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里,哪里的成果就泛滥成灾(1 / 2)

加入书签

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里,哪里的成果就泛滥成灾

两周之后,傍晚。

冀省东北部,昌黎靶场。

在如同泼墨般渐沉的夜幕笼罩中,一列军绿色涂装的车队缓缓行驶在一条开辟在荒草与融雪之间的土路上。

初冬时节反覆上冻又融化的非铺装路面泥泞难行,哪怕是寻常的越野车,恐怕也免不了陷车的命运。

好在这里的几乎全部车辆都是履带底盘,所以除了剧烈的颠簸以外,倒是没有遇到什麽难以克服的阻碍。

位于车队最前方的一辆全地形车里面,来自电子科技集团的雷达工程师于哲峰强忍住胃里的翻江倒海,向坐在旁边的型号总师程广伟问道:

「程总,你们这次怎麽不继续用科尔沁靶场,非要跑远路来这种地方?」

一方面是出于抱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转移注意力,免得真吐在车上。

根据他的经验,眼下这个时节,蒙省中部的气温肯定早就降低到了-10℃以下,即便同样下雪,但因为地面已经冻硬,反而要比泥坑更方便行车。

而且,尽管昌黎是华夏国内最大的防空武器射击靶场之一,但毕竟隶属于空军,各方面设施也普遍是为了要地防空武器的测试而准备,其实并不太适合他们此行的测试任务。

</ins></div>

「没办法,科尔沁靶场今年春天就被撤销了……新的陆军防空武器测试靶场正在青铜峡建设,估计最快也要明年年中才能投入使用,不过我们的型号已经等不了了……」

程广伟的脸色也有点发白,显然也被这铰接式的尾舱晃悠得相当难受,说完一半之后缓了好几秒钟,才继续解释道:

「0910工程对型号进度的限制卡得比99年严格得多,战术装备要想赶上这次阅兵,那就必须得在08年底之前批量装备部队,一天时间都容不得耽误。」

他一边说,一边藉助车辆尾门上的窗户瞄了一眼跟在后面的一辆履带式弹炮合一防空系统。

说是弹炮合一系统,但飞弹托架上的发射管里面实际上是空的。

或者说,本次测试的一大主要目的,就是验证这个系统到底需不需要这四枚防空飞弹。

跟之前的两次阅兵类似,三年后的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同样有一个专门为其提供硬体设备保障的「0910工程」。

尽管随着华夏军队武器装备水平的总体提升,真正意义上的「阅兵专用型号」已经越来越少,但如果一个型号能够搭上这趟便车,那对于整个研发团队来说,都无疑有着巨大的好处。

当然,其中获益最大的自然还是包括总师和总工在内的几名项目负责人。

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顾虑,程广伟此前并没有跟太多人提过这个目标。

就连负责子系统设计的于哲峰都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对于后者来说,显然还是另外一件事更令人震惊:

「科尔沁靶场被撤销了?」

程广伟痛苦的表情中添上了几分讶异:

「你不知道?」

于哲峰略有些茫然地摇摇头:

「我又不是专门研究炮兵的,要不是十年前偶然那次机会,估计这会儿还在搞远程警戒雷达……」

说到这里,他便没有继续下去。

1999年初,刚刚升任研究室副主任的他跟随空军防空部队,进行了一次以反隐身为目的高炮覆盖式射击测试。

直至今日,虽然当年的测试本身在行业内部已经不算什麽秘密,但具体内容仍然属于绝密。

也是自那之后,他的专精方向逐渐从预警雷达转向中短程火控雷达,一连参与了好几个短程防空飞弹或是近防系统的研发。

看着面色有些难受的程广伟,坐在旁边的总师助理刘锡云赶紧接上了话茬:

「最近两年科尔沁沙地有差不多40%的面积都陆续被规划成了土壤改良试验区,过去一个月见不着一个人影的地方,现在每天恨不得车水马龙……无论从保密还是安全角度考虑,都不适合继续作为防空武器靶场了……」

于哲峰听罢一愣。

他对于这个之前轰轰烈烈大规模宣传过的沙改土项目当然还有印象,并且据说在今年上半年,国家还是依靠这项技术缓解了一轮由西方人为制造的市场供应不足。

只不过,还是头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这个看似与自己无关的项目所产生的影响。

他刚准备再说点什麽,车队却刚好晃晃悠悠停了下来,总算让车厢里已经快要撑不住的几个人缓了口气。

借着后面几辆车的灯光和已经快要落到地平线下的最后一抹夕阳,于哲峰看到了车窗外的大片黄色荒草,以及隐匿其中依稀可见的几个夯土防空阵位。

「下车,下车!」

几乎每个人在双脚接触到地面的一瞬间,都带着一种解脱般的快感。

很快,原本沉寂的对讲机频道也变得活跃起来。

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各个测试环节对应的负责部门还是很快开始相关工作,弹炮合一系统的原型车也很快跟随指挥驶入了射击阵位。

野战防空系统有一个好,就是对发射条件的要求非常低。

如果是要地防空系统,那麽面对这种极度缺乏维护的场地,恐怕需要工程机械折腾上几个小时才能完成发射之前的各项准备。

但这一次,几十号人只花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已经进入了测试状态。

「火控系统启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