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7 章 兰塘·淀粉肠作坊3(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百零七章

大家又说了几l句,便岔开了这个话题,转而谈起了淀粉肠作坊的事情。

桂香婶子夹了一筷子,立时赞不绝口:“虽然嚼起来和肉不太一样,但这味是真好,比有些人家的肉菜做得都好呢!”

村里也不是人人都像苗氏一样,有一手不错的灶上功夫。有那人家不开窍,做肉菜就只是白水煮了切片,蘸秋油、蒜汁,肉腥味都去不掉。也亏得农家人少沾荤,竟也能忍得住这腥。

这淀粉肠就不一样了。虽然吃得出面多肉少,但滋味好,价格又比肉便宜些。沈青打算一根卖三文钱,油炸过的卖五文,量大还能再便宜。一根足有一两多重,够炒一盘子菜了,爱买的人家肯定多。

听说沈青打算把作坊交给自己和赵石两口子管理,桂香婶子更是高兴。她自己就罢了,沈青愿意给赵石机会,才更让她记得这份情。当娘的,哪个不为自己孩子谋算?“这我还真得好好谢谢青哥儿了,我家石头啊,虽然跟着我家那口子做事也有两年了,却总是不灵光,我都发愁!”

桂香婶子叹了口气。她的大儿子赵石还真随了他爹赵有当,宽厚有余威严不足,又比赵有当另有一份呆性。她给赵石头相了秦樱子这个格外聪明伶俐的媳妇,就是为了弥补这一方面的短板,将来好有个帮衬。虽然说按理该赵石接任村长,可也不是板上钉钉的。当年就是赵有当,都有人嫌他性子压不住村里人,一直戳嚯着公爹把村长的位置传给小儿子赵有才,是她那没了的老公公力排众议硬压着把位置传给了赵有当,因此还闹得几l个儿子都不怎么来往了。

这也是赵有当后来即便做了村长,在村里的威信也不够高的缘故,比不得别村的村长,在村里那是说一不一。

她只怕赵石将来也遇上这样的事儿。去作坊里管事,一来能让赵石多锻炼锻炼能力,一来只要将来这作坊能做大,能成为村里人主要的收入来源,这赵石占了作坊管事这个名头,借着贵人和青哥儿的势,别人想挤掉他村长的位置也难!

这样一来,桂香婶子生怕这作坊开得不够顺利,一时比沈青还要用心。沈青与她又聊了一些细节,转头看到连实和赵榆在给连翘喂饭。

连实推着赵榆,非要让他先吃,自己拿个小碗,把菜用勺子分割成小小一块,拌在米饭里喂给连翘。沈青家的饭食比连家可好不少,连翘这孩子又乖巧,一口接着一口乖乖吃饭,半点不闹。

赵榆推拒不过,偷偷瞄了一眼连一婶,见连一婶正聚精会神地听着作坊的事情没注意他俩,才快速地扒了几l口饭,又连忙去替换连实。

连实却不肯撒手,一个劲儿的让他再多吃点。

沈青看了一会儿,竟然有些出神了。

连实和赵榆算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自由恋爱成亲的夫妻。和别家父母之命、盲婚哑嫁不同,连实从小就喜欢赵榆,到了该说亲的岁数,在连一婶跟前狠求了要娶榆哥儿。原本按照连家的殷实家境,连实又是连一婶唯一的小

子(),是要给他娶个姑娘的。只是耐不住连实苦求?[()]?『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到底还是随了他的愿。

这时看着两人相处,确实和村里那些普通夫妻不一样。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亲昵,榆哥儿看向连实时,眼中总是含笑的。

沈青听苗氏说过,榆哥儿就生了个连翘这个哥儿,连一婶嘴上不说,心里是很上火的,一直盼着他们能像赵艾叶一样,再开怀生一个。但这会儿看着连实的模样,却是并不在意这些,把连翘疼得像眼珠子一样,瞧他喂孩子饭的手法就知道是个做惯这些事情的人。

沈青一时看住了。他也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或者说在羡慕什么。

而就在这时候,外头忽然响起了拍门声,打断了沈青的思绪:“青哥儿娘在家吗?”

因着李娇凤的事情,桂香婶子来晚了一会儿,他们饭吃的也比较晚,这会儿碟子里还剩了小半的菜。但换别人家,这时辰早吃完了,人这时候上门也不算失礼。

苗氏便道:“也不知道是谁,多半还是打听作坊的事儿的。我在门口说上两句得了。”

然而打开院门,却是一个不太熟的妇人带着一个十五六的姑娘。这妇人跟苗氏实在没什么交情,说起来还有些隐隐的过节:这人是王六子的大姑,而王六子并他们家那一杆子小子,历来对沈青不友善,苗氏和王家的女眷也就不怎么来往。

然而这会儿王大姑却满脸堆笑的和苗氏打起了招呼:“哎呀大妹子,许久没见了,你这气色是越发好了,越来越显年轻了!”

苗氏不自觉地摸了摸鬓发。这话说得倒不假,自离了老沈家,苗氏吃的好,睡得好,心情好,加之沈青从末世那捣腾来的洗脸的,擦脸的,洗头的,护发的……沈青甚至还弄了染发膏来,打算给她染染白发,被苗氏给拒绝了。

都在一个村里,昨天还有不少白头发呢,第一天就满头乌黑,这不让人给当了妖精吗?

只是就算不染发,又是内调又是外补,多管齐下,人能不显年轻吗?

不过苗氏却也没因为她的两句恭维就怎么着,扶着门框道:“大姐今天上门来是有什么事儿吗?我家里来客了,不太方便招呼大姐进屋,有什么事儿就在门口里说吧。”

王大姑却笑道:“我知道,我知道!连老一家的是不是?我也找她去了,她家里头说人带着孩子来你这儿了。”

这话倒出乎苗氏的意外,竟不是找她的,是来找连一婶的?屋里的连一婶听闻也走了出来:“王家姐姐呀,找我?啥事啊?”

这王大姑上门来,还真不是来问作坊的事情的。这事儿她找苗氏也行,找连一婶也行,那不是王六子和沈青有过节吗?这才去了连家,却不想连一婶来了苗氏这里,大约是天意,躲都躲不过,合该她有这一遭登门!

不过想起苗氏和离时,石渠村那些人来给她撑腰,里面就有那苗童生,想来定能说的上话。王大姑又觉得豁出去老脸也值了:“我来不是为别的。你这侄女啊如今也满十五了,别看姐姐我生的像烧糊了的卷子,我这小闺女可真是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