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8(2 / 2)

加入书签

画展上有数百幅作品,如有购买意向,需要先登记领牌,涉及竞拍的统一在午后开拍。

有人笑了一声:“谁管它是不是构图严谨、比例正确?好看就行了。”

“就是,”旁边的年轻人应和道,“相机都发明出来几十年了,这么想要逼真的画面就去拍照,看什么画呢?”

评论家顿时涨红了脸,誓要捍卫自己鉴赏高雅艺术的尊严:“这哪里是艺术品!真正的艺术品需要在工作室里精心准备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不是这些赶工的作品——老天,他们画这么粗糙的一幅画应该用不了几个小时吧?”

不过,那些画想必也不是这些人买得起的。他倨傲地想。

“真好笑,”有人笑出声了,“先生,时代变啦!那些新古典主义的学院派作品都是关在小黑屋里画出来的,沉闷得像一锅焖烂的李子。”

“不管你怎么说,反正我就是更喜欢这种画,与之前十几世纪的画都不一样,感觉很时尚。”

一位身段窈窕的女士微笑着看向面前的画,“确实笔触比较粗糙,但它反而带来了一种不真切的、朦胧的美。”

她拉了拉丈夫的手:“亲爱的,我们买几幅回去挂在卧室和书房吧!”

这种画作对他们来说再适宜不过,既漂亮时尚,又不算太贵。

就像是把春天带回家,感觉屋子里都明亮起来了。

“这位先生,”评论家耳边传来一个忍俊不禁的声音。

“当您发现所有人里面只有自己对一件新事物持否定态度时,或许可以想一想,是不是自己老了。”

……

“玻璃画廊这个创意简直绝妙——您是怎么想到用这种形式展出画作的?”莫奈好奇地问道。

“先生,这毕竟是你们几位的画展,”乔伊笑起来,“自然要根据画作的特点来设计展出形式。”

“当人们走在画展之中时,接收视觉信息的方式是流动——静止——流动,展出的方式就要让他们每一次驻足时有足够舒适的空间欣赏画作,走动时的整体气氛又要轻松惬意,使他们愿意长时间逗留。”

“今天展出的大多是户外写生作品,尤其关注描绘动态的光影瞬间——您对此肯定比我更清楚。”

印象派的画色泽柔和,散发着春天的气息,与满城玫瑰花香的圣乔治节搭配再合适不过,选择这一天开幕本身就经过了仔细考虑。

“比起室内画展,印象派画作更适合在充足明亮的光线下欣赏,玻璃再合适不过。”

“确实。”莫奈赞同地点头,“我还以为是心理作用——我的画看起来比平时更漂亮了。”

“倒也可以这么说。”乔伊笑道,“画展的设计就是为了让画看起来更吸引人嘛!”

就像后世人们调侃的“买家秀”和“卖家秀”,卖家秀的功能就是突出甚至夸大商品最亮眼的特质,引诱人们购买。

商业性质的画展说白了也是一种“卖家秀”。如果不能让画作看起来比平时更美,又何必办展?

“莫奈先生!麻烦您到这边来一下!”有人朝莫奈招手。

“殿下,伯爵先生,”莫奈歉意地点点头,“我先失陪了。”

“当然没问题,您先忙!”乔伊笑眯眯回答。

她回过头,得意洋洋地冲安东尼奥抬起下巴:“怎么样?我设计的画展哦!”

安东尼奥挑起眉,瞥了她一眼。

作为一个建筑师的本能,其实他刚一进来,就关注到了画作以外不同寻常的地方。

环绕阿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