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 / 2)
杨逢问:“一定要我过去吗?”
姜度点头:“一定要你过去,如果城中无事最好现在就走,快马加鞭七八天就可返回。”
杨逢同意了,迅速安排好城中诸事,牵了一匹马与姜度赶在当天上路。
路上姜度说了大致情况,沈彻和阮从在关外救了一位少年,是个突厥人,而且身份很不一般,是突厥的王子。当时他们在吐蕃边境附近,发现这个少年正四处躲避追捕,一队吐蕃人正在搜他,沈彻做主让他藏在车里,躲过一劫。事后一问才知他的身份。他的名字叫阿史那贺谷,是突厥前代可汗的独子,几年前他父亲死后他就一直没能继位,他父亲的弟弟指责他不是前可汗的亲生子,在前年逼死了他母亲,又在去年夺走兵权攻打肃州。打下肃州五城后他叔叔的地位就已经稳固,阿史那贺谷只好带着忠心的部下以及一部分财产出走。到吐蕃,吐蕃人表示愿意帮他复国,他也有意合作,不料吐蕃人实际上筹划着把他出卖给突厥。他被软禁起来,部下们也被分隔开,他再一次出走,只身出逃,在吐蕃边境遇到了沈彻。
杨逢问:“能证实他的身份吗?”
“能,”姜度点了点头,“他与突厥中的旧部还有联系,命他们在特定时间挂起特定的旗帜,我们去验证过了,确实还听他的命令。”
杨逢问:“他还有多少旧部?”
“据他说是五分之一吧,确实不多了,”姜度道,“沈先生的意思是我们帮他复国,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不仅可以收复肃州五城,还可将突厥收为属国,如此一来西北边境就安定了。”
杨逢叹息:“那可需要十万的兵马。”
“是,得有大军才行,我们得请示圣上。另外阿史那也不信任我们,他也要求验证我们的身份,”姜度说,“他要求见你,也就是玉门的守将,必须亲见了才行,否则他不跟我们走。”
杨逢点头:“不错啊。沉着冷静,临危不惧,这少年应该确实是突厥王子。”
他与姜度一路向西,四天后赶到了龟兹。龟兹是个坐落在绿洲中的小国,方圆不过三百里,全国笃信佛教,能歌善舞,遍地音乐,西域各族人在这个国家中杂居,沈彻他们带着阿史那落脚在此比较安全。
赶到龟兹都城时已经入夜,沈彻在东门迎接,说阮从与阿史那就在城中旅舍,杨逢跟着他们往城中去。正值龟兹礼佛的行像节,盛大游行还在继续,一尊尊巨大佛像安放在彩车上缓缓行驶,居民们赤脚持花列队随行,丝竹管弦琵琶腰鼓,种种乐声将人群淹没。
三人走了很久,来到一条僻静的街巷。沈彻望了望二楼窗户,杨逢知道应该就是这里了,沈彻却突然噤声,示意杨逢和姜度快撤出去。二楼窗户里面有人,不是阮从和阿史那,而是一队突厥人。不一会他们从楼上下来了,匆匆穿过巷子消失在喧闹的大街,杨逢他们躲在一堵矮墙后面屏着呼吸,二楼已经人去镂空,再无动静。
“怎么回事……”杨逢问,“他们是来抓阿史那的?”
“恐怕是。但他们没抓到,空手而返了。”沈彻说。
阿史那已经被另一伙人抓走,恐怕是吐蕃人。他们上二楼看了,阮仲侣也不在,应是一起遭劫了。
w?a?n?g?阯?f?a?B?u?页?????????è?n???????????????????
“去哪找?现在城里这么多人……”杨逢心焦,丢了阿史那也就认了,阮仲侣可是朝廷命官,找不回来可就陪了夫人又折兵。
沈彻仍然冷静:“很有可能直接出城了,吐蕃人要带他回去,现在往南追应该还能追上。”
他们往城南去,预备到了南门口再打听一下有没有车马出城。三人各牵着一匹马穿过交织的人流,几次险些被冲散。斜穿城中心时正遇烟火升空,流窜的火星引燃了彩车上的布条,整座彩车轰然燃烧起来,人群躲避火灾四处冲撞,杨逢眼前一黑只见无数的人朝自己挤过来,混乱之中唯有紧紧拽着马缰,他的马被挤得阵阵嘶叫……
等他挤到稍微宽松一点的地方,大哥和姜度早就不见了踪影,人潮仍推着他向北去,逆行几乎不可能,他只有一再退向外围,最终退到了北城门,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