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17章 「是时候需要一些改变了」(1 / 2)

加入书签

第917章 「是时候需要一些改变了」

PS:月初,求一点保底月票,保底月票会影响智能推的~~!

「赚钱?哈哈,我根本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那是以后的事儿。」

栎社机场,刚刚下飞机的檀锦程就被记者给拦了下来,询问关于ET5定价问题。

没办法,这价格搭配上ET5的性能与用料,这价位在国内纯电领域根本就没几辆能打的,甚至于已经能够影响到燃油车了。

按照实时汇率,ET5的这个起售价格实际也是在5万美刀左右,跟毛豆3在老美本土是一样的,这就很有意思了。

出去的时候是三月份,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四月份了。

缺席了今年两会的檀锦程并没有缺席今年的热搜,除了在欧洲引起不小轰动的ET5以及ES3,檀锦程还拜访了宝马总部,确定了在德国建设电池工厂的计划。

在克鲁格以及德国ZF相关G员的陪同下,锦新时代的欧洲乃至于全球的首座超大规模电池工厂定在了图林根州阿恩施塔特。

这座位于德国中部了的精致小城,跟中国的关系息息相关,锦新时代的投资让欧洲佬们又爱又恨。

早在2016年,一家中国企业收购一家德国机器人工厂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阿恩施塔特的港口也在中国人的控制之下。

而吉利这次「强行」收购戴姆勒接近10%的股份,成为戴姆勒的第一大股东更是让德国以及欧洲人感到不安。

此时,一家由中国企业独自投资,并没有收购德国任何一家企业的电池工厂投资兴建,给包括宝马以及沃尔沃等众多欧洲企业做电池供应,本应该是感到高兴的事儿。

但面对快速崛起的中国企业,欧洲人的心态是非常矛盾的,不过对于这座小城的人们来说,不存在这种问题。

他们完全没有这种担忧,一座由中国公司投资20多亿美刀的电池工厂正式开工建造,让阿恩施塔特当地人非常的惊喜。

德国那位女老大也同样这样认为,她是支持檀锦程在阿恩施塔特投资的,而同样支持的一些人还认为,中国的进步并没有在欧洲吞噬大量的企业。

相反,中国在此投资建厂只能说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带来更多先进的技术。

但是不管怎麽样,相比起吉利收购戴姆勒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檀锦程的投资哪怕是再怎麽酸的人也说不上什麽。

锦新时代欧洲境内建立的工厂,完全可以当成一个典型案例来宣传。

仅仅一个电池厂及相关的产业,就能够给德国带来2000多个就业岗位,这对于德国当下疲软下滑的经济无疑于强心针的作用,另外中国企业的来德国本土投资,这对德国来说只有益处没有害处,两国经济加快交流,可以实现技术的互补,实现人才的互补。

德国的老大显然清楚这些,话说这几年两国之间的交流还是挺多的,像是尉来与宝马之间的合作已经很深了,主要原因还是两者之间的合作理念差不多。

尉来的合作是持开放态度,而宝马也同样如此,宝马在国内国产化是做得最彻底的,跟特斯拉这种对赌方式可不同,宝马是主动国产化的。

说起来华晨这麽多年以来也实在是不争气,真就是抱着宝马的大腿躺平了,给了这麽多优质的资源,愣是一个自主品牌都没弄出来。

宝马如此开放的态度,对华晨也是极力支持,然而他就只顾着吸血,也就怪不得宝马想要增持在华晨宝马这边的股份了。

而国内对于锦新时代的投资建厂同样特别的关注,国内企业大规模出海一直有之,而大型科技公司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出海,却是一件非常值得关注的事儿。

当前什麽情况?3月22日,老头儿正式签署了价值约600亿美刀的加征关税方案,同一天百思买宣布正式中止跟菊花厂的合作。

商务部在23日迅速回应,做出反制措施,这一时间点可以理解为两家争端的开始。

也就在23日,上证指数受此消息影响向下跳空大跌超过3%,报收在76点位,之后三月份剩馀的几个交易日里股市都表现不佳,守了大半个月的指数终究是因为两家之间的关系而彻底崩了。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股价在3月27日也创造近期单日最大跌幅,并且在4月2日创造了自2017年三月份以来的新低。

倒是跟双边关系恶化没什麽关系,主要原因还是毛豆3正在经历产能地狱,要到Q3才能实现周产5000辆的目标,全年交付量又一次受限。

而ET5的产能相较于毛豆3却是要灵活太多,ET5在欧洲范围之内已经对毛豆3造成一定威胁了,这是特斯拉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檀锦程选择在德国独立的建厂,就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情,只不过在机场没有记者会问这个问题,都是人精。

「檀总的意思最没考虑过ET5近期的盈利问题还是说一直都没有考虑过?」

现在的记者多多少少有些无语了,檀锦程都不知道怎麽回答了,一款车型销量上去了自然也就盈利了。

这个时间线他也没办法确定,可能是一年,可能永远都无法实现盈利。

如果按美刀计价,在各自国内同样卖5万美刀的ET5与毛豆3,两者之间的BOM成本是有不小区别的。

毛豆3的BOM成本已经机构拆分计算过,基础版差不多在8万美刀至2万美刀之间,占总体本的80%至90%。

核心成本自然是三电与车身以及底盘,还有各种电子与智能化硬体,剩下的就是人工,运输以及研发等等分摊成本。

特斯拉的毛利率为9%,因此计算下来每辆车的制造成本约占售价的81%,而尉来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毛利润则要更高一些。

电池供应的优势,自研电机,晶片慢慢的应用上,加上国内人工的优势,尉来在新能源汽车整体上的毛利率是可以达到20%的,部分车型甚至可以达到25%。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毛利率最高的新能源车企就是尉来与BYD了,其次则是特斯拉,特斯拉能做到这点并不奇怪。

我们有我们的产业链优势,老美也有他们的科技优势,具体到ET5上面,目前毛利率计算下来实际跟毛豆3是差不多的。

原因无非是新车型的产线建造,研发等等投入非常之大,基于成本结构,ET5要卖到33万辆左右才能够实现盈利。

就目前而言肯定是做不到的,单款车型要想实现盈利怎麽着都得两年以上,如果市场反应不佳的情况下,那这款车还是会造成很大亏损的可能。

在毛利率这一块儿,全世界范围之内的新能源车企都呈现出两极分化之势,头部企业如BYD,尉来,特斯拉等等毛利润能够维持在较高的水准。

而中部企业,像是北汽,吉利等等的毛利率比例则在15%左右,至于小企业则是普遍低于15%,他们主要是依靠补贴生存。

新能源补贴降低以及换了发放方式之后,这些小企业基本就处于嗝屁状态了,拿檀锦程盯着的利帆来说,他们因为之前出售业务之后过了一年的好日子。

但2017年他们继续折腾汽车行业之后,又不怎麽行了,如果再这麽搞下去跟前世一样破产也很正常。

至于新势力方面,他们根本就谈不上什麽毛利率,全都是负利率,没有任何产业链优势的他们都是依靠资本输血,全世界都是如此。

实际上老美那边也有不少「新势力」,跟国内的PPT造车相比,老美那边的新势力企业玩得更花,拿贾老板的FF来说,他在老美那边就属于新势力的范畴之内。

相比起老美的新势力,老贾都算得上是比较「厚道」的一类了。

尉来的新能源赛道目前同样也是亏损的,利润主要是来自于燃油车以及动力电池,还有零部件等板块,用这部分的利润来滋养着新能源的赛道。

主要原因还是销量太低,投入太大,只有等销量涨到一定地步之后才能够实现盈利。

「那檀总能透露一下ET5到目前为止的预订量吗?」

「这个还要等我回去之后再看看,目前来说我也不是很清楚,但具体数据还是不错的,非常感谢大家的喜爱。」

从正式亮相的3月8日开始算起,到檀锦程今天落地的4月7日,刚刚好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里尉来ES3以及ET5的表现都非常不错。

而原本的尉来品牌旗下的两款主力车型,在降价之后销量也往上提了一提,另外增程式的L1也同样很受欢迎。

只不过,今年一季度的燃油车市场已经明显趋向于饱和状态了,车市整体的增长也放缓下来。

燃油车市场,基本已经进入到存量博弈状态了。

拿尉来旗下的燃油车主力车型悦驰系列来说,一季度的销量「惨澹」,主力车型悦驰A1一季度只卖出去8万辆(月均27万辆),同比去年下滑了5%。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