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修雷法,不如修水利(2 / 2)
赵佶发现这些变化的时候,对于帝王术又有了几分感悟。
所谓帝王术,不是简单粗暴的平衡,收买人心也不是说你想收买就能做好的。
「是,陛下!」
杨戬领了命令,赶紧让人去安排,不多时,浓浓的姜汤和火炉子进入大殿中,让大殿显得有些凌乱。
不过这种凌乱带来的,却是陛下爱民如子的温暖。
赵佶似平开了窍,收买起人心来,得心应手。
这份变化童贯和蔡京等人看在眼里,各有滋味。
他们伺候了皇帝这麽多年,若说赵佶没有尝试过收买人心,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以前那些帝王心术和收买人心的手段,骨子里透着天家的傲慢和幼稚,所以用下来其实并不好。
可今日的一些举动,却已经是个成熟的帝王。
「诸位爱卿陪朕走到最后,朕十分欣慰。
如今求雨之事已经圆满,朕也不耽误诸位的时间,早日结束这祭祀,诸位早日回家吧朕准尔等明天休息,不用来上朝了!」
皇帝又顺手收买人心,正准备结束这场盛典,此时一个太监捧着一些帛书,送到皇帝面前。
「陛下,这是您让臣保管的东西——」
「陛下,这是什麽?」
好的臣子,要学会察言观色,当宦官将帛书送上来的瞬间,马上有官员【好奇】提问。
在场恨不得马上回家的官员,也不得不在咒骂那位同僚的时候,用期盼的目光望向皇帝手中的东西。
这是什麽,从哪来的?
他们很快得到答案。
「朕倒是把这个忘了,这是当时凭空出现在祭台上的经卷,遇水不染,那案台明明空无一物,但晃眼间却多了几本经书——.「
赵佶是真的把这几本经书忘了,因为经书出现的同时,吴晔也跌到祭台。
他顾着自己的挚友,经卷一时间也没有理会。
如今再看这些帛书经卷,他升起一种淡淡的激动。
这些东西,很有可能就是天上那位自己的化身,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留给他的东西。
这些经卷外边,有一条长条的布卷包着,布卷上的紫色,是一种普通人从未见过的紫。
一听说可能是神仙赐予的经典,百官的脸色顿时变得古怪起来。
他们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不是皇帝和吴晔在制造祥瑞。
华夏经历千年岁月传承,什麽样的事情大抵都经历过,皇帝想要制造祥瑞为自己做事,这已经是老招数了。
不过这次的【祥瑞】似乎也下了血本,大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紫色的布卷。
那种紫,让人心醉—
是这个时代的工艺,不能复制的产物。
「难道真是天上的东西?」
童贯悄声询问身边的蔡太师,蔡京惊疑不定,却是摇头。
他也把握不准,因为他这辈子搜刮了不知道多少宝贝,可是那些紫色的布,他确实没有见过。
「看里边的内容是什麽?」
蔡京低头,用只有童贯听到的声音说道。
不管是真是假,这些经书出现的总要有个目的,也许经书是假的,是皇帝和吴晔联手炮制的祥瑞。
可是,他们想要的是什麽呢?
不管手段如何隐蔽,只要目的暴露了,就可以猜到结果了。
「陛下,这布卷中似乎有字——」
宦官打开布卷,里边露出经书书本,赵佶第一时间将经书抓过去,正要打开,却听伺候的太监禀告。
他手中的布卷,有金色的字体。
字体拗折凌厉丶锋芒毕露,如断崖峭壁,冷峻奇崛。
皇帝本是爱字之人,粗看上边的文字,眼睛一亮。
这文字的主人,一看就是一个杀伐果断,正气凛然之人,赵佶脑海中,浮现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的形象。
他马上放下经书,将这布卷抓在手中,仔细一看。
看完上面的内容,皇帝脸色微微变幻,他默默放下书卷,陷入沉思「陛下,这上边写了什麽?」
上天赐书,又有经卷书本,这明显就是天降祥瑞的意思。
既然是祥瑞,想必陛下一定乐意分享天下。
刚才提问的官员,又在合适的时间提出问题,不过这次他马屁似乎拍在马腿上,赵佶脸色微微难看,似乎并不愿意公开这份内容。
可是大家都看着,皇帝知道藏起来也没用,于是摆摆手,让旁边的太监念:
「吾乃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亦尔人间圣王化身。今感本真虔祈甘霖,特显真性,为汝开释劫中玄机。
盖尔本是长生帝君降世,代天牧民,非为戏弄神通而临凡。当知雷法虽尔先天权柄,水利方为圣王功业。昔吾化身大禹圣王,不恃雷霆之威,乃胼手胝足疏九河,凿龙门,通大川,使水性归道,沃野千里。故能禳旱魃于未萌,保社稷于永年。
今尔既在劫中,当明:求雨不如蓄水,步罡何若夯土?雷符虽能召云霭,终不敌沟渠蓄水之恒常;咒诀纵可动风伯,焉及堤坝安澜之德广?吾掌雷部亿万载,见兴水利处,纵三辰失序,犹有馀粮抗灾;怠沟洫者,虽旬日祈雨,终成赤地流民。
天尊敕曰:尔其安心历劫,以锸代剑,以夯代咒。使江河安澜,则天心自感,雨暘时若,何须步罡踏斗耶?雷声普化,实化在润物无声;天尊垂训,惟训在厚生为本。谨记尔本吾真灵下盼,治世当行圣王事,莫堕术法小乘中!「
现场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以为的祥瑞,居然是一篇雷祖的训诫之文。
文章的核心,也不提雷法,而是水利。
或者说,雷祖在用自己的方法告诉赵佶,修雷法,不如修水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