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9(1 / 2)

加入书签

间堆满了碗碟,劝酒歌豪迈嘹亮,“哝哝哪”的喊声此起彼伏。

“年仔,叫你朋友莫客气!当自己家!吃!多吃点!” 赵阿婆热情地招呼着,颤巍巍的手拿起巨大的竹筒,不由分说地给晏臻倒满了米酒。

那酒液粘稠清亮,散发着霸道的甜香。“尝尝我们寨子的‘土茅台’!后劲足,但绝不上头!”

晏臻看着眼前满满一大竹筒的酒,再看看阿婆殷切的眼神,硬着头皮接过来,学着旁边瑶族汉子的样子,仰头“咕咚咕咚”灌了一大口!

火辣而甘甜的酒液滚入喉咙,像一条火龙直冲下去,瞬间烧得他脸上腾起两团红云,他强忍着没咳出来,朝阿婆竖了个大拇指。

“好!爽快!” 旁边的瑶族汉子们立刻爆发出一阵喝彩。

安斯年忍不住笑出声。

这时,最引人注目的五色糯米饭被抬了上来。巨大的簸箕里,五种颜色的糯米饭被巧妙地拼成花朵、盘龙等吉祥图案,色彩斑斓,散发出混合着植物清香的、极致浓郁诱人的糯香。

这才是长桌宴真正的灵魂。

众人齐齐发出一阵赞叹,赵阿婆熟练地用洗净的芭蕉叶当盘子,给安斯年和晏臻各盛了一大块五色糯米饭,“快尝尝,今年新米做的!加了山里的蜂窝蜜,甜香得很!”

安斯年拿起筷子,夹起一片紫色的糯米饭送入口中。入口软糯弹牙,带着枫香树叶特有的清香,一丝清甜恰到好处地渗入米粒深处,是纯粹大自然的甘甜。

这熟悉的味道瞬间击中了他,无数个和阿公围着火塘吃糯米饭的温暖冬夜涌上心头,眼眶忍不住微微发热。他低头,掩饰着又夹了一块黄色的送进嘴里。

晏臻也学着安斯年,夹起一块红色的。不同于灵米饭的纯粹能量感,这五色糯米饭带来的是一种更原始厚重、充满烟火人情的满足感。他从未吃过如此独特的米饭,配上旁边大口嚼着的熏腊肉,简直是绝配。

晏臻嘴里嚼着,下意识地转头一看,安老板也正吃得香,嘴角还沾了一点点红色的饭粒,一时忘情,自然地伸手过去,用指尖帮他轻轻揩掉。

安斯年微顿,抬头一笑,耳侧挂着的铃铛在篝火映照下闪着温暖的光芒。

赵阿婆在旁边瞧了个真切,布满皱纹的眼睛笑眯成了一条缝,故意用瑶语大声跟邻座的说话,把这小细节遮掩了过去。

宴席吃到一多半,安斯年突然眉梢微挑,他干掉了最后一口饭菜,放下了碗筷,扯了扯晏臻的袖子,“走吧。”

说完了,站起来朝着赵阿婆感激地略一点头,然后毫不犹豫地转了身。他的步履轻松,身上银饰随着动作发出清脆悦耳的撞击声,在这突然安静下来的区域里显得格外清晰。晏臻立刻跟上,如同双生的影子,高大的身体无声地为他隔开了身后的视线与喧嚣。

就在安斯年和晏臻的身影消失在晒谷场通往竹林的小径尽头时,晒谷场的入口处才传来一阵不大不小的骚动,伴随着几声略显突兀的呼唤“年仔?”。

安斯年的大舅梁玉泽、二舅梁玉峰和老婆于贞、小姨梁好珍拉着表弟朱鸿宝,以及跟在最后的安兴文——风尘仆仆地赶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