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3章 古有李隆基送哥舒翰,今有尼古拉送(1 / 2)

加入书签

第163章 古有李隆基送哥舒翰,今有尼古拉送冯埃森

「砰!」地一声闷响,沙皇尼古拉二世把几份夹在厚重圣经里的文件丶一股脑儿狠狠丢在面前的地上。

刚刚被紧急召进夏宫觐见的波罗的海舰队总司令丶尼古拉.奥托维奇.冯.埃森海军上将,被沙皇的怒火吓了一跳,却又不敢吱声,只能默默捡起被沙皇丢掉的厚重精装书,翻出里面夹着的那几页电文。

然而,还没等他看清楚电文内容,尼古拉二世就直接开口下旨了:

「朕要求海军立刻出击!现在巴西列夫中将还有一支残馀舰队,被敌人堵在了希乌马海峡和萨雷马岛海域。敌人有几艘『拿骚级』战列舰在希乌马海峡北口丶同时也是芬兰湾的出口堵着他们!

朕要求海军派出主力舰队,去救援他们,而且抓住这个机会,以众凌寡痛击那几艘落单的『拿骚级』战列舰!」

奥托维奇.冯.埃森上将闻言大惊,他不知道陛下何时对海军的情况这麽了解了,还会说出这样具体微操的要求。

如果真能抓住战机丶正义地以多打少,吃掉敌人几条「拿骚级」,那当然是好事。

但敌人会这麽傻丶漏出一个连沙皇都看得到的破绽麽?不会是有诈吧?

冯.埃森上将作为波罗的海舰队总司令,他对前线情况的了解,当然比沙皇更清楚更彻底,

他也知道自己的忠实下属巴西列夫中将如今有多艰难,就跟几只被堵在风箱里的老鼠一样凄惨。

它们躲在希乌马岛丶萨雷马岛和爱沙尼亚大陆围起来的几条狭窄浅水航道内,航道的三个出口都被敌人堵了,根本不敢露头,一露头就得死。

就全凭着敌人的大船吃水太深丶开不进这几个小岛围起来的水域,他们才能稍稍苟延残喘些时日。

就像一个老鼠洞有三个出口,每个出口都有一只猫蹲点,只恨猫的体积太大,钻不进老鼠洞。

但不管巴西列夫中将面临的局势有多危险,人老精鬼老灵的冯.埃森上将,总觉得这一切很不对劲。

他有一种「巴西列夫中将能活到现在,完全是敌人想要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故意留他一口气逗着玩」的危险感。

于是,冯.埃森上将稍微组织了一下措辞,就想把自己的怀疑彻底说清楚丶劝谏陛下不要过问海军的事情丶千万不要微操。

然而,他才刚刚开口,尼古拉二世又是一顶大帽子扣了下来:「西北方面军司令尼古拉.鲁兹斯基上将揭发!说里加城内现在人心惶惶,有多少将士都说,是海军有内奸勾结德玛尼亚人!

你拒绝出战,莫非你就是德玛尼亚间谍,想要坐视里加失守丶坐视西北方面军后援断绝?现在海军再不出战,不证明间谍只是极少数的一撮人,一旦西北方面军彻底人心惶惶,觉得他们被人背后捅刀了,局面还如何收拾?

你,是不是跟德玛尼亚人勾结了?还是,跟那些暗中串联闹事的老鼠勾结了?」

冯.埃森上将顿时如堕冰窟,再也说不出话来。

这两顶大帽子,他一顶也受不起!

被认为是德玛尼亚间谍也好,被认为是反沙皇的内部反贼也好,都是一个死。

豆大的冷汗直接从冯.埃森上将的额头一串串滑落,他大脑极速运转,额头上都冒出白气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练了紫霞神功呢。

良久之后,他心念电转,想到一条退路:不如……硬着头皮出战一次,也算是为自己正名了,反正陛下只是要求出战,又没要求具体打到什麽程度?

自己找个机会,跟敌人速战速决碰一下子,如果敌人援军来了,自己就马上跑。到时候战果好歹也有一些了,己方也确有伤损,而且能证明上上下下都奋战死战了,也就能打消掉陛下对于「叛国者」或「反贼」的猜忌。

「既然陛下如此想,臣不敢抗命!自当死战到底,捍卫我等作为军人的荣誉感!」

冯.埃森上将一咬牙,做出了出击的决定,表示当天就可以紧急出港,因为这几天他早就让舰队做好启航准备了。巴西列夫中将出击的时候,他的主力舰队就开始升锅炉,以备不测。

尼古拉二世见对方答应,也稍稍松了口气:至少,自己的波罗的海舰队总司令不是反贼。就算有反贼,应该也是某个或某几个中层将领……

要是让他揪出来谁是反贼,非把对方剁碎了不可!

……

冯.埃森上将苦着脸离开夏宫,立刻就驱车又换船丶回到喀琅施塔得岛上的海军基地。

喀琅施塔得岛是圣彼得堡的海上门户,孤悬在主城区海岸线以西20公里的芬兰湾海面上。整个岛屿被改造成一个大港口,波罗的海舰队的母港就是这里。

这里的深水泊位数量众多,足够停泊下整个波罗的海舰队的全部主力舰。

冯.埃森上将一回到岛上,立刻就召集主要部将,转述了沙皇的旨意,说陛下为了巩固西北方面军固守里加和库尔兰半岛的决心丶打破德玛尼亚人封锁了里加湾海上补给路线的宣言,要求海军必须出战一场。

冯.埃森的命令一说出口,果然毫不意外地再次招来众多部将的反对,大家都觉得这个所谓的战机可能有诈。

「总司令!不能啊!这种所谓的战机,一看就很可能有诈!」

「敌人太卑鄙了,虽然我还看不出这里面到底有什麽问题,但我总感觉有问题!」

然而,这些乱糟糟的抗辩,最后都被冯.埃森丢下的一颗重磅炸弹终结了:「陛下已经怀疑我们波罗的海高层将领里有内奸了!认为是有人里应外合往西北方面军背后捅刀子!

那一小撮人,要麽是叛国者,要麽是反贼!叛国者就是在勾结德玛尼亚人,反贼就是在勾结那些分子!今天谁带头提议拒绝出战的,谁就有可能被宪兵带去审查!陛下已经派了一整个宪兵旅来核查情况了!」

诸将顿时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反对了。

大家只好分头下去安排,做出击前的动员和准备。

然而,他们谁也没料到,意外才刚刚开了个小头呢。

……

半小时后,喀琅施塔得港内,一场小范围的骚乱就爆发了。

数以百计的基层军官丶士官和士兵,冲到街上,大声声讨沙皇,声讨高级将领,认为他们草菅人命,让舰队在毫无把握的情况下出战送死。

这事儿,还真不能怪冯.埃森办事不力。

在地球历史上1915年10月的时候,喀琅施塔得港也爆发过一次水兵抗命丶拒绝驾驶主力舰出击的乱子,最后冯.埃森为了平息士兵的闹事,承诺退求其次只是派出了几艘高速巡洋舰出去应付一下。

但即便如此,那次事件最后也导致26名军官和100多名士兵被捕丶并判决终生流放鲜卑利亚服苦役。

如今这事儿,只是比历史同期提前了一个多月,但情形却极为相似,都是普通士兵觉得出战很危险,不想卖命,然后反抗沙皇。而且因为沙皇的出击令高压程度更严厉了,反抗也变得更炽烈。

一旦闹出大范围的流血,就不是终生流放几十个军官打得住的了。

而且,本位面的沙皇卫队弹压,来得特别快——尼古拉二世已经预感到水兵里有反贼了,刚才冯.埃森上岛的时候,有一个宪兵旅规模的沙皇卫队,是直接跟到岛上来的。

所以水兵们一闹事,立刻就被装备了重机枪的沙皇卫队包围了。最后还擦枪走火,用M1910重机枪扫死了好几百个水兵,硬生生把一切扼杀在萌芽状态。

然后还立刻抓人,并且把肃清反贼的战果上报尼古拉二世。

仅仅三个小时后,尼古拉二世就接到了负责侍卫的近臣汇报:

「陛下!波罗的海舰队里果然有一些军官被查明和反贼勾结,经过紧急甄别,枪毙了95名军官和士官丶466名士兵,另外还有200馀人在驱散抗令队伍时被扫射打死,累计处决了730多名涉嫌反贼的人员!

冯.埃森上将来请示,是否还要舰队继续出战?他认为,海军里的反贼可能已经肃清乾净了?」

尼古拉二世当时正在吃饭,闻言惊得银叉都掉在了地上。

短暂的懵逼后,尼古拉二世很快就转入暴怒状态:「什麽?居然真查出来那麽多反贼?果然!果然!西北方面军打听到的情报都是对的!这些忘恩负义的东西,果然读书越多越会胡思乱想!

陆军士兵都是没读过书的,对帝国多麽忠诚?那些海军技术兵,仗着读过几年书就每天瞎折腾!战争开打一年多了,那些战列舰上的官兵为帝国做过哪怕一丁点贡献丶杀过哪怕一个敌人麽?」

尼古拉二世的眼珠子都变得血红了,他又跟身边的宠臣丶神棍们磋商了一下,旁边人都捧着他,认为确实该试炼一下那些不坚定的家伙,看看海军里到底谁才是忠臣。

最终,尼古拉二世终于舒坦了些,咬牙切齿地下令:「计划不变!让冯.埃森上将全力出击!务必取得战果!

还有,调两个宪兵旅上舰!出击之前,让所有水兵交出轻武器,只有宪兵可以带枪,每艘战列舰派一个连队的配枪宪兵控制秩序,巡洋舰和驱逐舰就派一个排的宪兵。」

身边的近臣们闻言都是有些吃惊,担心这种做派会不会强化水兵们的不被信任感。但皇帝已经疑神疑鬼到这种程度了,也没人能劝。

于是,一种彻底依靠武力压制的作战风格,就这样离奇地形成了。

几个小时后,波罗的海舰队全部能动弹的主力舰,在枪口的威逼下启航了。

考虑到高级将领的体面,冯.埃森上将等将军们,还是被允许佩戴佩刀和手枪上舰,但校官以下的所有军官,都被勒令不得配枪。

虽然绝大多数水兵并不是反贼,但是被这麽一闹腾,还是离心离德,敢怒不敢言。

而且,虽然700多名军官和水兵丶平摊到那麽多军舰上,损失不算很大。可一部分岗位空缺出来后,临时让宪兵填上,还是会出现技战术磨合不利的问题。

这些隐患,真到了打仗的时候,都是骗不了自己的。

……

「唉,在这儿封堵了一整天,什麽都没等到。今天难道还要继续堵下去麽?」

「旁边的帕尔蒂吉斯港,北岸的汉科角锚地,也都用高爆弹炮击过了。再呆在这儿,敌人估计都要起疑了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