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回家过年(1 / 2)

加入书签

第235章 回家过年

腊月二十九,苏录全家乘船返回合江过年。

唯一的遗憾是,临行前没捞着见黄峨一面。但两人已经约好,等明年九月黄峨行及笄礼时,苏录就带媒人登门求婚。

院试差不多也在八九月间,到时一切顺利的话,正好换穿青衿,杀上兵备府,跟黄兵宪谈判!

二郎酒业的商船缓缓驶离了馆驿嘴码头,苏录看着渐渐远去的泸州城。一想到要两三个月音讯全无,难免还是有些神伤。

「哥,这是黄峨姐姐让我开船后给你的。」小田田从沉重的书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秋香色暗纹蜀锦作封面的大册子,双手捧到他面前。

「哦。」苏录赶紧接过来,只觉双臂一沉。「好重啊,辛苦妹妹了。」

「应该的。」小田田揉着肩膀甜甜笑道:「这册子黄峨姐姐做了一冬呢,哥可要仔细了看。」

「姐姐嘱咐你,一定要一天一页,不能多看,也不能少看哟。」小田田又提醒他一番,拍了拍他肩膀道:「慢慢看吧。」

便笑着跑开了。

苏录看向那有两本书大的册子,只见底色为温润如桂花的秋香黄,锦面用暗纹织出『三秋同枝图』。三组桂花枝桠交错,寓意蟾宫折桂。而且他小名秋哥儿,排行第三,所以也代表他的名字。

此外,桂与归谐音,自然还有盼归之意了。

单单看这封面,多少心曲凝聚其中,好在苏录能够一一准确解读,不会让黄峨表错情。

他先解开系在封面上的同心结,才打开册子,便看到扉页上黄峨那熟悉的娟秀含骨丶雅韵藏情的字迹:

『一日暌违若三秋,一页一思皆如晤。』

然后苏录翻到了第一页,便见黄峨用最小号的珪笔,在净皮单宣画纸上,绘出了一副微缩版的泸州城画卷。

只见长江与沱江如两条青罗带在城外汇合,管驿嘴码头,所有的船都靠岸系泊,只有一条商船挂着帆,刚刚驶离码头。

一个白衫少年立于船尾,眺望着泸州城,跟苏录现在的样子一模一样。

他顺着少年所望的方向,看着城中一座绣楼上,一个蓝裙女子正凭栏眺望,两人的目光穿过层层楼台,遥遥相对……

画卷留白处还配了一首词:

『绣楼高处倚雕栏,目断归舟第几滩。白衫渐远暮江寒。

千帆过尽君不见,一眸穿破万重山。

云淡淡,水潺潺,秋郎早共白鸥还。

词末钤『弘秀同心印』,旁粘三瓣干桂花,瓣尖染朱砂,似离人眼中一点灼念。

此页凝『你望城丶我望舟』于尺素,纸润如秋露,画细若蚕丝,载满了黄峨满满的不舍之情……

苏录看完,久久不能平静。他双手拢在嘴边,朝着泸州城方向,大喊道:「秀眉,我一定会中秀才的!」

「……」家里人见状心疼坏了。这俩孩子忒可怜了,八月十五之后,就没再捞着见一面……

「杀千刀的黄兵宪,将来当了亲家,我正眼都不瞧他一眼。」苏有才愤愤道。

「爹也得考上秀才才行。不然明年上门提亲,在他面前连个座都没有。」苏泰闷声提醒道:「万一人家要你跪下,你还得老老实实跪着。」

「不用你提醒,我这就用功去!」苏有才终于燃起来了!

之前他虽然也算用功,但远远称不上拼命。经苏泰这一提醒,他发现不拼命不行了,不然到时候在姓黄的面前,根本直不起腰来!

说罢,苏有才便进了船舱,发愤图强起来!

老板娘朝苏泰偷偷竖个大拇指,没想到这憨小子还是个拱火小能手。

苏泰挠挠头。「俺说错话了吗?」

「没有,你说得很好。」老板娘笑道:「将来你爹能考上秀才,少不了你一功。」

~~

当天下午,船到合江。

大伯小叔,大哥还有金宝儿早就等在码头了。

「三锅!三锅回来喽!」小金宝骑在苏有金的肩膀上,挥舞着短胖的手臂。

苏录一下船,她就从大伯的肩上,纵身跳到了他的怀里。

「哎哟哟。」苏录赶紧使劲抱住六岁的妹妹,好家夥,就像中了一炮。「这分量,真实在。」

大哥二哥和有力有喜,将船上的礼物和年货搬上马车,一家人便说说笑笑,进城往家去了。

大街上,看到穿着便服的苏有金,好些东家掌柜的,纷纷出来打招呼。

苏有金微笑着与他们寒暄,言谈举止已经颇有几分做官的气派了。

「百户大人这是把门摊费收到县里来了?」苏录打趣问道。

「瞎说什麽呢?我连镇上的门摊费都不收了。」大伯负手踱步,一脸矜持道:「咱们现在这样的人家,再收那种钱掉份儿了。」

「是是,百户大人得讲究个官面。」苏录笑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