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6 章 兰塘·淀粉肠作坊2(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百零六章

苗家几人略微推脱了几下,可是作为土里刨食的乡下人,拥有一头牲口的渴望还是让他们红着脸把银子收下了,只是苗兴做主拍板道:“那这牲口就算咱们合伙买的,我们那份银子从后头的分红里出,慢慢还上。咋净能让你们吃亏,不像话!”

沈青到无所谓这点银子,但是舅舅的态度还是让他心中熨帖,便答应下来:“那也不必急着还,表哥眼瞅着要起房子成亲,小雨也要说亲了,哪儿哪儿都用得上银子。分成三五年慢慢还就是了。”

这样摊到每年也才一二两银子,加上有了牲口出大力,人就能抽出身来干别的,就能做更多豆腐,辛苦一点儿这帐就抹平了,苗家人闻言更加感激沈青。

略坐了坐,沈青便带了苗氏回了兰塘村。家里还有一摊子事儿呢,全等着沈青去张罗:作坊选址选在哪里,这做淀粉肠的技术要交给谁,管事的又是谁……都得沈青定主意!

这头一桩,依着沈青的想法,作坊建在山脚小院附近才好。一来山脚小院本就离村里其他人家远一些,中间隔着一片空地,差不多够盖一个作坊。二来沈青整这么大一摊子事儿,就是为了保障自家的安全。等作坊建好后,他就要借口看货物、保秘方,让村长组织些青壮来建个护卫队,日日在作坊附近巡逻。

他可不是随便说说唬苗雨,逗小孩的,而是确有这个打算。

这作坊盖在山脚小院旁边,不就能让护卫队把他家的安全也一并保障了,杜绝再有人翻墙进院偷盗吗?

唯有一点,就是这山脚小院是租人家刘猎户的,不是他们自家的。沈青打算过些日子去下河村问问刘猎户,这院子肯不肯卖。住久了,沈青还觉得这院子怪合他心意的,用料也实在,要是能直接买下来,再稍作修整就好了,比自家买地去盖新房要省事不少。

若是刘猎户不肯卖,他再去相一块地,把作坊和自家宅子盖在一处。

而这淀粉肠的技术,沈青打算交给连二婶一家。连二婶自己,还有她的儿夫郎赵榆、连藕三人,再加上苗氏,目前就这四个人学会全套精髓就行,再招些人来做剁肉、搅拌、灌肠、磨红薯粉等粗活。

而作坊的管理,自然要仰仗桂香婶子这个村长媳妇,再加上村长的大儿子赵石和大儿媳樱子。如无意外,赵石就是下一任的村长,跟在赵有当身边学着管事也有两年了,想必管一个作坊不在话下,还能让赵石在管理作坊的过程中锻炼能力,日后接任村长也能更好的管理村子。

一路上沈青细细跟苗氏讲着自己的想法,又道:“回头咱们家也买一头牲口,我看骡子都不必买,直接买一匹高头大马,拉货、出行都方便,就说是贵人给安排的用来送货进城的。到时候您再回娘家,咱俩就不用走着来了,坐着马车多气派?”

苗氏就静静的听着,看着沈青在她面前眉飞色舞的描绘着未来,却忽然冷不丁问道:“青哥儿,你是不是在那头遇上什么事儿了?不开心吗?”

沈青脸上的笑容慢慢僵住了。

尽管他没有表现出一丝不痛快,苗氏却觉得沈青眉宇间有一丝郁气。也许这是作为一个母亲的直觉,沈青方才在苗家,兴奋夸奖苗雨身手长进了,出钱给苗家买牲口,现在又说要给自家买房子、买牲口……都让苗氏觉得,沈青是在努力让他自己开心,甚至为了如此,他要让苗家人,让苗雨,让她都开心,身边的人开心了,沈青自己也会被多感染几分。

他这么努力去想要开心,其实是因为他本身不开心。

“没事……”沈青原想搪塞过去,可看到苗氏担忧的表情,又装不下去了:“我就是……我就是在那边遇到了一些想不明白的事情,不危险,你放心。等我哪天想明白了就好了。”沈青喃喃道:“我想,我也许很快会想明白的。”

断或不断,拖着不是办法,他总要做出一个选择。

等他们回了山脚小院,便看见连二婶带着连蓉站在家门口等着,是来还钥匙的。这些日子沈青不在,苗氏又住到石渠村去了,家里的鸡便是托给连二婶每天来喂一趟。

“婶子来得正好,来了便别走了。”沈青笑道,又对连蓉道:“回你家去,把你大哥嫂子,还有你二哥儿都叫来,上我们家学做淀粉肠来,中午就留在我家吃饭。”

“哎呀,”连二婶惊喜万分,“这是和贵人谈下来了?这,这是要教给俺们家做啊?”她其实已经听村里人讲了一耳朵,早上沈青那几句话早就在村里被添油加醋给传遍了,这回来也有点想打听打听,却没想到沈青张口就让她过来学着做!“这是贵人的秘方吧,这我能学吗?”

沈青点了点头:“不过先说好,这秘方教给您了,自己家偶尔做点吃没问题,但不能做了拿去卖,更不能把这秘方告诉别人,不然惹恼了贵人,我也要跟着一起吃挂落。”

“这肯定,我们自己家都不带做的,肯定保密,俺们家不是那样人!”连二婶连连保证,又推了推连蓉:“快上家叫人去,小声点,别给别人知道了。要是有人问起,就说你春蕾姨打娘家回来,找我聊闲话,顺便留人吃饭。”

这村里人都盯着作坊的事儿呢,看苗兴苗旺开了豆腐坊,成日家去买豆腐的人络绎不绝,谁不眼红?都想跟沈青打好关系,在作坊里谋个好活计!

连蓉十分伶俐:“娘你放心吧,我知道咋说!”

沈青却叫住了连蓉:“先别忙,你家是不是还有不少红薯粉?也拿些过来,能拿多少拿多少,回去的时候给算钱,让你奶别担心。”

沈青是知道连二婶家存了好些红薯粉的。这说起来还有一桩渊源:当初沈老娘来闹事,赵有当处置了沈志高,罚他去粉条作坊拉十天的磨。连二婶为了给苗氏出气,把家里的红薯都拉去逼着沈志高给磨成了粉,还让娘家送来了一车红薯,可把沈志高累惨了。

为这事连二婶的大嫂没少在家说怪话,这次倒真不怨人家王氏小心眼,原本好好的地瓜,烤着吃、放粥里煮着吃都好吃,现在磨成粉了,都做成粉条吧,再好吃也吃腻了,蒸

馒头吧,这粉条作坊里磨出来的粉和红薯面还不一样。为了给姐妹出气浪费了公中的粮食,王氏能有好脸吗?连她婆婆也不怎么乐意。

却不想这时候倒正好用上,于连二婶更是一份惊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