混得是风声水起,拿国内10万元至15万元的SUV车型来说,毛熊市场出口量占据了35%。

而立志于全球化的尉来,对于毛熊的投资以及出口量呢?零。

如果像BYD那样的只生产纯电车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尉来无论是全球化的能力还有燃油车型的受欢迎程度,完全有能力出口毛熊市场啊,这是业内最不理解的地方。

诚然,毛熊市场的风险大家都知道,但像是尉来这麽激进的国内车企,却是少之又少。

「算了,我们还是大力开发中东以及非洲市场吧,毛熊我们不做。」

东南亚燃油车市场竞争太过于激烈了,南美地区不错,尤其是墨西哥,还提供低关税,对燃油车也有一定的需求,开发南美市场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尉来在南美市场,主要还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而既然不考虑这些地方,那麽剩下的地方就非常有限了。

中东地区,出现在新闻里的车型,往往都是豪车为主,但其实中低端车型同样很受欢迎,目前约占据着燃油车出口25%的市场份额。

而非洲,虽然市场份额不高,但也正是这种不高的市场份额,有发挥的空间,虽经济较为落后,基建薄弱,但对于汽车的需求上升度并不低。

「好吧,那我们就着重开发中东市场。」

王风英暗叹一声,有时候她多多少少也有些不理解老板,长城,吉利在毛熊混得很好,出口量快速上升,赚到了不少的钱,悦驰却是没有任何动作,她多多少少也有些不甘心。

通过一些网红的视频宣传,悦驰系列国内高性价比,耐操的形象,在毛熊部分地区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也有不少消费者有意购买。

老板有时候激进起来还是很激进的啊。

毛熊,阿三这两大市场,尉来真的是一点都不做啊,她们这些高管多多少少也有些无奈。

「其实控制好风险,做这两块市场也没有问题,但是今后这些言论,内幕还是不要再提了。」

檀锦程承认,对于毛熊以及阿三市场,他个人是有些偏见的,他旗下所有企业,大部分的出口业务都不包含这两大地区,对于当地的一些经销商进品请求,提出的要求也比较苛刻。

「整体产能就按50万为基础,至于说今后燃油车销量会不会上升,到时候再说吧。」

50万辆,是檀锦程第一心理防线,而第二心理防线则是20万辆,如果真到了新能源汽车完全占据市场,燃油车是彻底卖不动,销量下滑至20万级别,那麽悦驰A系列停产,就将提上计划。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