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1 / 2)
爱宣娘而忤逆祖宗遗训,从他的这几个儿子中立储,生你那一年里,他所居的青阳殿膳食查出了十多次的剧毒,这还是外界不知道你是他亲生的情况下,‘风波平,岁长宁’,这是宣娘执意要给你取的名字,把你排除于‘成字辈’之外,绝了你被立储的可能。”
“但即便如此也没能绝了那些人要你命的念头……”
“这些事儿臣基本都知道了,父皇的意思儿臣也懂,不论是三皇兄还是七皇兄,儿臣都定当全力忠心社稷”,宋风宁暗自叹气,心里沉甸甸的,当年的事记忆犹新,“只是,这和大理寺有什么关系……”
“你七岁的时候,要害你和宣娘的人是舒嫔,但背后是贵妃,这件事朕有私心不想掀起风浪,便一直没有多提”,宋明殊定定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试图从他的眼神中找出一点点诧异,却发现宋风宁眼底丝毫不起波澜,像是早就知道了,“从知善如今还关在大理寺,供词朕看过了,他罪该万死,但因为这层缘由,朕把处决的事压下了。”
宋风宁听着这席话,脑子久违的运转飞快,“父皇是想借此考验儿臣?”
“你说是考验也行,给你个机会也罢,贵妃和九皇子被送出宫后,他们的马车在溙州附近失去了踪影,赢泷带人去查看无果。贵妃的娘家姓殷,原本是燕都城的望族,前些年殷老想要换个地方颐养天年,跟朕要了个别处的府邸,正是在溙州”,宋明殊适时的把烧滚的水一点一点舀进水桶,然后放在一旁晾着,别过头看一眼若有所思的宋风宁,拍了拍他的肩膀,“想不明白?”
“父皇的意思是……贵妃被殷家藏起来了?可是去年贵妃全族都被贬为庶人,还能兴起什么风浪?”宋风宁的眉头拧成了个解不开的结,似乎有什么东西被串在一起,可是死活找不到症结所在,“求父皇指点。”
“你就是在外面征战时间久了,脑子简单,不懂朝中这些应变的花花肠子,所以朕才让你去大理寺历练”,宋明殊狠狠的把宋风宁的脑袋戳了一个来回,“家道中落百事哀,殷家人从不是那种念旧情的脾性,否则也不会在当年从知善已经与殷淑慎情投意合之时,把人嫁到朕府上来了。”
殷淑慎……
这还是宋风宁第一次听自己父皇叫贵妃的全名,他突然有些想问宣娘的名字,但看着宋明殊几近阴沉的脸色,把话头咽了回去,“所以殷家并不会收留她和九皇兄,那这两人会去了哪里……”
“不知,但这趟浑水是从知善为她们娘俩搅和的,如今从知善还在牢里”,宋明殊若有所言的看了一眼宋风宁,话点到即止,“这件事就交给你,殷淑慎和老九如今都被划进了逃犯的名单里,暗卫那边也会帮忙。”
“此事还有诸多疑点未查明,比如通敌的过程,还有蛮人是如何从西北一路到了燕都都没被发现的之类的,但是要朕处决从知善的折子朕至少看见了三五次了,每次都写说从家罪状如何罄竹难书,就好像朕之前说要把他一辈子关在大牢里这句话是放屁一样”,宋明殊甩了甩袖子,语气颇有几分不满,不过也好理解,自古帝王哪个愿意被人逼着做什么,“有人迫不及待想让从知善死,好像是他死了有些事就查不出了。”
宋明殊的手指抠在灶台上,不知是笑还是错觉,“等你上任了,去给朕查清楚,包括这些非要从知善死的理由,另外……你家后院的那个是从知善的宝贝疙瘩,有些事未必他老子就不让他知道,多留个心眼,别回头让人蒙了。”
“是,儿臣明白”,宋风宁的脑子里还乱着,但自己父皇的话说到这,便是无转圜之地,只能拱手领旨,心想着还不如在边关骑马打仗容易。
“也不用太着急,过了十五朕会下旨,到时候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查从家的事也算是名正言顺”,宋明殊说完,拎着冒热气的水桶往外走,无需多问便知道是去找宣娘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