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全歼露沙巡洋舰队,顺便再来个反间(1 / 2)
第162章 全歼露沙巡洋舰队,顺便再来个反间计
「轰!」
一枚重达430公斤的305毫米穿甲弹,硬生生砸在「巴扬号」装甲巡洋舰的主装甲带上。
开战后仅仅20分钟,随着露沙舰队往西南方向夺路狂奔丶而德玛尼亚舰队一直追在身后持续校射丶炮击。炮弹落点也距离露沙装甲巡洋舰群越来越近,最终取得了首个直接命中战果。
「巴扬号」厚达203毫米的主装甲带,如果遇到的是一切轻巡洋舰的主炮,都是可以彻底免疫的。
但很不幸,它今天遇到的是德系战列舰的305主炮,一款本不该由它来承受的碾压级强敌。
203毫米主装甲带就跟纸糊的一样被撕开,炮弹硬生生扎进内层舱室,又撕开轮机舱的垂直装甲。
连穿两层厚钢板的穿甲弹仍然去势未衰,直接一头捅进负责军舰右轴动力的那台8250马力三胀往复式蒸汽机,然后才爆炸。
几十公斤的炸药,直接在发动机内部爆炸,这是一种何等极致暴力美学的体验。
「巴扬号」的烟囱虽然没被直接命中,但却猛然喷出一大团混合着火焰丶金属零件碎片的浓烈黑烟。
就犹如一个福威镖局的镖头结结实实中了余沧海一招『摧心掌』,心脏已然片片碎裂,偏偏外伤看起来却不明显,只是从嘴里猛然呕出一大口混合着心肺碎片的污血。
有些船还没沉,但它已经是一具漂荡的浮尸了。
巴西列夫中将在旁边的「留里克号」装甲巡洋舰上,看到战友的死状,也不由胆寒。
「巴扬级」是一级专门为波罗的海海况丶以及里加湾地形而设计的装甲巡洋舰。
其原型模仿了法兰克人的「格伊东级」装甲巡洋舰设计,但减轻了吨位和火力丶以使得其吃水深度从法兰克原版的7.8米减少到露版的6.7米。
换言之,这款军舰就是宁可牺牲一部分火力和航速,来换取堪堪能够从希乌马海峡出入里加湾的通过能力。
这样的战舰设计思路,在露沙历史上比比皆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舰队去不了远海,会被敌人封锁。
这种思路下设计出来的军舰往往很极端,哪怕离开波罗的海或黑海后性能烂成废铁也没关系,只求在家门口结合天时地利人和能打个胜仗。
「巴扬级」设计时想的就是「只要用水雷封锁住伊尔别海峡后,届时能进出里加湾的敌舰都打不过我,打得过我的敌舰都进不了里加湾」。
那它就能在里加湾里称王称霸,无敌了。
但很可惜,他们今天面对的,正是从伊尔别海峡进出里加湾的大家伙。
露沙人一切假设的大前提「只要用水雷封锁住伊尔别海峡」,压根儿就没有做到。
他们的水雷阵,被「歹毒」的鲁路修.冯.里特尔.亨特上校破解了。
……
「巴扬号」之死,终于让巴西列夫中将看清了现实,也彻底将他从逃避中打醒。
他已经意识到,光靠一味的逃跑,指望巡洋舰的航速高于战列舰,来摆脱敌人,是不可能的了。
刚才的20分钟里,自己全力掉头跑,敌人却越追越近丶炮也越打越准。
眼下唯一的机会,就是用还有鱼雷的轻型舰艇,掉头发起一波决死鱼雷冲锋,来阻挡敌人了。
「所有还有鱼雷剩馀的各舰,全部准备,对敌战列舰发起鱼雷冲锋!在鱼雷的最大攻击距离上射完全部鱼雷,随后立刻掉头脱离丶不要恋战!」
随着巴西列夫中将的命令,十几艘有鱼雷可用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纷纷义无反顾地掉头朝着敌人的战列舰冲去。
这些驱逐舰里,有很多昨晚已经把鱼雷射掉了,这个时代的驱逐舰,是无法在海上再装填鱼雷的,没这个技术。即使是回港装填鱼雷,也要好几个小时。
但里加湾沿岸有很多港口都还是露沙军控制,所以昨晚天黑后,巴西列夫让驱逐舰靠岸重装鱼雷,再利用航速追上来,这才能在天亮后投入再战。
看着眼前的悲壮景象,巴西列夫中将的内心一边暗暗祈祷丶一边又暗暗咒骂,心情很是复杂。
「该死的德玛尼亚佬!他们居然瞒报军舰航速!不是说好了『赫尔戈兰级』额定航速22节丶『凯撒级』额定航速21节的麽?刚才那些『赫尔戈兰级』起码跑出24节了!装甲巡洋舰跑都跑不掉!杀千刀的骗子!」
德玛尼亚人在对外宣称战列舰动力水平的时候,是经常故意低调的,只报一个正常额定航速。但实际上,他们的军舰锅炉都能「过载」。
只要牺牲一部分锅炉和管道的寿命,让蒸汽压力比额定设计的最大压力,再超载那麽15%~20%,以德玛尼亚冶金工艺和密封技术,其实也是扛得住的。这时候军舰就能再开快两节。
当然这种过载也都是有时限的,一般也就允许连续过载十几个小时。如果连续过载48小时,就可能发生锅炉自爆,跟找死没什麽区别。
正是这种「低调」,让巴西列夫中将一开始产生了「我能跑掉」的错觉,白白被单方面追杀了半个小时丶却没能给敌人造成任何伤害,直到现在才学会『兔子急了也咬人』。
……
「露沙人的雷击舰群狗急跳墙了。不要急,各舰转向以舷侧应敌,自由开火,优先攻击逼近中的目标,别管那些远处的装甲巡洋舰了,它们跑不掉的。」
「赫尔戈兰号」战列舰的司令塔里,舍尔中将在观察到露沙人掉头发起鱼雷冲锋后,立刻就冷静地要求各舰放弃追击,改为拦截。
他很清楚,敌人是跑不掉的,一切都是关门打狗,就算敌人往西逃到伊尔别海峡的入口,也不可能离开里加湾,那里还有2艘战列舰在蹲点呢。
既然如此,安全第一,没必要抢一时的快慢。
可怜那些露沙轻巡和驱逐舰,还以为自己的冲锋能给主力逃脱争取到时间。但实际上他们连这点微不足道的贡献都做不到。
「赫尔戈兰号」和「东弗里斯兰号」很快把船体侧了过来,单一舷侧的10门150毫米廊炮和12门88毫米双联装高平两用炮,对着来袭的敌舰喷吐出猛烈的火舌。
由于本位面的「赫尔戈兰级」采用了前后双背负式主炮塔布局,取消了舷侧主炮,所以舷侧的副炮位也得到了加强。每舷的150和88毫米炮数量,也比地球上的「赫尔戈兰级」分别多了3门和5门。
如雨的炮弹朝着露沙轻巡和驱逐猛烈泼洒过去,在12公里左右的距离上,德战的150炮就陆续开始取得命中。
而露沙人要想发射鱼雷,起码再顶着这样的火力往前逼近五六公里。
如果还指望所发射的鱼雷能有点命中率,那就得逼近七八公里。
而「赫尔戈兰级」并不是单独出动的,它们身边还有好几艘轻巡洋舰,同样能泼洒出密集的炮弹。
这已经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当露沙轻巡舰群逼近到距离「赫尔戈兰级」战列舰11公里时,随着一声轰然巨响,6700吨的「阿夫乐尔号」巡洋舰,被「赫尔戈兰号」的1枚305毫米主炮炮弹直接命中。
战列舰主炮直接命中轻巡,下场可以想像,「阿夫乐尔号」直接被穿甲弹从舰桥正面贯穿进去,一连砸穿了五六层舱壁,最后在舰体内部爆炸,当即就引爆了前部弹药库,把巡洋舰炸断成了两截,三分钟内就沉没了。
同型舰「黛安娜号」也在几分钟内被累计7枚150毫米副炮直接命中,炮炮穿甲,最终殉爆沉没。
另外还有5条驱逐舰,也被火网阻挡在距离德舰至少8公里以外的位置,逐一点爆,没有一条能突破这条死线。
「赫尔戈兰级」就像是在自己前方8公里外布了一道绝对防御的结界,敌人的这点小船,没摸到结界就死了。
最后残馀的少数敌舰,眼看这就是纯送死,还死得毫无价值,终于士气崩溃,各舰舰长自行下令四散奔逃。
最终,只有2艘轻巡洋舰丶4艘驱逐舰,脱离追击自行逃散。
……
巴西列夫中将靠着轻巡和驱逐的拖延,勉强和那2艘「赫尔戈兰级」战列舰拉开了距离,随后就一路往西逃窜。
他心中还知道还有最后一条逃生的活路,那就是伊尔别海峡当中丶某一条狭窄丶安全的航道,可以往西逃出去。
露沙舰队在开战之初,就开始在伊尔别海峡这一出入里加湾的主航道上布雷了。
但布雷也不可能布得绝对密集,为了便于紧急情况下自己人出入,波罗的海舰队在布雷时还特地留下了一条非常狭窄的安全通道,但必须是己方高级将领丶掌握详细的水雷布防图,才能安全通过。
在波罗的海舰队中,普通的主力战舰舰长们都没有资格知道这样的机密,至少要分舰队司令级别的将军,或是舰队参谋长,才可以掌握。也只有将军们可以动用这些航道——
当然了,露沙人也不仅仅是对里加湾特别对待丶在里加湾留这样的后门。
事实上,波得尼亚湾丶芬兰湾,也都有类似这样的例外后门航道,就是专供己方高级将领有权动用的。
今天,就到了这种时候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