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 · 116(1 / 2)
第116章·116
晚上十点。
金玉楼依旧人声鼎沸。
作为一个老字号的酒楼,金玉楼的外观无限接近于名字,金黄色的射灯打在楼体上,金碧辉煌的三层楼,远远看去,如同城市的地标建筑一般。
这样的大酒楼,一贯是不缺客人的。
尤其每年的冬季。
一到年尾,各种聚会,走亲访友,除夕夜宴……金玉楼少有清闲的时候。
就如今晚,三层楼的位置坐的七七八八,包间客人不时让人出来加菜,装修的古色古香的房间里,不仅有红木的博古架,每一层中间都有流水和假山。
养在流水里的金鱼摇动尾巴,旁边还有散发出白色烟雾的装置,给原本就清幽的环境更添加了一层旖旎的云雾。
某一处包间内,商务场上觥筹交错,那来自于港岛的客户长得精明相貌,说话也是滴水不漏。
旁边的职员看着自己的上司频频举杯,可话题绕来绕去,好不容易扯到正题,客人却总是四两拨千斤的化解掉。那港岛客人虽然一口好普通话,却带着沿海商人的特质,利益关隘咬的死紧,想要拿到项目,除非你真的给他优厚的条件。
而港商旁边的助理,虽然长着一张冷脸,但是却格外会来事。一旦桌上有人话说的不合适了,这位助理就会把话题接过去,匆匆几句寒暄岔开。
职员看看自己的上司,那股压在笑脸的焦灼,眼珠子都要冒火星子了。
啧啧,看来老狐狸也会遇上对手。
那上司在桌下捏了捏拳头,依旧是端着笑脸跟人拉近乎。
“陈经理,您尝尝这个,金玉楼的招牌菜,就是这道金白菜。”
砂锅外部装饰着金色的纹样,掀开盖子,香味扑鼻。
陈家和嘴角仿佛天生带着弧度,和气道:“我早就听说了金玉楼的大名,只是遗憾自己没尝过,听说,这道金白菜曾经还进过国宴?那我一定要尝尝了。”
郭经理带着笑:“国宴到没有,偏巧我跟金玉楼的金师傅有那么一点关系,这事也知道一些。其实是金师傅和两个师弟,去掌过国宴。当初金师傅的师父还在,自创的几道淮扬菜博采众长,金师傅靠着这手,在首都工作过几年呢。”
郭经理说完,又想到这位陈家和经理好美食的传闻,慷慨表示以后只要陈家和来,他一定会不辞辛苦的陪着来吃。接着有意无意的提起金玉楼的位子并不好订,而他跟这边的大师傅有不错的私交……
陈家和笑笑,突然顾左右而言他:“郭经理似乎对本地很熟……那郭经理知道温记吗?我机缘巧合曾经尝过温记的菜色,不得不说,贵地藏龙卧虎,给我很深的印象。”
深到他回了香港,还总是惦记。
这次一听说公司在这边有项目,陈家和迫不及待就抢了出差的活。一时之间竟然把办公室斗争里那几个老对手都给整不会了,一个个私下猜测他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陈家和心
豆腐。
取名金白菜,倒是无愧于这道菜的主角。
白菜鲜甜,豆腐带着浓浓的豆香,陈家和在心中给了一个八分。
这位金师傅虽说是金玉楼的大当家,但手艺却不如他的师弟。
这汤里的蛋松做的过于油腻,沥油的时间不够久,荤油过多,汤菜不够清爽。
陈家和只喝了一碗就放下筷子,这一道金白菜,已经是今晚的最佳,其他菜色,不管食材多么昂贵,在陈家和看来,都欠几分火候。
郭经理已经像热锅上的蚂蚁,今晚若是不能打开局面,后面陈家和这个老滑头怕是就要公事公办了。情急之下只能把刚才提过的温记又拿出来说。
“您刚才说的温记,恕我孤陋寡闻了,不知道是哪儿的酒楼?”
陈家和笑眯眯说道:“只是随口一提,那是一家小店,您不清楚也是情有可原……”
“您说的是群英中学对面的温记吗?”
郭经理看向坐在席末的小职员小路,对方二十多岁,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穿上西装也不像是职场人,今天带人来纯是凑数的。
可是这个凑数的小路,这会儿硬是壮着胆子搭话:“如果是群英中学对面的温记,那我知道……我也是群英中学毕业的,前段时间学校校庆我还回去了。”
陈家和一点不介意这年轻人的插话,闻言倒是很感兴趣:“哦?那倒是很巧,我上次来已经是半年前,这半年也不知道温记有什么变化没?”
小路挠挠头:“变化挺大的……中间扩了门面,现在是两间了。就是有很多菜,他们总是做一次就下架,也总是会关门歇业。之前我……女朋友最喜欢吃他们家的柿子饼,结果他们只卖了两个多月,就说柿子供不上了,等明年再做……还有炸虾枣,扣碗酥肉,麻辣牛肉粉……”
陈家和突然来了谈兴:“那柿子饼是什么样的?”
“好像是用柿子和面,外面是柿子味儿的,里面是红糖芝麻花生桂花,早上时候现包现做,烙好的饼咬一口能流心的。他们还卖鲜肉烧饼,就是要吃的话要赶早,一旦晚了就不卖了。我那时候天天去排队,但还是偶尔会买不到……”
……
郭经理眼见着小路跟陈家和越谈越来劲,那冷脸的曾助理竟也没插话,中途还给陈经理添了茶,甚至顺手还给小路也添了一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