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 / 2)
“越少越好,”沈彻一顿,转而道,“上午我在城中看了不少地方,再同我去城外看看如何,路上与你细说。”
16:34:53
第一章(下)
玉门城中住民千余户,有汉人、羌人,也有归顺的突厥人,即便灰暗冬日也有客商穿行城中叫卖,熙熙攘攘,只要没有战事便是一派安宁。
杨逢跟着沈彻一路向西来到城门下,守城的是玉门军,见了杨逢都很恭敬。冬季苦寒,城防值守是很辛苦的,然而冬季却也是边境最安定的时候,突厥人几乎不会举兵来犯。一旦气候回暖进入春夏就要加倍警惕,到了秋季,突厥必然犯边。秋季膘肥马壮,突厥人要为过冬抢粮,抢吃穿用,什么都抢,要么小股来袭抢劫农户和商队,要么就是以大军攻城了。去年秋末一战前方守军将领疏忽,没有防备突厥釜底抽薪突然来袭,措手不及连失五城,打到玉门时,杨逢带兵死守十几天,最终天降一场大雪,突厥兵冻伤无数,这才叫杨逢扭转败局。
如果当时他退一步,或者那十几天中有一天松懈,玉门城就也要丢了。
他与沈彻来到城外,城墙上满是箭簇划痕,不止是最近一战添上去的,还有曾经屡次攻城守城的痕迹。风沙中这座城已经立了二百多年,新旧箭痕层层叠叠,城墙本身也已经脆弱了。
沈彻以指节叩着城墙:“太老了,突厥人再来打一次都扛不住,该修了。”
杨逢点点头:“前任主将也提过要修,只是……”
沈彻道:“只是一提而已。玉门当时又不在边境,为官者躲在这种地方只愿高枕无忧,但是现在不同了……”
杨逢当然也知。城外朔风阵阵卷起尘沙,荒野中回荡着风声呼号。
沈彻语重心长:“子遇,你到了这个位置就该知道有些事不能拖了,现在就要做。”
杨逢道:“我也在想。”
沈彻问他:“打算怎么做?”
杨逢当然还没有完整的计划。
沈彻道:“我有一个想法,陈玉闻不是找你要粮吗,给他。不算借的,就算送给他的,但有一个条件,叫他们河西军过来修城。玉门守军有两千,叫河西军再借过来两千,赶在出冬之前速战速决,半个月修完最好。”
此策确实可行,杨逢不禁直接答应下来。
“还没说完呢,”沈彻摆手,“趁这些天你跟我再去东南四城看看,肃州的城防现在都归你管,那四城也不该落下,一旦玉门顶不住也好有个退守反攻之所。”
杨逢有些犹疑,如果要修那四城的话……
“那四城的整修其实不急,但也是越快越好,陈玉闻的兵来了就别让他们回去,一个一个修完再走。”沈彻道。
杨逢还有疑虑,沈彻更加笃定了:“怕什么,他不是缺粮吗,这两千兵过来咱们给他养着,不是正好缓了他的粮草之急。至于给他的粮草,少给一点,两千……一千石就够了。”
“未免太少了?”杨逢问。
“不少不少,你就咬定自己手中粮草也不宽裕,给得越少越好,”沈彻流露少许促狭的目光,“他们也未必是真的缺粮,咱们价码开低一点,再让他们讨价还价。”
两天后,杨逢与陈玉闻讨价还价,苦口婆心说了若干次“我们的粮食也不够吃”,最终敲定从肃州军中支给陈玉闻一千七百石,陈玉闻回去点两千兵供玉门修城墙。杨逢不太会砍价,终究给了他这么多,沈彻表示:无妨,他们河西军如果真的缺粮,那这一千七百石刚好够他们吃一个月,支撑到出冬,给他们这些是刚刚好的。
陈玉闻带着手下回河西了,走的时候仍有些不满意。杨逢按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