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4(1 / 2)

加入书签

他三叔脑子一根筋,没少被他爷凶。

他起身溜走,先去画图纸去了。

因着从小展现出来的各种“天赋”,家里人对他能想出这些稀奇古怪玩意也并不惊讶。

时间久了,甚至觉得理所当然。

所以陶青鱼在家说的乱七八糟各种主意,他们也乐意跟着去实践实践。

多半时候都能成。

不成的话,只当是宠着自家哥儿玩儿了。

*

五月中旬。

家里种的油菜少,只用了半日收上来之后地里的活儿又松快些,庄稼只需要时不时地照看。

趁此空闲,陶家人铆足了劲儿做手头的事儿。

陶青鱼在村里一连呆了七日。

不是在家跟方雾研究怎么把鱼丸做得更好就是去河里打鱼,村里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

但这七日里始终不见方问黎过来。

也因此,村里开始流传他们夫夫不和,甚至是已经和离的谣言。

陶青鱼不跟村民们交流,但免不了从路上走过时,总能见一群闲人直勾勾地盯着他。

晒谷场上,落日西斜。

茂密的银杏树如巨人站立在晒谷场一边,闷热的风扫过,树叶沙沙响起。

今晚多半要下雨。

晒谷场上,好几家人在收着油菜籽。

陶青鱼穿着专门干活的粗布衣服,头发的全用粗布绑上去。

油菜籽圆滚滚的容易跑,这细致活被方雾跟杨鹊包揽。

陶青鱼则在一旁将自家晒干透了的油菜杆子几扎一捆绑好,好让自己三叔扛回去。

他一身细汗,发丝黏在额角。脸上泛红,显得有些狼狈。

虽是个哥儿,但手上却利索极了。

放眼整个晒谷场,要不是他身量虽高挑但也偏纤细些,换个不熟的人来定要怀疑他是个汉子。

谁家哥儿有陶青鱼这么能干。

不过再能干又如何,这都回来几天了,也没见他男人找来。

见方雾跟杨鹊收拾东西走了,一旁的人忍不住了。

那婶子问:“我说鱼哥儿,你不是都成婚了,还跑回来做什么?”

“就是,你那夫家不说?”旁边另一个夫郎也道。

陶青鱼撑着腰站直。

他目光扫过一旁看好戏的人,笑得亮眼弯弯,瞧着很是乖顺。

“瞧婶子、阿叔问的,我回自己家又不是往什么别的汉子家里钻,哪能不许。”

众人一听,立马在心里骂了一句。

看陶青鱼还笑眯眯的,皆是避开他的眼神,不敢再开口。

呸!不知廉耻。

这鱼哥儿真是把他小爹爹的做派学了个十成十。

陶青鱼笑容一敛,看道自家三叔过来,提溜着油菜杆往他三叔肩上一放。随后自己拿了最后一捆回家。

“别听那些人乱说。”

陶兴旺整个人被油菜杆遮住,说出的话闷声闷气。

陶青鱼无所谓道:“他们敢说我就敢回。”

动动嘴皮子的事儿,还能让他们占了便宜。

……

只几日,陶家将要的东西也全都备好了。

月明星稀,天色已晚。酝酿了一下午的雨也如黄豆般砸下来。

陶青鱼正厨房做鱼丸。

他小三叔烧火,他跟他小爹爹在掐丸子。

现在只剩小半盆,做完这些待明日一早就要上县里卖。

陶家院门紧闭。

小黄趴在灶屋门口,脑袋搭在门槛盯着外面。

忽然它耳朵高高竖起,暖黄色的耳朵像炸好的黄金锅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