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9章 千万贯(1 / 2)

加入书签

八月初的杭州, 暑热已渐渐退去,秋意渐浓,金风送爽, 丹桂盛开。

劳忠实果然没有辜负明远的厚望,真的将“青花瓷”烧制出来了。

不止是将涂有“苏麻离青”颜料的瓷器烧出,劳忠实还尝试了调整“青花”的色调, 他按照明远的要求, 将青花的釉色从明艳亮眼的正蓝色, 调整成为蓝中略带灰黑色。

这蓝色顿时显得恢弘大气,相应的, 劳忠实烧制出的“青花瓷”,便也多了几分宋时文人士大夫的高雅气质。

劳忠实按照事先约定,将他在米市桥瓦子画下的一幅“写生”, 搬到了青花大瓷盘上。

明远见到这枚大瓷盘,当时便拍案叫绝。

这瓷盘上绘制的人与景,实在是栩栩如生:白娘子与许宣共同撑着一柄伞,虽然看不清眉眼表情,但是衣着与发饰都宛然呈现, 而且就两人的姿态来看, 竟自有一种恩爱之意隐隐流露。

而周围的布景虽然只是寥寥数笔予以点染, 却已经能令人遥想见西湖盛景, 耳边情不自禁地响起船夫的歌声:“西湖美景三月天……”

此时此刻,明远几乎想要买断劳忠实所制的这一批“白娘子传奇款”青花瓷,将它们作为朱家桥瓦子排演杂剧的“周边”, 赠送给铁杆粉丝。

不过既然这是夷人海商韩慕华所事先预订的, 明远便不能夺人所爱。

当他与劳忠实一起将这枚“青花大瓷盘”送去给韩慕华过目的时候, 那胡商满眼惊异, 忍不住伸出手去轻抚瓷盘光洁的表面。

“窝……窝怎么觉得……平、平娘子、郝娘子……能从上面走下来似的。”

看起来这韩慕华也已经成为平郝两人的粉丝之一,竟能叫得出扮演者的姓名。

当然,这也要归功于劳忠实的画法独特,才会令观者感到如此逼真,似乎盘上那不是绘画,就是演技精湛的两个活人。

“韩兄,如何?这样的瓷盘,在贵国中能有销路吗?”

韩慕华连连点头,眼神根本离不开盘上的图案。

“不过……如果器型能够再变化一下就更好了……”

韩慕华连比带划,表示他们大食国内的贵族都喜欢厚腹而窄颈的细高水瓶。盘子什么的,似乎并不那么实用。因此他希望劳忠实能够将器型再调整一下,改为大食人日常更常见的器皿形态。

明远瞅瞅韩慕华,心想:这个满嘴跑马车的家伙!

他当即代劳忠实回复:“韩兄,我看这样:这是双方第一次合作,一切就都从最简单的器型做起。劳兄就只管在瓷盘上绘制韩兄认可的那几张图样,而韩兄将这几种瓷盘带回国内,也正好确认一下有无销路。”

明远估计韩慕华故意在器型上挑毛病,可能是想将劳忠实拿捏在手里,只让劳忠实只烧制一些冷门的器型,自己好更为稳定地控制这个独一无二的供货源。

但明远相信:瓷盘这种放眼全世界都一样的器型,绝对是走到哪里都不会出错的。

“等下次韩兄再来中华时,再与劳兄敲定具体生产哪种复杂器型也不迟。”

说一千道一万,万一这批青花大瓷盘滞销了,明远也可以自己买下来,送到朱家桥瓦子去,当成“周边”贩卖。

劳忠实不谙商事,而且明远是他的同胞,这时自然信明远多过信韩慕华。

韩慕华却望着明远暗恨,知道很快就会有和自己一样的大食商人来和自己竞争。但只要想象一下这颜色清丽绝俗,图案精美绝伦的瓷器将会受到怎样的追捧,韩慕华便也只能将这口气赶紧咽下去,在脸上堆满笑容,道:“同意!窝同意!”

于是,这笔生意水到渠成,双方订立契约,由韩慕华交给劳忠实一定数量的苏麻离青作为定金,并约定了明年春天在杭州交货。

“劳兄,要辛苦您了,要一笔一笔地画那么多瓷盘。”

待交易完全尘埃落定,明远笑嘻嘻地祝贺劳忠实。

劳忠实却老实巴交地回答:“不,不用全我自己画,我们那儿能画的人很多,家家户户都有能画上一两笔的儿郎,我这真不算什么!”

明远笑容更盛,心想:这真是难怪日后景德镇能够成为赫赫有名的瓷都,看起来人才储备的厚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那!

这样看来,他在凤凰山,或者干脆直接在景德镇专门建一个生产“宋青花瓷”的窑厂,应当是不会有任何困难的。

不过,明远还是得先向自己证明一件事——苏轼那里。

他需要苏轼来帮助他证明,青花瓷完全能够适合北宋人的喜好与品位,既能配合士大夫的身份与趣味,也适用于百姓们的日常审美。

杭州府那里,如今府学的学子们即将迎来府试的日子,因此不得不放下令人兴致盎然的社团活动,告别精彩激烈的蹴鞠联赛,积极备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