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9章 他们要的,朕给不了,也没人给得了(1 / 2)

加入书签

第889章 他们要的,朕给不了,也没人给得了

松江府这家极为高端的食馆,贩卖以象粪为原料的食材,其实就是在贩卖情绪价值,壮阳。

情绪价值是情绪收益减去情绪成本,它属于交换价值的一种,本质上是一种情绪交换,满足客人顾客精神丶情绪需求的买卖。

贩卖情绪价值的买卖,并不是新鲜的东西,比如宗教,宗教从诞生之初就在贩卖情绪,贩卖焦虑丶贩卖恐惧丶贩卖愤怒丶贩卖安慰,赎罪券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其实税票,也是在贩卖恐惧,朱翊钧从不否认自己的税务政策,和赎罪券殊途同归。

大明皇帝设立了稽税院,全国稽税的同时,还对不肯纳税之人进行重拳出击,营造出了不纳税就会被稽税院找上门的恐惧,建立必须要纳税的共识,剩下一些顽固分子真的会被缇骑找上门。

贩卖情绪,不仅仅是消极的,也有积极,比如贩卖氛围丶贩卖认可丶贩卖拥戴等等。

青楼里的娼妓卖的就是比私窠(kē指暗娼)要贵,青楼贩卖的就是一种积极的氛围,贩卖的就是情绪满足,逛青楼就是高端,去私窠就是满足身体需要。

都是一样的东西,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提供情绪价值是有成本的,松江府这家食馆,卖的是真的象粪,不是像粪一样的食物,这些象粪来之不易,从云南丶东吁贩运而来,而且食馆内,装潢华丽,就是为了让客人觉得高价贩卖的象粪,确实有壮阳的功效,物有所值。

除此之外,这家食馆的门槛一点都不低,它提供了另外一种价值,社交价值,这也是一种交换价值,社会关系交换的价值。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门槛和猎奇情绪,可以有足够的先决条件,筛选出同类人,这也是隐形价值的一部分,所以才会络绎不绝。

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价格围绕着价值制订,又围绕着供需关系波动。

这是很早之前,焦竑在丘浚《大学衍义补》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写成的《生产图说》里的内容。

松江府这个案子,并不是大明人无法理解,相反愿意读一读万历维新大思辨成果的士大夫,都能理解这种现象的发生,很正常,但不合情理,因为,吃屎真的不好。

不过这家食馆借着壮阳的名义贩售象粪,被王谦查处,也完全符合大明律,他这是造假,象粪不能壮阳。

情绪价值需要实际使用价值去做支撑,就像大明赢学一定需要绩效去支撑,确实赢了才能赢,没赢不能饰胜,否则基于行之者一,信实而已基础的大明赢学,就变了『我思故我赢』的蛮夷赢学。

蛮夷赢学就是我想我赢了,所以我赢了,至于现实究竟赢没赢,无关紧要。

朱翊钧南巡的路上,非常的清闲,他本来打算参加下南衙的聚谈,但经过缇骑们的了解,南衙没有聚谈。

自从选贡案开始后,不少聚谈的常客,都进了南镇抚司的天牢,部分已经被处斩。

这从侧面反应了过去的风力舆论究竟是被谁把控。

皇帝想要听聚谈,南衙没有聚谈,至少要等这一次选贡案尘埃落定之后,可最起码还有三个月的人人自危的高压时间。

朱翊钧南巡带来了恐惧,上一次是南京拷饷,这一次是抄家加杀人。

朱翊钧拿起了林辅成的《南洋游记》细细看了起来,林辅成提出的效率优先丶产业聚集五个因素丶以及国朝之间的必然斗争局面,这些内容朱翊钧都很喜欢,里面的很多内容,朱翊钧都十分认可。

朱翊钧翻看了几页,眉头紧蹙的说道:「驸马殷宗信对蛮夷完全不信任的态度,可能是受到了林辅成的影响,要知道在林辅成没有抵达吕宋的时候,泗水侯国姓正茂,还是对夷人采用怀柔政策。」

「但吕宋袭杀汉人满门的案件爆发后,殷正茂再也没有怀柔了。」

「殷宗信本身是士大夫深受华夷之辩的影响,目睹惨案的发生,自然会更加偏信林辅成的观点。」

人都是可以被环境给驯化的,这是申时行从松江府回到京师后,对张居正说的一句十分大逆不道的话,但这话是对的。

殷宗信显然被驯化了,自我主动和被动的驯化,最终输出结果就是对夷人天然不信任。

「但是林辅成的话,无法反驳。」冯保则小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林辅成的南洋游记,冯保也看过了,他就一个观点,说得对。

林辅成从观察一个倭奴的生存情况开始,描写了倭奴生活的惨烈,但林辅成在书中告诉所有人,不要同情倭奴丶夷奴丶黑番丶生番丶南洋姐等等,不必同情。

同为穷民苦力,为何不要同情同样悲惨遭遇的蛮夷底层呢?因为这些蛮夷和大明的文化完全不同。

在甲骨文被重视之前,士大夫普遍认为商王事鬼神,但甲骨文告诉士大夫,商王的祭祀都是祖宗,自然神,逢年过节也就两条鱼打发。

这样一来,商王作为中原的先代,立刻就合理了起来。

从颛顼绝地天通,一直到三武一宗灭佛,中原彻头彻尾完成了对神权的祛魅,连济南府的土地公都是铁铉,是历史人物,大明是根深蒂固的祖宗崇拜。

其次则是血统崇拜,自黄巢之后,宗族文化虽然在大明仍然颇为广泛,但宗族不是世家。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万历五大案的第二大案,兖州孔府案,事实上,大明不止一次惩罚过衍圣公。

比如龙虎山掌教张天师,很少挑衅皇权,更多的是在朝廷的领导下编纂《道藏》,能获得朝廷的拨款已经是极大的恩荣了。

朱翊钧在济南府接见了临淄王氏,祖宅丶祖坟百顷,是琅琊王氏的源头,但琅琊王氏遍天下,也没见尊这临淄王氏为宗正,各家有各家的祠堂,早就分开论了。

在先秦时候,普遍没有姓氏,百姓是贵族,血统崇拜在大明无法成立,就是谁家往上数几代,全都是名门世家。

黄巢把世家杀了个乾净,血统崇拜,成为了完全的伪命题。

大明完成了神权的祛魅和血统的祛魅之后,就彻底建设完成了最基本的实用主义和理性主义。

历朝历代,无论谁坐在龙椅上,都要接受绩效的考成,无法通过考成,就是天下沸反盈天,穷民苦力揭竿而起,王朝更替。

实用主义和理性主义,是文化认同丶是族群认同,而非神权丶血统认同。

但在南洋丶倭国丶泰西,神权认同和血统认同,仍然高于文化认同丶族群认同丶阶级认同。

按阶级论的第三卷斗争卷解释的话,就是倭奴丶夷奴丶黑番丶生番丶金毛番丶红毛番这些蛮夷,他们斗争的对象首先是异教徒和人种,而非阶级敌人。

所以,大明的士大夫可以收一收那些无所谓的同情心,无论从神权还是从血统上,大明人都不可能获得蛮夷真心实意的认同,根本就尿不到一个壶里,人家压根就不拿你当人看待。

你是无信者,你就该钉在无信者之墙上;

你不是他们的后裔,你就该死,吃一口粮食都要看作是恩赐。

同样,蛮夷,无论如何不能变成大明人。

「神权尽归实用,血食终化青烟,夷俗以神权定尊卑,凭血脉别贵贱,异教当火焚,杂种绝后嗣,华夷之辨,岂在黄白黑赤?实在神道人心。」朱翊钧总结了林辅成这篇游记,沉默了片刻说道:「朕非常认可。」

「朕没去过南洋,没有调查,自然不能发表观点,朕无法反驳他的观点。」朱翊钧无法反驳林辅成对这些蛮夷的歧视,他也不想反驳。

神权丶血裔丶文化丶族群丶阶级,这五种认同,在大明各阶级之中的重要性,各有不同,但无论哪个阶级,神权和血裔都在最后。

底层百姓注重族群认同,因为除了族群他们一无所有;

文化贵人喜欢文化,弄点别人看不懂的文字,愣充高雅;

而统治阶级则更应该认可阶级认同,但往往趋向于文化认同。

但在倭国丶南洋丶泰西,因为宗教的流行,神权和血脉认同更被认可。

朝鲜也是如此,朝鲜文武两班家里的庶孽文化,简直是骇人听闻,这是典型的血脉认同。

一些无法理解的现象,就变得明显起来。

五月是个热闹的月份,因为这个月会进行开沽点检,评出天下第一酒来,即便是皇帝南巡,依旧不影响天下第一酒的颁发。

而今年,经过了一层层的选拔,贵州茅台镇来的酒,终于力拔头筹,获得了天下第一酒的桂冠。

朱翊钧不嗜酒,也很少喝酒,他真的尝不出好坏来,只要给够了润笔费,他就会颁这个奖项,这就是个商业行为。

让南衙士大夫意外的是,今年的崇古进步奖,要在南衙进行授勋,万历十七年,颁发给了松江大学堂医学院的七名大医官。

这七名大医官,整天在码头搜集水手鞋上的泥土,终于培养出了产量更高的青霉菌,让青霉素终于能够离开解刳院,成为某种十分稀缺丶珍贵的商品。

青霉素,一种救命的神药,等闲势要豪右都见不到,只有救命的时候,北衙丶松江府惠民药局才会使用,也就是朱翊钧手里有点存货,可以作为赏赐。

青霉素很贵很贵,一两青霉素,卖十六两黄金,但仍旧有价无市。

这东西贵到连造假之人都没有,因为能用得起青霉素的人,全都是势要豪右之家,糊弄这些顶级的肉食者,肉食者有一万种办法弄死这些造假者。

崇古进步奖,不是每年都要评定,如果今年没有巨大科技成果突破,就会空缺,如果今年有多项重大突破,则会并列,主要看贡献,不看年限。

而这笔银子,出自王崇古的南洋投资分红。

崇古进步奖是皇帝亲临,由王崇古亲手颁发给获奖者,在选贡案处斩的间隙,随扈礼部诸官,在南衙朝阳门内,筹办颁奖之事。

朱翊钧在颁奖之前就先接见了下这七位大医官,代表大明万民,对他们的贡献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这两句话是朱翊钧刻在金制功赏牌的字,代表着他们的功绩,他们是必然留芳青史的大医。

万历十七年六月初三,大明皇帝朱翊钧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了南衙的朝阳门,在皇帝出现的同一时间,太常寺乐班开始奏乐,恢弘的号角声丶鼓声响起,漫长的礼乐,宣告着颁奖典礼开始了。

这一次的声势浩大,技术进步奖一共五等,奇功一等功赏牌由大明皇帝亲自颁发,这一次颁奖一等功赏,只有改良青霉素生产的七医官,但有超过三十其他各类奖项会一起颁布。

奇功牌为十六两(596克)足金打造,是长方形的牙牌,长七寸七分,宽二寸四分,厚五分。

正面铭刻:万历十七年六月初三日,吴有贤敬祥瑞青霉菌制法,四海八方,纳斯民于寿康;际天极地,召和气于穹壤,特赐恩赏。

背面铭刻:【王崇古敬赠闻达之士。】

阁老沈鲤宣读了皇帝的圣旨,圣旨明确表达了皇帝对技术兴邦这一国策的支持,将会持续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圣旨重点指出皇权丶朝廷丶官厂,要发挥好主导作用,与务实精神紧密结合,确定工匠在技术兴邦中的重要地位,持续不断地推动工商业与农业的不断革新。

在沈鲤宣读了圣旨之后,吴有贤带领剩下六名大医官一起朝见了陛下,从皇帝手中拿到了奇功功赏牌。

除此之外,将会在大明所有惠民药局,增设这七人的塑像,勒石铭记其供,供后世瞻仰。

在总计三十个奖项颁布完成之后,冯保再宣读了圣旨,这部分圣旨,则是额外加赐,吴有贤为首的五十馀名医官丶工匠人人有份,白银丶丝绢丶精纺毛呢丶车驾等等应有尽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