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省身斋,重新集合!(1 / 2)
第238章 省身斋,重新集合!
这个春节,苏录大门没出,二门没迈,连县太爷那里都没去拜年。
县试在即,一是要在家用功温书,二也是要避嫌。这时候到考官家里晃悠,可是一根筋两头堵的缺心眼行为。
苏有才也一样闭门谢客,在家认真备考。越临近考期,他心理压力就越大,每晚焦虑地睡不着。
介个就叫心魔呀,只有他自己能破,别人说一千道一万都没用。
所以苏录也没什麽太好的办法,只能用高强度的特训,让老爹顾不上胡思乱想。
所谓父子备考,其实是苏录和苏满轮番对苏有才进行特训。
毕竟苏录还是要考试的。而且他现在全县闻名,多少双眼睛盯着呢,出不得半点纰漏,肯定也不能大意,还是要认真温书,精益求精的。
而苏满是上一次的县试第三,这回县试就不用考了,可以直接参加四月份的州试。
所以他温书的时候,春哥儿就顶上,继续指导二叔作文。
其实该教的苏录都教的差不多了,这会儿主要是在进行截搭题训练。
童试一般都是考小题,就是所谓『截搭题』,把不同的句子截取割裂,重新拼接成一道全新的题目。
之所以不用现成的句子,是因为四书五经考了太多年,整段整章的题,前代人几乎都作过了。考生念过的话,遇到同题便可抄用,即所谓剿袭。
考官很难记得那麽多程文,万一不留神录取了剿袭的士子,是要被质疑学问不扎实的,弄不好还要吃挂落。于是就出这种缺头缺尾丶东拉西扯的题,可以杜绝考生抄袭范文丶宿构成文。
这种类似文字游戏的题目,非但考验考生对经书的熟悉程度,还需要其头脑灵活,心思机巧,才能灵光一闪,找到破题的思路。
苏录在辅导过程中发现,老爹之所以总是折戟沉沙,真正的原因其实是一遇到截搭题就蒙圈。
如今有才年纪上来了,脑筋愈发不灵光了,就愈加对截搭题畏之如虎。
办法只一句——菜就多练!把所有题型和应对思路都了然于胸,考试的时候自然就不会慌了。不慌了就不会有心魔了。
所以说,归根结底还是菜。要是让他考『三百千』,保准没有心魔……
~~
正月十六,上元节一过,县衙门八字墙上便贴出了县试告示:
『钦命合江知县文林郎卢,为晓谕阖邑童生事:
今值正德元年,新朝初肇,本县遵例开设县试,以选贤能。诸生当奋发潜修,勿负圣主求才之意。现将考试条规开列于后,尔等务须敬遵,毋得怠忽——』
『一曰考试程期,县试连考四场,每日卯时进场,辰时开考,天黑出场:
首场正场,二月初二日。试《四书》文二篇,默《孝经》一段;
次场初覆:二月初五日,试五经义一篇丶默《律例》数段;
三场再覆:二月初八日,试策论一道,赋一篇,兼验楷法;
四场连覆:二月初十日,为面试。』
然后是应考规格——
自即日起至正月三十日,凡本县籍年龄八岁以上,身家清白,非属倡优隶卒之流,不在丧期之未进学童生,皆许报名。
另泸州卫丶赤水卫军民户许附试本县。
报名时须缴本县生员亲笔保结状,五名童生互保状,三代履历亲供,黄册户籍页。
及考费一百文。
后面是考场禁令丶中选优格丶考场程式等等无需赘述……
反正苏满一字不漏地全给苏录爷俩抄了回来,让他俩看仔细。
虽说苏有才已经考了十几回,对这套规则耳熟能详,但县试的层级比较低,安排的随意性很大。比方说有的时候就考四场,有的时候会考五场。
有的时候考生正场被取中前十后,后面就不用再考了,直接参加州试即可。有时候哪怕考进前十,还得一场不落才能排定名次……
全看大老爷今年脑袋搭的哪根筋。
这些在考规里都能找到,还是得好好看看的。
「去年我们考了五场,今年你们少一场,但你们四场都得考。」苏满对苏录父子道:
「这对二叔有好处。考的场次越多,你的优势就越大。」
「确实,没有人比我考过更多场县试了,哪怕是四五场我都考过五遍以上了!」苏有才声音越来越小道:「好吧,这没什麽好骄傲的……」
「二叔要有信心,你已经今非昔比了。」苏满忙鼓励二叔。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