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81 章 富秦(1 / 2)

加入书签

这是一份来自蜀郡的拜帖。

落款名为……清。

姜珂好像知道嬴政的想法了。

收到拜帖后第十天,拜帖的主人才来拜访姜珂,等待期间,姜珂一点也不急切,因为她知道客人还在路上,帖子来的越早,便越证明了这人的越有诚意。

这日傍晚,姜珂从仓库归家,刚一进门便有人过来和她禀报有客来访,已经在堂室内等待一个半时辰了。

闻言,姜珂连衣裳都没换,直接赶往堂室内部接见客人。

姜珂刚走到门口,便开口道:“真是抱歉,姜珂公务繁忙,此时才归,怠慢了客人,还请勿怪。”

她的声音清脆大气,如金声玉振,让人听了很有好感,客人闻言,连忙放下手中茶盏,起身走到姜珂面前,行了个标准的揖礼:“内史尽瘁事国,不辞劳苦,实乃吾等黎民黔首之福,清感激还来不及,又岂会责怪。”

蜀郡偏僻,习俗,信仰,语言,文化等都和中原不同,可她却能说出《诗经》中尽瘁事国这个词语,还能行中原地区标准的礼节,这些都足以看出她对姜珂的重视。

这人是个女子,大约四十多岁的年纪,穿戴的是带有巴地特色的衣裳和饰品,她容貌清秀,眼睑很薄,身量不高,气质却很沉稳大气,言语之间不卑不亢,且让人听了后心生欢喜,一看就是常年身居高位之人。

巴清道:“您辛苦了。”

没错,此人正是被司马迁评为“礼抗万乘,名显天下”的战国七大富豪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一名女性富豪巴清。名气之大,即使是不精通秦汉史的人都知道她是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且就连秦始皇都对她礼遇有加,封她为“贞妇”,又修筑女怀清台来纪念她。

姜珂并未提及自己,反而将功劳全都推给老板道:“大王圣明图治,吾等群臣自然要尽忠尽智为秦国效力。”

巴清:“清虽区区一届商贾,人小力微,但也愿和内史一同为国效力。”

她大概是女子爵政策施行后,第一批得到爵位的女子了。当年秦国发生蝗灾,粮食颗粒无收,秦王下令捐粮万石即可升爵,虽然那时巴清才刚掌管家族,却还是捐了数十万石粮,这个政策实施后,官府第一时间就给她补了爵位。

“您莫要谦虚,巴清之名,明显天下,莫说秦国,就连山东六国中都有不少人知道您,您的远见与胆识,就连很多男子都望尘莫及。”

说完,她又说了一句:“大家都是秦人,自然是要一起为国效力的。”

姜珂表面淡定,内心却很开心。

巴清,战国第一大富婆,真正意义上的钱对于她来说只是个不断增长的数字。

战国时期,四川一带存在有巴国、蜀国和苴国三个大国和其它几个零零散散不成气候的小国。蜀国强大,所以巴国和苴国两个国家就经常联合起来一起对付蜀国,苴国国君见识短浅,当然也有可能是没读过假道伐虢,唇亡齿寒的故事,打不过蜀国就试图拉

拢秦军一同攻蜀。()

这种大好事秦国怎么能轻易错过?于是秦惠文王直接派张仪,司马错率军从石牛道灭蜀吞苴,买二赠一,顺便把巴国也一块灭了,将这么一大片土地纳入秦国版图,划为蜀郡。

?想看峨眉山猴子03的《带着超市穿大秦》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秦国极其重视巴蜀地区的发展,李冰修建都江堰后,蜀郡沃野千里,土壤膏腴,又有鱼盐铜银之利,当年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硬刚三年不虚的底气就来自于蜀郡这个秦国后方坚实的大粮仓。

然而,作为秦国最有钱的商贾,巴清的利益来源却并非是蜀郡特产的鱼盐铜银,而是丹砂。

丹砂是“五毒”之一,能养精神安魂魄,甚至久服可通神明不老,很多帝王都将它看做是能长生不老的神药,甚至被派到燕国那几个方术士炼制的小药丸里面的丹砂都来自于巴地。而巴清的家族则拥有这里数不清的丹穴,丈夫死后,很多人都对她的砂矿垂涎欲滴,恨不得将她们孤儿寡母给生吞活剥了。

令人没想到的是,巴清居然很快从丧夫中清醒过来,她继承了这个庞大而又富裕的家族,一个人将担子扛在肩上,打理丹砂生意,付出无数血汗,成为家族的话事人,占据主导地位,等那些想要瓜分她家产的人反应过来时,丹砂矿的生意不仅没有衰败,反而与年俱进,更胜当初。

能在男权社会以一介女子之身建立一个如此庞大的商业帝国,作为一名商人,巴清有着商人最大的优点,眼光。她永远能在众多选项中迅速找到那条获利最多的道路,并当机立断出手,毫不犹豫。

所以这次入咸阳被大王接见后,巴清第一时间就来拜访姜珂了。

嬴政灭掉韩赵两国后,为了剥夺原地方豪强和高赀富户们的财富和势力,对他们采取迁徙政策,将其迁徙到咸阳附近,譬如赵国邯郸一位冶铁致富的富商卓氏,这些人家,虽然目前还没达到统一六国后的十二万户之多,但也是个不小的数目,当然,其中能榨出来的钱财也并非个小数目。

这些人不似巴清的家族那样富有,可见微而知著,丹砂又是对于历代君王必不可少东西,巴清敏锐地察觉到,等秦灭六国,处理完这些人后,很快就会将手伸到巴蜀地区,届时自己的家族也无法幸免。

咸阳城是一座充满着财富与权力的城市,单有财富,在这座城市里未免显得太单薄了些。

她有财富,姜珂有权势,她们之间若能合作,中原人常说同道相益,那自然是相得益彰了。

姜珂看向巴清,笑吟吟道:“实不相瞒,珂第一次见您便心生好感,与您交谈后更是一见如故。”

巴清道:“我亦是对您相逢恨晚。”

“既然如此,那就恕清斗胆,想要与您相交。”

姜珂:“民间常言人生贵知心,定交无暮早,珂何其有幸,得友如此,已为您备下筵席,还请移步堂室。”

说完姜珂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巴清顺着她的动作和她一起走到堂室,果然已经准备好了筵席。

巴清是蜀郡人,蜀郡的饭食和中原不大相同,这些差异她

() 早有准备,但这次筵席里的饭食巴清却是第一次见过,既不是蜀菜,也非中原佳肴,除了一些麻辣味重的辣菜,还有诸如开水白菜,甜皮鸭等清淡菜肴,以及那些漂亮美丽,如水晶般晶莹剔透的甜品,这其中每一个细节都显示出了主人家的用心。

“我想你在蜀郡时常吃蜀郡饭食,来到咸阳后应该也常吃中原食物,所以便特地让庖人根据蜀郡特色改良了些菜肴,只图个稀奇,也不知道是否符合您的口味。”

姜珂自归家到现在,一共才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准备这场筵席却要花费不少使劲,因此定是早就备好的,口味什么的倒是不重要,巴清能感受到姜珂对她的重视,这就足够了。

但你别说,还真的很对巴清胃口。

席间巴清说道:“听说您这些年来一直都有开办女学?”

“不过是想给那些家贫没有前途的女孩子们一点出路罢了。”

这些年来女学的规模从一座学堂增加到三座学堂,学生数量也从几百提升到数千。

巴清:“同为女子,我很是敬佩您的高洁义气,因此,我想为您的女学捐一些钱财。”

虽然知道她不会反悔,但姜珂答应地很快:“那就多谢了。”

姜珂举杯敬她,二人对视,嘴边同时勾起一抹微笑。

这顿饭注定吃得宾主尽欢。

……

第二日,上午。

姜珂从嬴政殿内出来,走到门口恰好与尉缭擦肩而过,二人点头示意,算是打了个招呼,韩赵两国灭亡后,嬴政的公务也愈发多了起来。尉缭进殿时,手中还抱着一沓子文书,从份量上来看,如果没制造出纸张,换算成竹简,恐怕能将尉缭压成腰椎间盘突出。

她还没走多远,就听到一阵欢笑声,顺着声音一看,是楚国的那位芈夫人。

芈夫人手中牵着一位粉雕玉琢的小男孩,他身上穿着毛茸茸的狐裘斗篷,因为天气寒冷,小脸被冻得红扑扑的,清澈灵动的大眼睛,天真可爱,看着就很招人喜欢。

因为各种影视小说的影响,扶苏这个名字在姜珂的印象里一直都是温润如玉成年版,但现在版本更新得有点慢,站在她面前的是幼稚可爱三岁小豆丁版本。

芈夫人牵着扶苏走到姜珂面前,二人相互彼此打了个招呼。

“芈夫人,扶苏公子。”

“姜内史。”

扶苏被教养的很好,不仅模样讨喜,举止礼仪更是没有丝毫差错。

姜珂:“许久不见,公子都已经长这么大了。”

芈夫人回她:“是啊,再过几月就四岁了。”

“四岁,也到了该要启蒙的年纪,可有给他选好启蒙先生?”

“还未有人选。”

芈夫人说完后便用她那双秋水般温柔美丽的眼睛看着姜珂,虽然一句话没说,但意思却是再明显不过了。

姜珂:……

带不了一点小孩。

“我明年就要去魏国了。”

芈夫人意识到她的拒绝:“是妾贪心了,内史莫怪。”()

她还是不死心地问了一句:“那荀子先生……?”

?本作者峨眉山猴子03提醒您《带着超市穿大秦》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关于先生收徒之事,珂身为弟子,掺和进去有些不太好。”

芈夫人闻言,神情难免失落,但姜珂说得又是事实,以一个弟子身份指使先生收徒,的确于理不合。可随后姜珂又说了一句:“不过先生收徒不拘一格,以扶苏公子的姿质和才能,先生肯定会喜欢的。”

这时芈夫人脸上才露出一丝笑意:“那就借长史您的吉言了。”

关于扶苏的启蒙先生这件事,姜珂帮不上什么忙,但公子伴读,姜珂倒是早就选好人选。

次日正午,李牧宅中。

秦彭生的医术很好,经过长时间的修养,不仅李牧的眼疾即将痊愈,可以模糊地看到一些东西,就连钩病也有好转迹象,四肢逐渐正常。

此刻他正坐着书房的靠椅上教李左车念兵法,多年的行军打仗,这些知识早已深深地印在他心里,所以即便眼睛有疾,仅凭记忆他也能完整流利地念出这些兵法。

姜珂:……

三岁,连数字都要数手指头的年纪,李左车却已经开始学习兵法了,真可谓是……家学渊源啊!

姜珂将带来的药材和补品放在李牧的桌子上:“李将军,我这次来是接左车走的。”

李牧没有理他,姜珂从褡裢里掏出几颗糖果给李左车,李左车却是先看向自己的大父,待得到他的允许后才将糖果拿在手里,和姜珂道谢。

“谢谢姜阿姊。”

这时有傅姆过来将李左车抱走,屋内只剩下李牧和姜珂二人,姜珂直接露出真实面目:“李将军,您莫要生气了,一定要每天按时吃药,及时复建,身体才能早日好起来,我是真心的盼望您身体健康啊。”

姜珂都这么关心他了,李牧也不是块石头,本想说一句“多谢”,可话刚到嘴边,就听到姜珂又说一句:“您要是无事可干那就再多看看兵法吧。”

“本来我是想将您接到咸阳养老来着,但又一想,秦国从来不养闲人,恕我冒昧地问一下,您今年贵庚啊!?”

是挺冒昧的。

“老夫今年五十有七。”

“五十七岁啊……”姜珂沉思道,“连青年老年人都算不上,那您应该是属于少年老年人,此时正是奋斗的大好年华,李牧将军,生命不止,奋斗不休,我支持您出山抢小李将军和小王将军的职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