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 / 2)
“拟旨,”刘镜道,“杨逢死守玉门扭转败局,追击突厥三百里,有功,擢中武将军正四品,拜玉门都护,今后玉门及其余四城城防领兵一概交予杨逢……”
杨逢听了便知这提拔分量之重,再度叩首,不料皇帝的话还没说完——
“杨逢啊,你要好生领兵,河西的一万兵马都划给你,由你做主安排,收复五城之后肃州都护就是你的。”
杨逢额前一震:“末将……不敢。”
这么高的位置不是他能坐的,无论年龄资历还是家世……他从小受姑父姑母收养,姑父家这几年实在是家道中落,不敢再出头了。
然而群臣都沉默着,没有人提出异议。
刘镜面露几分讽刺,又问沈公近来如何。
杨逢俯首:“姑父已经卧病多日……时日无多了。”
刘镜说是啊,这半年就听闻沈公身体不好,未曾想这么快就……准杨逢半月的假,留在京中陪伴老人吧。
杨逢谢恩,刘镜又道:“沈公若与你说什么,你要好好听着。”
杨逢记下了这句话,却并未在当时听懂话中的含义,他从殿上退下,对他的提拔就这么定下来了。
京城南北长街不可纵马,杨逢别过两名校尉,徒步赶到家时天已黑了。家中并未起灯,三两家仆忙着送炭火和热水,一众家人都在姑父房外等着。
家中本来有三位兄长。大哥沈彻于三年前津门兵变中成了罪臣,被问斩了。如今兄长只剩两位。
二哥沈律见了他,道:“可算回来了,父亲在等你。”
杨逢意想不到,三哥沈徐还没回来,姑父竟然在等自己?他推门而入,屈膝一拜:“姑父,我回来了。”
姑母在旁,姑父倚坐在床,精神已经很不好,思绪还是清楚的。长子问斩之后他就从太尉之职上退下,深居简出打发残年,如今竟然要走到头了。
他对杨逢仍然没有很多话,问了问玉门一战是怎么打下来的。杨逢如实说了几句,前线守将败逃,玉门主将又得了急病,是他带着几千守军把突厥阻在城外。
姑父点了点头,叫下人出去,姑母也出去了,姑父把杨逢叫到床前。
“打得不错,”他说,“圣上给你擢级了?”
杨逢点了点头。
姑父道:“你才二十几岁,统领肃州兵马未免太早,我很担心……圣上,也很担心。”
这话仿佛在暗示什么,杨逢忽然想起殿上刘镜的那句话,似乎也有所暗示。
姑父咳了几声,问:“可还记得你大哥?”
大哥沈彻……早已不在世上了,姑父这样问是什么意思……杨逢不解。
姑父压低了声音:“他或许可以帮你。”
杨逢耳中轰的一声:“您说什么……大哥还没……?”
姑父摆摆手,不再让他说了,许久之后才说:“三桥营的姜度……曾是你大哥身边的人,他会与你说清楚。”
姜度,杨逢是认识的,曾经是沈彻身边最亲信的校尉,走到哪里都跟着。杨逢不敢相信,但这几句话已经挑得很明了……沈彻还活着。
“此事是圣上允的,只有我知道,全家上下都不知,不可透露给任何人……”姑父断断续续已有些说不动了,“如此重任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带兵,圣上不会亏待你,也不会亏待我们沈家……”
杨逢道:“我都明白……”
出去之后见沈律分外焦虑,才知道太医诊断沈公抵不过这一两天了,沈律问父亲说什么了没有,杨逢缓缓摇头:“没,没说什么……”
他内心战栗,生怕家人看出异样,可是就算看出来也想象不到事关沈彻吧。沈彻还活着,简直天方夜谭,三年前明明就已在朱雀街口问斩了,和津门兵变的所有罪臣一起……杨逢这才想起三年前问斩那天全家人都禁足府内,姑父下令不许任何人踏出家门。
让沈彻来帮他,更叫他难以置信,他带兵没有几年姑父信不过也就罢了,却要叫死里逃生的沈彻出来帮他,何况这个决定也是出自圣上之意。回想今天刘镜在殿上那般态度,提拔他的决定下得不容置疑,实际对他还是信不过的。杨逢一时心乱如麻,这时门外来报:三桥营校尉姜度求见。
姜度是从城外赶过来的,还要连夜赶回去,见到杨逢只匆匆说了几句,沈彻藏身在哪只有他知道,此事极其秘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