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请君入瓮(1 / 2)
第160章 请君入瓮
波罗的海舰队总司令尼古拉.奥托维奇.冯.埃森海军上将的命令,很快就传到了赫尔辛基港,
下达到了波罗的海巡洋舰分舰队指挥官米哈伊尔.科罗诺维托维奇.巴希列夫海军中将的案头。
巴西列夫中将看着总司令的命令,一时间也是神色凝重,叼着雪茄迟迟下不了决心。最终,他在正式决定出战之前,还是忍不住鼓起勇气打了一个电话:
「请帮我接总司令,我是巡洋舰分舰队的巴西列夫。」
不一会儿,电话另一头就传来了身在彼得堡的冯.埃森上将的声音:
「里加港危在旦夕,第12集团军的补给运不进去,会对整个西北方面军的全局战况造成重大不利!我们必须重新打通里加湾补给航道!
你还有什麽顾虑麽?情报已经显示,偷偷趁夜进入里加湾的,只是5~8艘德玛尼亚人的轻巡洋舰,你的舰队关门打狗,足以歼灭他们了。」
巴西列夫中将深吸了一口气,整理好措辞,这才提醒道:「总司令阁下,我当然不担心我的舰队打不过德玛尼亚人那些巡洋舰……但是,您刚才也提了,我们可以关门打狗堵德玛尼亚人的巡洋舰,那德玛尼亚人的战列舰就不能反过来堵我们麽?
希乌马海峡很狭窄,只有8公里宽,如果我的舰队从希乌马海峡北口进入里加湾,敌人的战列舰随后就到海峡北口堵我呢?」
冯.埃森上将:「那你就留在里加湾内部蹲守!你跟德玛尼亚人的情况不同,你不但可以堵口,你的船吃水还浅,可以直接驶入海峡丶进入海湾!
而德玛尼亚人打得过你的船,吃水都比你深,他们就算堵了,也只是留在海峡北口一直耗着,没法通过海峡去追击你!那你就一直跟他们耗下去就是了!你的巡洋舰队,能拖住敌人的战列舰队,这又不亏!」
巴西列夫中将听总司令都这麽说了,也能够承受「巡洋舰队被长期占用」这一结果,他还有什麽好怯战的?
再抗辩,那就是违抗军令了。
于是在仓促的准备后,巡洋舰分舰队就出击了。
在出击前,巴西列夫中将还做了一个简单但绝对必要的动员。
他向官兵们反覆强调此战必胜丶此战是通过希乌马海峡进入敌人主力舰进不去的里加湾,专挑敌人的软柿子捏。
波罗的海舰队的士气已经很低落了,但这番鼓劲效果非常好,巡洋舰队的官兵们终于鼓起勇气,上下一心发动了进攻。
2艘「留里克级」装甲巡洋舰丶3艘「巴扬级」装甲巡洋舰丶5艘「女神级」防护巡洋舰丶16艘「诺维克级」驱逐舰组成的庞大快速舰队,以绝对兵力优势,朝着里加湾浩浩荡荡杀去。
论兵力规模,这支舰队的规模至少是已经出现在里加湾内部的德玛尼亚舰队的2~3倍。哪怕德玛尼亚同级舰的战斗力和技术指标要略优于露沙战舰,在2~3倍的数量优势下,也足够碾压死对方了。
……
里加湾北部的希乌马海峡的北侧出口,距离塔林只有70海里,距离赫尔辛基也只有90海里。连距离圣彼得堡,也只有区区240海里。
所以这个地方已经是非常咽喉的要地了,不但南面控扼着里加湾,北边也控扼着芬兰湾的南岸。
露沙人的巡洋舰分舰队从赫尔辛基出击后,按照己方的布雷图,小心翼翼穿越预设的芬兰湾入口雷区,仅仅6个小时后,就抵达了希乌马海峡的北口。
舰队全程只是按16节的时速在航行,为的就是避免高速通过雷区有危险。
抵达海峡北口后,他们又继续以16节的航速,往南航行了两个半小时,通过了40海里的航程,离开了狭窄的海峡航道,进入了相对宽阔的里加湾。
「按照之前最新的消息,敌舰在昨天下午,也就是20个小时前击沉了我们6万吨的运输船队。随后又在昨天入夜后炮击了里加港,并且在两个小时内撤离……现在究竟会在哪里呢?」
进入里加湾的宽阔海域后,巴西列夫中将还在担心索敌的问题。
他看了看手上的表,如今是上午10点,敌舰队袭击露沙运输船队是昨天下午3~4点的事儿。
光靠舰队拉网搜索,对于东西宽120多公里丶南北长180多公里的里加湾而言,效率还是有点低,于是巴西列夫中将就要求电台发报,请求岸基侦察机提供空中侦查。
电报发出后,仅仅20分钟,就有岸基航空队回电,表示已经起飞了侦察机。
1915年的飞机,飞行速度比一年前又有了不少提高,战争总是能让航空工业和航空技术迅猛发展。
去年很多飞机时速也就才150公里左右,今年下半年各国的飞机时速普遍都突破200公里了。
德玛尼亚人和布列颠尼亚人的引擎技术更先进一些,他们的飞机能飞到260~280公里时速了,而露沙人普遍还在210~220公里徘徊。
有时速220的侦察机提供空中搜索,短短1小时后,德玛尼亚舰队的位置就暴露了——虽然前去侦查的侦察机,也没讨到什麽好处。德玛尼亚人位于里加以南的岸基飞机,在截获露沙侦察机出动的电报后,也派出了战斗机来里加湾上空拦截,还遭遇了其中几波侦察机。
最终露沙人被击落了6架侦察机丶12名飞行员(这些侦察机都是双座侦察机,后座配了发报员和电台,哪怕没法活着回去,但只要电报发出去了,情报就成功送出去了),但换来了侦查到德玛尼亚巡洋舰队位置这一重要情报。
电报最终周转丶翻译送到巴西列夫中将手上的时候,已经是当天中午了。
「敌舰队在西南偏南方向60海里?就算他们停在那儿等我们,我们全速追上去,也要2个半小时以上才能赶到,何况敌人还有可能试图逃跑……但是他们会往哪里跑呢?不可能直接朝着与我们相反的方向跑,那样的话他们再开最多30~40海里就撞到海岸了。那麽,他们会选择横向逃离?跟我们兜圈子?这倒是有可能的……」
巴西列夫中将在海图上用圆规比划了一会儿,还跟身边的参谋商讨了一番,最终摸索出几种敌人有可能的周旋方式。他也就决定见招拆招,拉网包抄。
虽然这种拉网包抄,有可能导致己方兵力分散,但至少可以确保敌人无法逃脱。
而即使兵力分散了一些,考虑到自己将近3倍的总兵力优势,就算分散了敌人也没实力各个击破己方,到时候只要一支分队咬住了对方,其馀军舰全速赶来,两三个小时之内可以确保结束战斗!
……
德玛尼亚人的航空技术和飞行员实力,向来是绝对碾压露沙人的。
所以当露沙侦察机发现了德玛尼亚巡洋舰队位置的同时,德玛尼亚侦察机当然也发现了露沙巡洋舰队的位置。
情报送回梅梅尔港(今立陶宛克莱佩达,一战时还属于德玛尼亚本土)的时候,希佩尔中将和舍尔中将,都神色既兴奋又凝重地围在海图边,盘算着是否要立刻出击。
「敌人的巡洋舰队已经上钩了!我们派出高速战巡抄他们的后路,将他们全部截杀吧?」
希佩尔中将有些急切贪功,下意识就抛出了如此建议。
话说出口之后,他才意识到略微有些不妥,自己似乎有点贪了,并不利于全局战果的最大化。
果然,在希佩尔刚说完后,舍尔就不悦地反驳:「怎麽和说好的不一样?这种截杀的任务,交给我的战列舰就行了,又不是追逐战,只是堵口战,航速不重要!火力和防护够强,就可以把敌人一个个统统干掉!」
希佩尔没有立刻再争,而是看了一眼旁边的鲁路修,见鲁路修对他暗暗点头使眼色,希佩尔也就认了,随后顺水推舟道:
「那根据目前的情况,我让我的战巡去海峡北口堵口吧。如果你有漏网之鱼,没追到的,被他们逃进了希乌马海峡的南口,我也会在北口堵着,确保赶尽杀绝丶鸡犬不留!」
然而,即使希佩尔摆出一个「先掀屋顶被否决丶再退一步要求由他开窗户」的架势,舍尔却还不满足。
舍尔觉得,他手头有8艘战列舰,虽然都是无畏舰里最老的那两型,但追杀这些船足够用了,进入里加湾追杀的任务,和堵住希乌马海峡北口的任务,他自己都有实力包办。
于是他又说:「不如让四艘『赫尔戈兰级』战列舰和四艘『拿骚级』战列舰分开执行任务吧。敌人的兵力不多,我两头都有实力包办。希佩尔中将,你的舰队可以作为机动策应编队,到时候万一敌人增援了,你再随机应变好了。」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敌人没有更多增援,今天这一战你就连汤都别喝了。战列舰队结硬寨打呆仗,就已经足够实力把敌人彻底围了。
希佩尔闻言,很想当场发作,虽然具体的任务安排,确实是到临战才能最终敲定,要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变化。但舍尔临场提出这样的要求,显然吃相是有些难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