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1章 我追杀的明明是轻巡,怎麽变成了战(1 / 2)

加入书签

第161章 我追杀的明明是轻巡,怎麽变成了战列舰?

1915年,9月4日,下午3时。

在后方梅梅尔港的海军临时指挥所内,鲁路修帮着希佩尔中将和舍尔中将丶把今晚的出击舰艇名单和部署细节捋顺的同时。

在里加湾南部某处海域,两国的巡洋舰队之间,已经拉开了惨烈的厮杀。

一切再精妙的计谋要想落实,一切再阴险的诱敌骗局要想实现,终究都需要真刀真枪的血战来配合——

就好比哪怕鲁路修有诸葛亮那样的智谋,也得再配个赵云那般武艺超群丶又胆大心细的先锋,来帮他诈败诱敌。

如果负责诱敌的先锋武艺不精,胆色不够,或许计策还没执行到位,诱饵就先被敌人吃掉丶然后全身而退了。

而此时此刻,扮演「诈败诱敌」角色的德将,正是这支轻巡分队的指挥官丶弗里德里希.伯迪克海军少将。

这位弗里德里希.伯迪克,一直是希佩尔海军中将的得力臂助,原先负责帮希佩尔舰队指挥轻巡及以下的侦查分舰队,为主力提供护航。

在地球历史上,此公后来也在1917年主持了「月光登陆行动」,帮助两栖登陆部队夺取了希乌马岛和萨雷马岛。

如今也算是机缘巧合丶在鲁路修的蝴蝶效应下,这些登陆夺岛行动被提前了两年,而负责护航和后续骚扰的海军将领,依然是弗里德里希.伯迪克。

看着望远镜里越来越近的敌军装甲巡洋舰群,伯迪克少将当然知道自己肯定不是对手。

自己的任务只是拖延时间,拖到明天天亮之前丶己方的战列舰通过已经悄悄扫除了水雷的伊尔别海峡航道丶秘密进入里加湾。

等明天天亮后,敌人发现情况不对劲时,一切就已经晚了。

所以,现在绝对不能恋战,一切以拖时间捉迷藏为第一要义。

「敌人已经分兵两股来追杀我们了。其中一股算好了提前量,看准了我舰队目前要往西行驶,所以提前去西边堵住我们。另一股则是垂直于我军现在的航线丶由北向南直插我们拦腰而来。」

伯迪克少将看着海图,结合刚才望远镜里亲眼看到的敌情,以及此前的空中侦查情报,很快就描绘出了敌人的意图。

敌人是从北而来的,刚才下午的最初两个小时,伯迪克少将都选择往南逃,以尽量拖时间拉开距离。

但里加湾总共就不到200公里纵深,往南退不了多远就到头了,再往南就进入南岸的敌陆军岸炮射程了。

所以最终,还是要往东逃或者往西逃。

伯迪克此前选择了假装往西逃,也被敌人的航拍发现了,所以敌人兵分两路,一路已经直接走斜线往西插到他前头了。(如下图)

现在,伯迪克必须做个决策,是继续埋头向西硬冲,还是回头。

「司令!我们还是掉头吧!既然知道西边有另外一股敌人提前迎头拦截了!」他手下的副官和参谋们,纷纷劝谏道。

但伯迪克却是脸色铁青而坚毅,没有贸然做出决定。

「不急!假装不知道前面有人迎头拦截,再溜着我们北边的那股敌舰队耍耍,把他们吸引到离我们更近丶也与他们的友军更抱团,我们才好突然掉头!

否则,如今在我们北边的那支敌人,也只要稍稍往东转向,依然可以走斜线斜插过去丶拦在我们左前方,这样要不了一两次,他们就会追上了。」

伯迪克的指令不容质疑,属下们也就没有再多话,一丝不苟地执行了。

德玛尼亚军人无条件服从命令的传统,在这种危险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半个小时后,双方越逼越近,西边的海平线上,也终于露出了巴西列夫中将的「钳形包抄」的另一支「铁钳」。

2艘「留里克级」装甲巡洋舰和若干轻型战舰,正堵在伯迪克少将的正前方。

伯迪克立刻一声令下:「右满舵!所有战舰往右舷180度原地掉头!掉头后航向95,随后转85!」

这个命令只是给伯迪克本人的座舰「雷根斯堡号」轻巡洋舰的,其他各舰还要看「雷根斯堡号」的信号,依次跟着执行。

「雷根斯堡号」司令室里有几个军官听到命令后,虽然也传达和执行了,但仍有疑惑,忍不住问伯迪克少将:

「将军!敌人在我们正前方和右舷,我们为什麽不往左舷180度掉头?往右舷掉头的话,掉头的过程中不是反而会离敌舰越来越近麽?」

伯迪克:「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等各舰最接近敌舰时,按最慢速大航程模式,发射各巡洋舰左舷的鱼雷,鱼雷艇部队不必轻举妄动,保存好鱼雷以备后续伺机使用!」

众军官这才恍然,很多人略一咂摸,也承认这个招数虽然行险,但确实可以出其不意。

不求鱼雷真能建功,但绝对能让敌人吓出一身冷汗,追击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

「敌人掉头了?这是终于发现我们埋伏在西边的拦截部队了麽?可惜已经晚了!他们不可能跑掉了!航向115,给我封堵住敌人试图往北突围的路线!」

「留里克号」装甲巡洋舰里,露沙一方的司令官巴西列夫中将,在看到伯迪克少将掉头的时候,就意识到对方发现伏兵了。

但巴西列夫完全不担心,到了这时候才发现伏兵,已经晚了!

他的舰队也立刻转向,原本拦头的西侧分舰队,现在变成了追尾。而原本拦腰的北侧分舰队,现在却转入和敌人并行丶封堵敌人往北突围的道路。

一切都像巴西列夫中将意淫的那般有序丶美好。但这种美好也仅仅只持续了15分钟。

15分钟后,为「留里克号」探路的一艘露沙驱逐舰上,就传来了惊骇的呼叫声:「鱼雷!右舷发现敌鱼雷!」

「鱼雷?该死的!敌人怎麽可能从那麽远的距离用鱼雷攻击我们!」

为了规避鱼雷,巴西列夫中将的拦截舰队阵型很快就乱了。各舰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丶自行选择机动方式。

大部分军舰都选择了往北转,想用屁股对敌,确保尽量远离鱼雷,也确保自己舰艇的被弹投影尺寸尽量窄一些。

这一番手忙脚乱的紧急规避,前前后后足足浪费了巴西列夫中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最后,好歹才发现这一切都是虚惊一场,堪堪把所有鱼雷都避了过去。

「敌人的鱼雷怎麽会航速这麽慢丶射程却这麽远的?他们肯定是为了节约鱼雷的燃料,设置了专门的低速模式!」

在重新整好队形后,巴西列夫中将才恼羞成怒地想明白了这个问题。

德玛尼亚军舰的低速模式大航程抽奖鱼雷,在北海战场已经不奇怪了,布列颠尼亚海军已经见识过好几次了,非常恶心人。

这种鱼雷虽然开得慢,只有20几节,比军舰的航速也没快几节,很难在视野良好的环境下命中敌舰。

但拿来骚扰和逼敌人走位丶让敌人自乱阵脚方面,却是出奇的好用。

本来麽,这个时代的鱼雷兵器已经明显处在相对鸡肋的地位上了。随着舰炮精度和有效射程的提升,大部分战斗都还没打到鱼雷能发射的距离内,战斗就结束了。

德玛尼亚人这种不择手段堆射程的战术,着实让半个屁股坐上冷板凳的鱼雷,又用一种奇怪的方式榨乾了馀热。

巴西列夫中将此前也从盟友提供的情报中,知道了这种鱼雷的存在,但毕竟没有在海战中实际看到敌人这麽用过。

今天第一次见,还是难免手忙脚乱了。

理论和实际终究是不一样的。

被这麽一番折腾,再想重新追上伯迪克少将就相对难了。巴西列夫中将重新评估后,一咬牙又做出一个决定:

「让所有『诺维克级』驱逐舰离队,全速突前,准备从敌巡洋舰队正前方实施拦截!所有巡洋舰,仍然保持原航向丶航速不变!」

他知道巡洋舰没有航速优势,只能靠稍微切一点斜线丶内线,逐次逼近距离。指望直接迎头拦截敌人,还是得高速的驱逐舰才做得到。

但这道命令当然也有风险,驱逐舰快是快,可它们的战斗力是否拦得住敌人的巡洋舰,那就两说了。

那几艘露沙驱逐舰倒也不含糊,得到分舰队司令的命令后,立刻就提到全速,开始超车拦截。

……

「敌人被我们耽搁了一下,知道再想追上需要很多时间,所以让驱逐舰单独加速丶想要迎头拦截麽?迎上去!在敌鱼雷最大射程外丶保持30度相对航向迎敌!各舰确保全火炮都有射击角度!」

伯迪克少将看到敌人的动作后,也判断出巴西列夫中将的意图了。

这一仗终究是躲不过的,敌人被逼得派出驱逐舰群越众单出,自己只能狭路相逢勇者胜,先奋力击破敌驱逐舰了。哪怕被敌人的装甲巡洋舰重新拉近距离,也是没办法的。

刚才双方接战时,已经快下午3点了,自己用鱼雷拖了一次,如今都快4点了。他赌天黑之前丶只要自己击破了敌驱逐舰队,那麽哪怕被追近了,夜战中也还有机会另想办法逃脱。

伯迪克少将的几艘「不莱梅级」轻巡,首先就调整了航向,全速行驶在舰队最前方,和露沙驱逐舰彼此逼近到6公里之后,德玛尼亚轻巡就全力开火了。

「不莱梅级」轻巡最早建于1903年,说是轻巡,其实只有航速达到了轻巡的标准,而火力口径是有点不达标的——其主炮口径只有105毫米,跟后世的驱逐舰主炮差不多,后世有些驱逐舰都能用127口径的火炮呢,比它还大一吋。

但「不莱梅级」好就好在主炮的管子数量还不少,一共10门,其中前后双联装主炮塔各1座,舷侧还左右各3门单装的,装在炮廊甲板内。所以单一舷侧可以有7门炮同时开火(前后4加舷侧3)

这样的火力密度,用来猎杀露沙人的驱逐舰,还是非常不错的。反正以驱逐舰的装甲,挨了105也会大残,也没必要非得上150。

如雨的105炮弹很快一群群地泼向露沙驱逐舰,露沙人很快就意识到德玛尼亚军这种装备「大群中小口径火炮」轻巡的专业对口克制。

还没进入鱼雷发射射程,一连好几艘露军驱逐舰就被炸得重创扭曲,七零八落,有2艘严重进水,航行困难,还有2艘被炸得核心舱室遭穿透,动力系统受损,航速也陡然下降。

期间,露沙驱逐舰也用其火炮对德玛尼亚轻巡发起了反击,但「不莱梅级」最厚处80毫米左右的装甲带,可以大大减少驱逐小炮的伤害,只有次要位置被命中才会遭到穿透——

也别嫌德玛尼亚人的早期造舰思路奇葩,居然会给轻巡上装甲,当时德玛尼亚海军就是这麽胡乱摸索的。

明明有吨位,却不给轻巡上150炮,仍然用105,省出来的吨位给钢板防驱逐炮,最后造出来一些四不像。

但还别说,这种四不像在专门克制敌人驱逐舰丶跟驱逐舰打炮战时,效果确实好。唯一的遗憾则是这种强化装甲的打法,也只在跟驱逐舰炮战的时候有用,要是遇到鱼雷攻击,这些装甲就完全白装了。

应用场景实在有限。

德玛尼亚舰队在炮战阶段,赢得了巨大优势,最终扎扎实实干掉了4条露沙驱逐,但随着露沙驱逐硬顶着巨大的损失丶最后靠自己的数量优势冲进鱼雷攻击射程后,形势也立刻逆转了!

「转向!准备发射鱼雷!」剩馀的露沙驱逐舰群眼看终于到了扬眉吐气的时候,纷纷开始调整航向,以舷侧对敌,然后「噗噗噗」地往大海里抛射鱼雷。

伯迪克少将在「雷根斯堡号」舰桥上看到远处敌驱逐舰群的动作,也一下子判断出肯定是发射鱼雷了。

他一咬牙,立刻下令:「所有战舰,呈一列纵队,航向335,跟随前进!各舰左右舷火力自由开火!」

各舰舰长通过灯光闪烁信号得到命令后,无不大惊,但德玛尼亚军队严肃的军纪和高效的贯彻效率,让他们立刻执行了这个命令。

航向335,这几乎是垂直于敌驱逐舰群刚才密集发射鱼雷的方向硬冲了!这是准备让敌人鱼雷全部从船头的方向射过来,看看能不能硬躲。

如果躲掉了,前面的军舰能够为后面的军舰提供提醒信息,如果没躲掉……那几乎就是用排头的那艘军舰去趟全部的雷了!太危险了!

但是此时此刻,为了舰队能逃出去,这又是最好的选择。

伯迪克少将不是乱下的命令,而是在观察过了敌舰的鱼雷发射动作后才决定的。

一般鱼雷发射有好几种操作,一种是大批驱逐舰/鱼雷艇几乎同时进入发射鱼雷射程丶然后呈扇面朝着同一目标集火。

面对这种从多个点丶向一个点交叉开火的打法,迎头对冲是绝对没前途的,只能掉头拉开,争取离得越远越能躲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