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 章 · 117(1 / 2)
第117章·117
大金师傅面色凝重看着眼前的手机,他如今已经快六十了,看手机的时间少,即便看,也需要一双老花镜。
现在他就戴着老花镜,从上到下的扒拉着短视频的评论区。
有关于温记的视频下,总是围绕着几个绕不开的话题。
一是哀嚎自己吃不到,各种玩梗耍宝,吃过的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甚至点进主页里,还能看到对方从等位置,到上菜,到吃完的整个过程。
一个小店,竟也在互联网上营造出轰轰烈烈的大酒楼气质,不管是吃到的还是没吃到的,没有几个人质疑口味,只有短短几句不好停车等位时间太长的吐槽夹在里面。
这种评论占去了七八成,几乎每一条视频下,入目都是这样的评论。
二就是给温记提建议。
说来也是奇怪,别的店铺,甚少有人会操心店家的生意如何。而温记,兴许是关联了多个社会事件,从一开始的小孩狗叫到后来的红糖水救人,很多人光顾的多了,也顺势有了种养成系的快乐。
这个劝温记扩大规模,那个说就搬去哪哪儿最好,还有人主动给算了毛利率,说温记可以涨涨价。
不过温记基本不听,下面也有人反驳让涨价的评论。
【momo:涨到多少?涨到金玉楼那种程度吗?我觉得有些人真的很没意思,怎么店家做点平价生意你们就跟自己丢了钱一样难受,普通人就不配吃点好的啊?老板一家为了让学生能吃上土豆泥,宁肯把配方公布了,你们难道还看不出来人家的志向。一天到晚就是涨价涨价,我就不明白了,温记涨价了对你有什么好处。】
大金师傅皱着眉盯着看这条评论,看的眼睛发痛,才慢慢划下去。
然后就划到了第三类评论。
拉踩环节。
纵然温记从来没有表露出跟任何一家饭馆竞争的态度,毕竟经常换菜单,很难说明这家店是哪一种类型。温记逐渐出名的这半年,一条街的店铺都得了好处,如今很多人除了温记,也会顺嘴推荐时候说一下这条街上的包子不错,煎饼也够酥脆,街头那家的卤面,很有朴实的风味。
这些店铺都得益于温记的存在,只有一家,总是被拿来对比还讨不着好。
那就是金玉楼。
【momo:不是我拉踩金玉楼,实在是金玉楼的菜真的品控不严,我之前招待同学时候去,那个金白菜做的超好吃,后来跟我老公再去,吃到的金白菜油乎乎的,把服务员叫来退菜,结果服务员说他们家金白菜就是这个味道,还说那天掌厨的是他们二金师傅,根本不可能口味出错。气死我了,结账出门表示再也不会去金玉楼。】
【小幸运:谁说不是,老店躺在功劳簿上吃饭太久了,菜单很久不更新了,以前去还能说是尝点好吃的,现在去真的只是吃个环境。】
【豆豆:现在不是商务场,我绝对不会去金玉楼的。之前我家里表妹来找工作,我带她来吃温记,那小丫
的一点冷幽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