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章 法泰合作(1 / 2)

加入书签

第170章 法泰合作

这些华人富豪是当前泰国最为顶级的商人,在这个特殊时期,必须要团结起来大家的力量,才能重启曼谷的稻米交易中心。

科曼则在耐心的等待,虽然行程上面尤其是来到法属印支之后非常紧凑,但每次只专心做一件事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没想到泰国是华商占据国家经济的主导地位,这还是一个独立国家,太奇怪了。」艾克达只是在曼谷略微转了一圈,就得出了这个认识,「和西贡一样,但是西贡是殖民地,这是一个独立国家竟然出现这种情况。」

「不一样,这是印度文化国家,我们和德国人都是白人,我们两国的文化一样麽?」

科曼轻笑一声不以为然的道,法国是拉丁文化,德国是日耳曼,法国是天主教国家,德国是新教国家,「越南政治中心是儒家,泰国全国都是印度文化。」

曼谷的城市全名有一大串,最重要的含义是最后一句话,由因陀罗给予丶毗湿奴建造的城市。

因陀罗是印度教的众神之王,毗湿奴是和梵天丶湿婆并列的三大主神,首都都是这个含义,标准的印度文化国家。

「正因为如此,我才感到奇怪,这个国家信仰是印度的,但掌握经济中枢的群体又是另外一个国家的民族,他们国家自己的主要民族呢?什麽都没有?」艾克达满脸的不能理解道,「哪怕是我们殖民的法属印支,也做不到这麽彻底。」

艾克达都怀疑,是不是法国在过去一百年还是太仁慈了,真应该多学习一下各国的不同文化,说不定殖民起来更容易一点。

「这个国家很复杂,一时半会我也解释不清楚,但目前的定义是一个华人群体为中上层的印度文化国家,很准确。也不奇怪,印度还种姓制度呢。」科曼撒然一笑道,「不耽误我们的战略就行了,现在也不是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时候。」

除了越南相对而言是儒家占据优势之外,几乎整个东南亚都是印度文化影响的地方,就算是现在以天主教为主的菲律宾,穆斯林为主的印尼和马来,境内也有众多印度教和佛教的庙宇,能清晰的看出来在之前,这几个国家也是印度文化占优。

有这种历史遗产也就难怪,印度人总是会忍不住升起一股要在东南亚扩大影响力的梦想,还有具体的政策叫东进政策。

就像是艾克达说的,泰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印度文化的国家却被华人占据经济中枢的地位,这自然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是目前的曼谷王朝,是在缅甸入侵之后建立,曼谷王朝之所以成功复国,是因为爆发了清缅战争,清军虽然受困缅甸的水土不服,但还是把吞并泰国还没有来得及消化的缅甸打回原形。

因此曼谷王朝刚开始就很尊重北方邻居的武力,同时泰人也自认为来自北方,王朝建立者还假冒郑信的后代。既然连国王都冒充华人,自然不能明目张胆的排华了。

虽然不能明着来,但曼谷王朝也有一套同化手段,到了泰国的华人又会换成泰国姓氏。可曼谷王朝显然遭到了计划没有变化快的问题。

在早期曼谷王朝的同化政策很成功,来到泰国的华人少,泰国不会感觉同化有多难。

可到了晚清,东方大国的人口已经膨胀到了农业社会前所未见的规模,鸦片战争时期泰国华人只有二十万,到了清朝灭亡的时候,泰国华人的数量到了一百三十万。

华人移民多的泰国已经同化不过来,几十年的时间华人还不足以忘记自己从哪来,于是就出现一个问题,泰人自我认知是来自于北方,华人也来自于北方,在民族根源上泰国就和东方大国扯上了关系。

不同的地方就是傣族是东方大国的少数民族,而在泰国华人是少数。

华人这个少数在泰国还是太多,乃至于华人在泰国也分成了两部分,换了泰国姓氏的华裔,保留自己姓氏的是华侨,两个群体虽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但因为来的时间不长,都记得自己华人的身份。

科曼这一次面对的就是一群保留,至少是本来姓氏和泰国姓氏同时存在华人群体,但这绝对不是全部,还有一大批已经放弃华人姓氏,但知道自己是华人后代的富豪,还没有被计算在内。

此时的华人在泰国就已经很强了,廖公圃口中的泰国现任总理比里·帕侬荣,就属于放弃了本来姓氏华人后代。之前的军政府銮披汶·颂堪也是。

泰国军队相对来说已经对泰国最泰的群体,但只要泰国存在选举,华人就可以在选举程序上不断扩大影响力。

犹太人已经做出榜样,在战后初期犹太人也只是在商业领域影响大,慢慢的就进入到了政界,进入到了政界之后,五角大楼的将军们虽然还看不到犹太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