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1章 你那是馋他身子(1 / 2)

加入书签

第181章 你那是馋他身子

花听一首歌的门票钱听了两首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场观众大赚特赚。

他们还寻思呢怎麽两个版本听感大相径庭,原来压根就是两首歌……

除了旋律和一些空耳谐音,这两首歌基本没其他相似点,歌曲主题都不一样,放在同曲不同词作品里都是少见的类型。

同曲不同词的音乐类型其实不算新鲜,早年国语粤语互译改编的歌并不少,引进外语歌重新填词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但余惟这两首歌,神就神在都是由他一手操办,这不仅要求他对曲子有极深的理解,也需要有两套截然不同的主题。

两个主题,两种意象,两种歌词结构……

写第一首歌时其实跟常规原创没什麽区别,这也是余惟此前最为擅长的事。

但由第一首衍生第二首,就是一个带着镣铐跳舞的过程了。

如果由别人操刀,二创其实比原创要简单,毕竟有一部分东西是现成的,只需要在剩馀部分发挥自己的创意。

但如果让同一个人来写,一首曲子两套截然不同的歌词,创作过程可想而知的坐牢。

题目做对还不算,还要求第二种解法?

艺术创作可不像做题,人的灵感毕竟是有限的,更何况有了第一首,第二首的创作过程就很容易路径依赖,导致两首歌相似甚至趋同。

就像游戏二周目换了玩法,但依然会下意识地沿用一周目的套路……

很多同曲不同词的作品就是这样,观点不同但主题类似,围绕一件事的两种角度,形成了两首歌。

但余惟不一样。

《后来》和《未来へ》这两首歌给人的感觉是,他把二周目玩成了另一个游戏,除了相同的素材,游戏类型已经大变样了。

在创作层面,毫无疑问是完全推翻重构的后者更为困难。

这不仅需要有充足的灵感,更要完全摒弃过去,只有切割的彻底,才能诞生两首截然不同的作品。

哪怕像孟寒这种自诩创作能力不弱于人的,也不得不承认,他做不到这种程度。

差异化做到这份上,其实已经跟两个人无异了,人哪能那麽轻易就跟过去的自己切割?

当太阳升起时就把昨天忘掉,谈何容易啊……

这种事余惟当然也做不到,毕竟《后来》和《未来へ》本来就是两个人写的,差异能不大嘛。

以后还是尽量少拿这种差异太明显的作品,要不然懂行的怕不是得以为他人格分裂。

殊不知孟寒已经这麽想有段时间了……

在他眼里,今天这两首歌其实是余惟跟自己和解的开始,彻底认清自己后,以后的余惟,只会更加恐怖。

孟寒也顾不上感慨,第二个上场的就是他,余惟这场子太难接了,他感觉自己接不太住。

好不容易等到余惟开场,本来想着明牌好打一点,谁知道人家一次甩两张牌出来啊。

两张牌怎麽打?

孟寒上台的时候顿时心有所悟,好像余惟这次依然在看人下菜啊,他是看着素人选手下菜。

谁说开场就不能参考了,同时拿两首歌出来,前面永远有人当参考……

这小子真是阴的没边了,前面没节目就自己塞一个节目,一点亏不吃。

当舞台的氛围归于沉寂时,观众席后排的祁缘微微躬起身,从座位上滑了出来。

想看的已经看到了,剩下的节目就没必要再看,他对其他人的表演不感兴趣。

他没有回头看向流光溢彩的舞台,也没有理会身旁其他观众投来的短暂而疑惑的一瞥,而是默默走向了出口。

有这时间还不如回去写新书,他被祁洛桉的讥讽戳到痛处了,不签约他誓不为人……

刚才祁缘坐在后面看的清清楚楚,余惟唱歌时小老妹眼睛都看直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你那叫喜欢吗,你那是馋他身子,你下贱!

真得阻止她一下了,请不要妨碍我们余惟搞事业,行嘛?

就在他的手触碰到冰凉的门把手时,舞台上恰好爆发出又一波热烈的掌声和主持人的高声呐喊。

孟寒登台的声浪成了他离场的最佳掩护,也像是为他送行的背景音,祁缘没有丝毫迟疑,推门离场。

余惟刚回到嘉宾席就看到安全门开合了一下,怎麽个事,自己唱的太难听把人唱跑了?

那还是不至于的,他是完美掌握,不会发挥失常,可能是有什麽急事吧。

就在余惟愣神的功夫,孟寒的表演已然开始,他这期是幼师,也不至于给小朋友唱摇滚,于是特地找了首民谣,曲风很舒缓。

据说他本来打算唱儿歌,不过幼儿园小朋友听哭了不少,然后他才换成了这首。

怎麽说呢,孟老师这声音唱儿歌确实挺恐怖,也不知道那些孩子会留下多深的阴影……

「我还以为他要唱新歌呢。」

旁边的苏歆楠无奈地笑笑,「没唱新歌也好,要不然碰到你的两首歌要被打傻。」

孟老师有新歌了?

如果他没记错,孟寒上次出新歌还是在第三期节目上,对于他这样的创作型歌手,也该拿一首新歌来维持状态了。

听楠姐这意思,新歌已经写好了,不过还没往出来拿,余惟对此还挺期待的。

孟寒年轻时也是三天两首歌的猛人,能以创作出名的歌手,怎麽可能是省油的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