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4章 笑看金陵风云起(2 / 2)

加入书签

杀完了那些不听话又没大用的废物,现在就轮到他这个真正能做事的钱袋子登场了。

君臣相得这四个大字,金灿灿地在他脑海中盘旋。

林远山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南京行宫的暖阁之内,向年轻的皇帝侃侃而谈,将这漕运的利弊得失兴利除弊的良策,一一道来。

而那位求治心切的皇爷,龙颜大悦,当场嘉奖,赐金赐袍,委以重任!

从此之后,他林远山在整个大明漕运中的地位将更是稳如泰山,不可动摇。

「去!」林远山猛地一转身,意气风发地发号施令,「传我的话下去,即刻准备船只!要用咱们船厂里最好的那艘官船,楼高三层,遍挂彩缎!再把库房里那几件压箱底的宝贝,都给咱家仔细地取出来!」

他掰着手指,一一盘算道:「那尊两尺高的红珊瑚树,是当年西洋的贡品,正好献给皇爷,正合他年轻人的喜好,也显着喜庆。还有那十二幅宋徽宗亲笔的《瑞鹤图》,派人送到英国公府上,再谢老公爷平日里的照拂。其馀南京各位大人,也得再备下相应的厚礼,不能失了礼数。此番前去,正是巩固交情,更上一层楼的好时机!」

「护卫也要挑最精锐的。」他思虑周全,又补充道,「从咱家亲兵里,选五十个最是悍勇的,配上上好的刀剑。咱家此去是奉诏面圣,代表的是朝廷的体面,也是咱家自己的脸面,万万不能堕了威风!」

一时间,整个林府鸡飞狗跳。

下人们忙着清点打包各色珍宝礼物,护卫们在演武场上擦拭兵器,船厂里的工匠们更是连夜给那艘巨型官船进行最后的装点。

林远山徜徉于这片因他一言而起的忙碌之中,享受着这种大权在握,运筹帷令的快感。

他甚至亲自挑选了面圣时要穿的官袍,在镜前试了又试,确保从帽顶的宝石到靴底的云纹,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

然而,就在他自信满溢准备踏上这条通往无上荣耀之路时,这只老狐狸潜藏在心底深处三十年的最后一丝警惕,还是悄然冒了头。

在一个无人注意的僻静角落,他叫来了另外一个心心腹林通。

「公公有何吩咐?」林通依旧是那副言语不多,神情沉稳的模样。

林远山收敛了脸上所有的得意之色,神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他递给赵猛一个厚实的钱袋,里面是几张大额的宝钞会票。

「你即刻动身,不要走水路,走陆路,快马加鞭,务必赶在咱家的大船前面先到南京。」他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地嘱咐道,「到了之后,不要声张,去咱们在城南皮市街的那个老窝点。动用所有能用的人手,给咱家打探清楚一件事。」

「公公请吩咐。」

林远山的目光倏然变得锐利如鹰:「就给咱家打探,皇爷自打到了南京,除了杀人之外,还见了些什麽人,说了些什麽话。尤其是,他有没有私下里单独召见过漕运总督,或是户部的堂官?在他的言谈话语之中,有没有在任何场合,哪怕是无意中提起过『漕弊』丶『清查』丶『钞关』这几个字眼!」

赵猛心头一凛,他从公公这番话里,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凝重。

「公公放心,」林通将钱袋无声地揣入怀中,沉声道,「就是把南京城掘地三尺,小的也一定把准信儿给您探出来。」

「去吧。」林远山挥了挥手。

看着林通迅速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林远山心中稍安。

他将此举归结于自己谨慎惯了的性子,不过是多加的一道保险罢了。

次日午时。

清江浦的官家码头上,那艘巨船装饰得真如一座水上宫殿,静静地停泊在碧波之上。

船上旌旗招展,彩缎飘扬,几十名护卫持刀而立,威风凛凛,气象万千。

林远山身着崭新的大红袍,头戴三山帽,腰束玉带,在阖府上下的跪拜和一片「恭送公公」丶「祝公公圣眷优隆」的颂扬声中,昂首阔步,意气风发地踏上了船板。

他立于船头,负手而望。

秋风吹拂着他的蟒袍衣角,猎猎作响。

林远山先是回望了一眼自己经营了半生的淮安城,而后又将目光坚定地投向了运河南端的金陵方向。

那里,现如今是帝国的权力中枢所在,是风云际会之地。

林远山的嘴角缓缓浮起一丝自信而满足的微笑,心中默念着那句早已烂熟于心的话:

笑看金陵风云起!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