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先帝死因(2 / 2)
孝宗皇帝也是心大,居然还敢让他治,可能是觉得,一个大夫不可能同时治死两个皇帝吧。
结果您猜怎麽着?他又用错药把皇帝治死了。
根据调查报告,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刘文泰之所以能重新爬起来,关键在于他会来事,利用采办药材的机会贿赂太监,所以皇帝身边的近侍都跟他关系很好。
四月份,孝宗祈雨后感到不适,内侍张瑜妄图邀功,直接给皇帝服用了刘文泰配制的药丸子。
之后皇帝病情没有好转,太医院院使李宗周丶院判张伦丶钱钝丶王盘等人,先后为先帝诊脉看病,都认为所用的药物与病症不符,却都选择了沉默……
直到五月初六,先帝托孤时,依然还在服用刘文泰开的药。三位阁臣都听到了那张太监说:「皇上,再吃一剂就好了。」
结果五月初七先帝就驾崩了。
于是,奏疏中建议,张瑜丶刘文泰等人应当比照『有司官与内官勾结作弊丶合夥弄虚作假上奏』之律判处死刑。其馀医官知情不报,也应分别定罪。
皇上照准报闻。
~~
「怎麽样,对这个结果还满意吗?」老山长考校两位弟子道。
「不满意。」两人一起摇头。
「说说。」老山长便道。整个下半年,他都在着力培养两个人的政治敏感性。
做官不是去做学问的,而是去搞政治的……
「这份报告不完整,像是被隐藏了重要的信息。」朱子和便沉声道:「就算一开始,张瑜和刘文泰用错了药。可是后来太医院使丶院判和几位名医都已经诊断出用错药了,为什麽不敢说,为什麽不换药?硬是眼睁睁看着,先帝从吃错药到驾崩?」
「确实,先帝出了问题,他们都要吃不了兜着走的。」苏录也不解道:「到底是受到了什麽样的压力,才让他们宁肯吃罪也不说话?」
「没错。」老山长缓缓点头道:「确实细细思量极其恐怖……张瑜刘文泰也好,太医院的诸位大夫也罢,都是属于内臣。更大的可能,恐怕受到了来自内廷的压力。」
「还有一条,」老山长缓缓补充道:「朝中有大臣在暗中保护刘文泰,所以没有用『合和御药有误,大不敬』正条定罪,而是比照『官员与宦官勾结』的律条判案。这无疑淡化了他们害死先帝的罪状,甚至为日后开脱留下了口子。」
老山长可是当过南京刑部侍郎的,一眼就看出了此中的猫腻。
「可是,刘茝也极力要求尽快处死他们。」朱子和不解道:「当初要求调查此案的,也是吏部尚书马文升。」
「这很正常,一样米养百样人,何况是朝廷百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人想保护刘文泰,有人就恨不得他死。」老山长却习以为常道:
「现在不知多少人希望刘文泰赶紧死。恐怕反倒是不想让他死的,才是想知道真相的。」
苏录和朱子和都不禁苦笑,看完这份调查报告反而让人更疑惑了。
「会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吗?」朱子和轻声问道。
「永远不会有了。」老山长直接下了结论道:「以后世人只会知道,有个叫刘文泰的庸医,下错药害死两任皇上。荒唐吗?」
「当然荒唐。」朱子和道:「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但这就是官方的说法了,不会再变了。」老山长哂笑一声道。
「不,有一个人一定会追查下去的。」却听苏录悠悠说道。
「谁?皇上吗?」朱子和道。
「没错,于情于理皇上都一定要知道个真相的,不能公开调查也会私下深挖的。」苏录道:「不然一定寝食难安,连乾清宫都不敢住!」
「倒也有道理,但是皇上为了大局着想,往往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老山长轻声道。
「那就看刘文泰的死活了。」苏录沉声道:「现在有司判了他死刑,如果皇上处死他,就说明不想追查了。如果皇上一直不杀他,就说明皇上还没放弃。」
说着他问道:「刘文泰现在关在哪里?应该不是刑部大牢吧?」
「是北镇抚司诏狱。」老山长缓缓点头,已经完全明白了苏录的意思,淡淡道:「那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显然老山长并不抱多大希望……
ps.求保底月票啊!!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