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1 / 2)

加入书签

城门下一阵阵喘着气。放眼望去都是异国面孔,西域语言他只能听懂几句,更让他心急的是阮仲侣……吐蕃人抓他没有用,可能会把他杀掉。

杨逢看了看马,刚才是有点受惊了,但是现在无碍。牵着马他不方便去找大哥,但是拴在这里也不放心……完全无意间,他发现灯柱上挂着一块衣料,莫名的熟悉,摘下来看,是块乌青的绸子,应该是袖口……他一下就认出来了,这是阮仲侣的,镶边上有他阮家的纹样,当年同窗时他看过不止一次。

怎么会在这……这里是北门,吐蕃人带着他们往北去了,那就是要直接交给突厥?吐蕃已经和突厥谈好价码了?万千念头闪过,杨逢不知到哪去找大哥,找到他们恐怕也要一两个时辰,吐蕃人会带着阮仲侣越走越远……他别无选择,翻身上马往北追了出去。

龟兹北部就是荒漠,一条通商踏出来的道路蜿蜒在沙丘间,杨逢借着月光辨认出两道车辙,还很新,应该能追得上。他想,追上之后可以把阮仲侣要出来,吐蕃人应该可以商量,阿史那恐怕只能让他们带走了,毕竟自己寡不敌众。如果阮仲侣已经被杀了……杨逢咬紧牙关,阮仲侣你最好活着,不然就只能给你报仇了。

月亮悬在空中,银光泄下,放眼望去视野极佳,杨逢什么都不想,只盼快点追上,以及大哥不要太为他担心。寂静月野之上充耳只有轰轰烈烈的马蹄声,他策马猛追,总嫌不够快,马鼻哧哧地喷出了血沫。

追出四五十里,他望见了一驾马车,隔着几道丘陵正往缓坡上爬。应该就是了,杨逢放慢速度从侧面迂回过去,借着沙丘的掩护看到马车由一个吐蕃人赶着,车里好像还有两个同伙。车厢不大,最多也就装四五个人,没有更多的对手了。杨逢突然有了把握,他可以把那两个人都救出来。

他从马背上的袋子里抽出弓箭,搭弓,瞄准,嗖的一箭射出去,正中敌人的马腹,那匹马哀鸣一声跪倒在地。吐蕃人下车查看,很震惊,才刚转过头来,杨逢又一箭已经射了出去,射中他的面门。车里那两个人下来,杨逢连发两箭,射倒了一个,另一箭射空了。他的箭法不赖,去年守城时几乎百发百中,眼下敌人只剩一个,他挥刀驾马冲了过去,对方以长矛招架,短兵相接铛的一声,在车前几番角力。最终杨逢把刀一挽,对方失去平衡,杨逢一刀刺穿了他的心脏。他跳下马撩开车帘,才见到车内景象。

车内有个十五六岁眉眼如剑的少年,双手反绑着,应该就是阿史那,还有阮仲侣。阮仲侣面色青白,流着冷汗,一动都不能动,车里还有个吐蕃人把刀架在他脖子上。杨逢暗道真是不该,大意了。

吐蕃人攥着刀竟然选择了阮仲侣,也许是留着阿史那的性命还要与突厥做交易,以阮仲侣的性命威胁杨逢,这叫杨逢更没有办法。

咣啷一声,他把刀扔了,用吐蕃话说了两句:“我什么都不干,你不要动他。”

在玉门城中与客商学的吐蕃话,也只能说上这两句了,杨逢不知对方能不能听懂。他观察着对方的反应,又重复了一遍:“我什么都不干。”

吐蕃人红着眼睛举起刀来指着杨逢,念叨了一句,大概是叫他退后,杨逢后退了一步。现在是三对一,只要不伤阮仲侣的性命,他们总能把这个人制服。

吐蕃人还想说什么,却在突然之间双眼圆睁,发出一声扭曲的呻吟。一柄短刀插进了他的胸口,少年阿史那不知何时挣脱了绳索,握着那柄短刀齐根插了进去……他的手紧紧握着刀把,又是猛得一拔,血如泉涌喷射出来,吐蕃人号叫着扑出车外,在地上如痉挛般猛烈挣扎。杨逢动手要制住他,他向路边爬去,手中仍然握着刀。转瞬间杨逢就明白他要干什么了,阻止已经来不及,吐蕃人挥了一刀砍下,砍断了杨逢那匹马的一条腿。马仰起头嘶叫得绝望,随后摇晃着倒下,吐蕃人趴在地上也断了气。

两匹马都跑不了了,吐蕃人要把他们困死在这。

杨逢把阿史那和阮仲侣放出来,沙漠上已经恢复了寂静,月光无声洒下。

阿史那神情冷漠,拿车帘子擦干净短刀上的血,把刀藏回鞋底。

杨逢去扶阮仲侣:“伤着没有,没事吧?”

阮仲侣虚虚喘气,不停地摇头:“没事没事……”

杨逢望着阿史那,问他会说汉话吗。阿史那点头,开口有些生涩:“会说……你是谁?”

“我是杨逢,玉门城的守将,你想见我?”

阿史那乌黑的眼珠微动,把杨逢当做一件兵器辨别着:“……你不像守将,你太年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