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8(2 / 2)

加入书签

明月笑了,“一言为定。”

两人相视一笑,那管事总觉得明月的笑容有哪里怪怪的。

不过话说回来,霞染在外面那样稀缺,这位管事还能弄得两匹,确实不可小觑。

二人扯了约么两刻钟闲篇,苏小郎来了,同明月低低耳语,“问过了,这家确实实惠,口碑也好,品类也全,现在好些小商贩那边的颜色都不全了。只是不做小宗买卖。”

似霞染中大量用到的紫草,静水流深中必不可少的矿物染料碌青,本就数量稀少,价格不菲,市面上所售不多,如今更被几家大商贩垄断,外面根本买不到。

明月放下心来,同那管事的还价。

奈何不成。

对方摆明了好货不愁卖,咬死了不松口。

也罢,哪怕染料本钱翻了两番,从每匹的五两涨到二十两,但霞染对外的售价也涨了一点,现在薛掌柜她们大宗拿货已经到了一百五十两每匹,依旧很有得赚。

若往回推几年,有人告诉明月一匹染色布可以卖到二三百两,她一定会认为对方疯了!

现在看来,生活可比话本上写的疯狂多了。

稍后双方写下文书,明月亲自去验货,每一筐、每一箱都要么倒出来挨着捏,要么用长柄勺子搅到底,折腾得大汗淋漓也不敢怠慢。

之前吃的江平的亏已经够狠了,若再不长记性,还不如一头碰死!

染布之风盛行,便如之前的买船出海,多有杀红眼的赌徒将全副身家押上,妄图一夜暴富,卖染料的见多了这般谨慎的,并不以为意。

一年前顶了天不过四千两的染料,现在却要近两万两,一时间明月都不知是亲手搅动这场风云的自己疯了,还是外面那些盲目跟风的人疯了。

回去的路上,哪怕坐着官船,明月和苏小郎也一直提心吊胆,生怕冒出什么不长眼的亡命徒来劫道……

亲眼看着新染料填满库房,七娘和朱杏一直悬着的心才算放下。

而张六郎那边也有了结果。

前后拉扯近半月,及到二月二十,明月以四万五千两拿下西湖畔占地八亩余的园林。依律该纳百之四的税,合计一千八百两,由卖家承担七成半,买家明月承担剩下的两成半,即四百五十两。

另有百之一,四百五十两作为张六郎的酬劳,由买卖双方各担二百二十五两。

仅仅是给张六郎的酬劳,就够普通人家在小镇上买间屋子了。

张六郎也确实马上拿这笔钱,又添了之前的积蓄,给自己买了一座二进小院!

转头租出去,过不几年就能回本。

看着崭新的房契,明月心中大定。

若非之前阴差阳错落下户籍,现在也买不得房产,真是一切冥冥之中皆有注定。

房契更换完毕,前任房主留下的管事便正式开始收拾屋子,检查主人遗留的物品,以及因明月砍价而舍弃的部分家具、摆件,说不得要十天半月。

明月找之前那位看黄历的老师傅看了日子,说三月二十八不错,便将那日定做乔迁。

她觉得那位老先生看得很准,也颇旺她,当然,那座曾经属于私盐贩子郭老板的二进小院也颇旺她,所以之后也不打算卖。

明月先往相熟的各处下请帖,又叫张六郎帮自己预定酒席,之后便将那位花匠和他的两个弟子先拨过去收拾着各处。

自从前任房主随夫去外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