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9(2 / 2)

加入书签

盛总没接招。

如果要在三个月内赶出三百万美金的货,她也要投入一两百万的美金来购买生产设备和原材料,还要招员工,这花费太大,盛总也承受不住。

因为莱文上一个百万美金的尾款,还有90万美金没收到了。

盛悠然不想接莱文的电话,可是莱文正天找她。

盛悠然晾够了莱文后,这才慢悠悠的接起来话:“莱文啊,不是我不想生产,是你的定金被管控了,我这边一直没收到啊。”

盛悠然一脸为难的说:“合同里说了,定金到账,才算合约生效。定金不到账,我也不敢贸然生产啊。我这个小公司,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订单量。”

莱文也没办法,大量资金涌入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的时候,都是要被当地政府管控的。

定金不到账,盛悠然不生产,他给盛悠然挖的坑,怎么生效?

莱文这边也是着急的很。

“不如你想办法,另外打笔定金过来,说不定我就能收到。”盛悠然好心提议:“到时候定金一到账,我立马生产。”

只要莱文催促,盛悠然就想各种办法要定金。

莱文没办法,又给盛悠然打了十万定金,结果还是被管控了。

莱文火冒三丈的找到杜明宇想办法,杜明宇也很无奈:“财政司不知道搞什么鬼?最近进入港城的资金都在审查管控。”

“实在不行,我以美英集团分公司的名义,给盛悠然十万现金?”杜明宇脑瓜子一动,想了个办法。

“不行,这样一来,盛悠然就知道我们联手了。”莱文摇头。

“这好办,我把钱以私人的名义给你,你再给盛悠然啊。”杜明宇说:“给现金,港城银行取钱,取出来就给盛悠然。”

躲在门外偷听的杜弘文都惊呆了,三十万美金给现金?盛老板真是赚大发了……

【作者有话说】

香港商品房1953年就有雏形,那时候叫卖花楼和期房,到了1956年政府才以法律形式,对商品房进行管控。

为了符合剧情需要,文里会对一些现实背景,做出相应的时间线修改。

而且,钱学森钱老在1992年就写信建议我国跳过燃油车,直接研发新能源了。

这些能预见未来的能人,真是好厉害呀~

第120章 日子也是好起来了

◎三更送上◎

三十万美金, 要从银行里取出来,需要提前预约。

作为助手的杜若兰知道杜明宇要取三十万美金给莱文的时候,她是阻止的:“不行, 如果动用了这三十万美金, 公司账户上就没有流动资金了。而且我们明天就要给原材料商结款,这笔钱不能动……啪……”

响亮的巴掌声,打断了杜若兰的话。

脸颊上火辣辣的剧痛,也让杜若兰心里有种毁掉一切的冲动。

“你还敢瞪我……啪……”杜明宇又扇了杜若兰一巴掌, 他一脸猖狂的指着杜若兰的鼻子说:“我才是公司的话事人,你只是个助理,别忘记你自己的身份。”

杜明宇眼神不屑:“真是一条狗都想爬上桌吃饭了。”

站在一旁的杜弘文低着头, 心里挺鄙视杜明宇的,动不动就打女人,算什么男人?

不过这杜若兰也不是个好东西,私生活混乱就行了, 暗地里手上也沾着血。

或许盛总说的对, 他应该找个机会溜了。

杜弘文正在心里琢磨着跑路呢, 就听杜明宇指着他说:“喂,给你个好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