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他们要的,朕给不了,也没人给得了(2 / 2)
在一阵阵山呼海喝的万岁声中,在礼炮不断响起丶烟花绽放的时候,这一次技术进步奖颁奖圆满谢幕。
「能跟先生说说,让先生去吗?朕不想去。」朱翊钧看着面前的奏疏,面色有些为难的说道。
十七年了,皇帝终于学会主动罢工了,有让皇帝这个工作狂都不想做的工作。
冯保从来没见过陛下对政务如此态度,甚至要推给张居正去做,平日里的陛下,比上磨的驴还要勤勉。
其实没什麽大事,就是接见南衙的势要豪右。
上次在济南府丶在徐州丶在扬州府,皇帝陛下和这些势要豪右见面,陛下就说,比开十次廷议还要疲倦,是真的累。
「陛下,这还是得见一见的。」冯保只能劝,陛下闹罢工,这是冯保经验里的空白,他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
陛下已经耽误了不少时辰,不少势要豪右等了快半个时辰了,连元辅次辅都在等着。
朱翊钧无奈的站了起来,对着冯保说道:「朕知道他们想要什麽,但朕给不了他们,但他们明知道朕不会给,但他们还是想要,想要他们又不敢说,说话吞吞吐吐,一句话,比黄河十八弯还要绕!」
「冯大伴,你知道他们想要什麽吗?」
「什麽?」冯保看陛下终于肯动弹了,赶忙附和的问道。
朱翊钧重重的吐了口浊气,厉声说道:「他们想要这大明的江山社稷,想坐在龙椅上!他们想要的是没人管得住他们,为所欲为,朕怎麽给?」
「朕都不能为所欲为!朕怎麽让他们为所欲为?」
冯保打了个冷颤,这话陛下敢说,他也不敢听,要不然让东厂的番子去把他们通通都杀了?那也不合适,毕竟都没有造反,逆举不彰,无缘无故的杀人,只会让陛下失去拥戴。
宦官是替陛下挨骂的,不是给陛下招骂的,那样的宦官是逆贼。
等在莫愁湖行宫的首辅次辅,看了看时辰和天色,陛下罕见的迟到了。
在王崇古的印象里,陛下就迟到了一次,还是新婚大喜,拢共迟到了两刻钟,这是第二次,迟到了近半个时辰了,还没来。
「看得出来,陛下是真心厌烦这些人情世故。」王崇古对着张居正笑着说道。
张居正有些无奈的说道:「也不是厌倦人情世故,陛下接见穷民苦力出身的时候,就从没嫌过累,和这些势要豪右打交道,要有个七窍玲珑心,确实很累。」
「比如,最近一些个势要豪右,读了林辅成的效迫利驱论,就开始想要对官厂指手画脚了,这些个势要豪右希望官厂可以更有效率一些。」
势要豪右给大明官厂的臃肿和僵化开了五个药方,或者说,一共五个步骤增加官厂效率。
整体而言,就是以裁员为主要手段,精简官厂人员,建立更加高效的官厂为导向。
第一步,裁撤官厂的工匠学堂丶育儿班丶惠民药局丶书舍等等一系列不必要的臃肿机构,将所有福利待遇裁撤,这能节省超过30%的人员,降低臃肿。
第二步,将官厂中非盈利部门进行裁撤和扑买,就是外包给产业群中的民坊,降低成本增加效率,进一步减少不赚钱的衙门,减少臃肿;
第三步,继续裁撤,这一次是只进不出,将吃闲饭的丶不干活的丶干活慢的丶干活快但是不合格的依次裁撤;
第四步,分流,在裁撤的过程中,有些人因为裙带的缘故,无法裁撤,那就将其分流到其他闲散部门或者待解散官厂;
第五步,盈亏自负,部分的官厂,整日里靠着朝廷的银钱度日,盈亏自负,可以有效减少朝廷的财政支出。
如此一来,官厂自然而言就高效起来了。
当然,如此一来,官厂可能就没了,或者成了某些人自家的生意了。
这五步建立在效率为先的基础上,看起来合情合理。
王崇古一听这话,立刻就愤怒无比的说道:「放特娘的狗屁!当老子王崇古是三岁小孩吗?耍我?!老子跟倭寇拼命的时候,他们还没生下来呢!」
「反贼,一个个全是反贼!」
「看上了陛下这点家产就明说,什麽狗屁倒灶的玩意儿!全都该上朝阳门城墙挂,挂十天就知道改悔了!」
王崇古出离的愤怒了,因为他看到了这本请愿书,不是张居正挑拨离间,而是这些势要豪右真的这麽想,还打算这麽做。
「陛下驾到!」冯保吆喝了一声,将陛下引入了西花厅来。
朱翊钧满是奇怪的说道:「王次辅为何如此大的火气?朕在门外就听到了王次辅动怒的喊声,王次辅年事已高,气大伤身。」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张居正丶王崇古丶沈鲤丶张学颜俯首见礼。
「免礼。」朱翊钧摆了摆手,坐在了月台上的长椅上。
王崇古把事情详细说了说,才解释道:「这五步,可谓是步步杀机,福利裁撤,人心何在?修配裁撤,官厂命门系于民坊之手?」
「减丁,那些裙带入厂者,一个都裁不掉;分流,把最后剩下的丶最有本事的匠人,分流道他们家的民坊是吧!」
「最后的盈亏自负,说的比唱的都好听!有些官厂到现在没赚钱,就不做了吗?」
「驰道修了一万八千里,到现在成本没有收回,按照大明的估算,要修四十万里驰道才足够万民使用,这驰道只要还在修,就永远不可能收回成本!」
「丁亥学制就是个彻头彻尾永远赔钱的买卖,也别干了,都学江西的学院,把黉门变成铜臭之地好了!」
「你穷,你就天生贱骨头一个,永远不能上学!」
「照他们的意思,这驰道也别修了!一群虫豸,简直是一派胡言,妖言惑众!该上朝阳门城墙挂上十天!」
王崇古最初是不太赞成陛下曝尸十日,觉得有点有损陛下圣明,杀人不过头点地,有点过于羞辱人了。
现在他的态度只有一个,挂!狠狠地挂!
剩下的选贡案逆党,全都挂上去!
这再不挂,都要造反了!
「王次辅稍安勿躁。」朱翊钧示意王崇古不必如此着急上火,这可不是林辅成的错,他提出效率优先,可不是要把福利部门裁撤掉,完全是借题发挥而已。
按照林辅成的唯效率论,正是有了这些福利部门,工匠学堂丶育儿班丶惠民药局丶书舍等等,才让匠人们真心认可,官厂就是家的理念,真切的提高了效率。
育儿班,是王崇古在搞工会之馀,搞得一个小事儿。
王崇古在官厂坐班,发现有些父母都是官厂的工匠,父亲是织染工,母亲是织娘,这月子做完就要上班,父母不在了,或者在老家,襁褓里的孩子,无人照看。
对于这种情况,王崇古在官厂创办了育儿班,专门照看这些孩子。
他还专门让法例办派人盯着,定期对孩子抽查,他自己也每月去一次,一旦发现孩子身上有了伤口丶淤青,这些育儿班看管,那要迎接王次辅的怒火了。
王崇古对育儿班引以为傲,对于提升生产效率丶生产积极性丶提高匠人主观能动性,王崇古的路径依赖就是解决匠人后顾之忧。
这都是王崇古从皇帝身上学来的。
墩台远侯丶海防巡检为何对素未谋面的陛下忠诚?明知如此危险,为了一个三寸团龙旗贴把命都赌进去,三寸团龙旗贴,连一钱银都不值。
还不是陛下把墩台远侯丶海防巡检的后顾之忧全都解决了?
育儿班花的是小钱,让匠人们安心当牛做马,是大事,这就是王崇古擅长的花小钱办大事。
「就盯着官厂臃肿僵化,民坊的贪腐和浑水摸鱼,只字不提。」朱翊钧倒是耐心的看完了张居正递过来的奏疏,对里面的观点,嗤之以鼻。
官转民不是灵丹妙药一吃就灵,民坊有自己的问题,民坊不能高压治腐,时间一久一样的臃肿丶僵化丶贪腐丶浑水摸鱼。
小到一个人,大到国朝,任何组织系统,只要无法完成自我新陈代谢,就一定会出现这些问题,没有可以例外。
朱翊钧接见了这些南衙的势要豪右,在势要豪右行礼觐见之后,朱翊钧一直没说话。
整个西花厅,只有风吹动着西花厅的罗幕翻卷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这个氛围,让这些势要豪右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有的时候,皇帝的沉默,反而显得振聋发聩。
这次面圣,对于南衙的势要豪右而言,压力实在是有点太大了。
济南府丶徐州府丶扬州府,势要豪右面圣后,可没听说过,陛下如此的可怕,一个个都说陛下和颜悦色,待人宽容有度。
朱翊钧一直看了很久,才开口说道:「尔等所思所想,朕完全明白,但今天朕要明确告诉你们。」
「如果你觉得天空是晦暗的,那你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声和呐喊是危险的,你可以保持沉默;自觉无力,可以蜷缩在墙角,让别人为你遮风挡雨。」
「你躲在角落里沉默,但请不要在角落里,贬低和嘲讽那些比你勇敢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光芒,也许会照耀在你的身上。」
「人可以卑微如同尘土,胆怯如同蝼蚁,但绝不可以扭曲如同蛆虫。」
「那不是人,是蛮夷。」
叶向高听闻皇帝训示,立刻奋笔疾书了起来,他写了一遍,觉得不好,将一页拿下,换了一页仔细修改了一番,才满意的记录了这段圣人训。
张宏看了眼,确定叶向高没有对陛下阴阳怪气,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万历十七年六月,上膺天命,巡狩南都,召乡邦耆旧,宣谕训诫曰:若感玄穹晦暗,可局蹐于幽昧;若觉謦欬为危,当缄默自持;自忖力薄,可蜷伏一隅,期仁者庇覆。
然尔等蜷伏黮闇之际,毋得诋讦豪杰,彼辈所求光曜,或可及汝之身。
天生人,而人微若埃尘,亦怯如蝼蚁,然,岂可曲行若蛆虱?
至于最后一句,叶向高没有写到起居注中,陛下骂人,不能详细记录,那样有损圣明。
叶向高只想说,陛下骂得对!
不怪王次辅和陛下发火,有些虫豸,当真是给点机会,就要见缝插针。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