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五章(2 / 2)

加入书签

「好啊!那这事就这麽定了!」上官蕙见杜尚若答应,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伸手拍了拍她的手:「不过姐姐,你可得多上点心,别总让韩卢一个人操心。我刚进来时就瞧着他脸色不好,眼下都有青影了,定是昨夜没睡好。你们俩一起经营铺子,可得互相照应着。」

杜尚若被上官蕙看得有些窘迫,垂着眼装作在看布样。

只听见上官蕙起身的声音:「那你和他商讨一下细节,比如甚麽时候动工装修,第一批布做甚麽纹样,我去前堂看看夥计们,别让他们偷懒。」

上官蕙走後,韩卢推门进来,手里还拿着方才那包没吃完的桂花糕:「西街的铺子我去过,地段确实好,装修的事我来安排就好,你只用想第一批布画甚麽纹样。」

装修的事她信得过他,宅子由他负责一切都安排妥当。

杜尚若抬眼看向他,看着他眼下的青影,他定是累坏了。

她张了张嘴,想说「你也别太累了」,可话到嘴边,却变了:「我已经画定些花样,可这噱头不能跟这三家铺子撞了,我们要尽量把京内人的需求都包了。」

她之前用诗歌和琴谱作花样的发想,要是再用就会和上官蕙手下的三家布庄瓜分同一批客源,就是跟自己人抢客源,铺子噱头就没了。

而且她和韩卢独立出来,只要藏好铺子和上官蕙的关系,在外人眼里,新铺子就是家独立的布庄,这样既能避开同行的猜忌,往後京里的布料进价丶售价,还有哪家要出新款的消息,他们都能掌控住。

韩卢见她愿意聊铺子的事,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在她身边坐下,声音放得更柔:「只要是你画的,定能卖得好。」

他伸手把桂花糕推到她面前:「纹样的事不急,咱们慢慢想,装修得找工匠丶备材料,怎麽也得两三个月,有的是时间。」

杜尚若捏起一块桂花糕,忽然想起甚麽似的,抬眼问他:「你天天在布庄盯着,有没有留意现在来买东西的都是些甚麽人?」

韩卢闻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沿,认真回想起来:「买整匹布做衣服的,大多是书生和官家小姐,喜欢素雅些丶有格调的纹样。像帕子丶荷包丶扇套这些小物件,买的人就杂了,老人图便宜实用,年轻人爱新鲜样式,有时候还有丫鬟替主子来挑,甚麽样的都有。」

「嗯??」杜尚若咬了口桂花糕,突然灵光一闪:「缺的是小孩!小孩不懂甚麽诗词文采,只看颜色花纹鲜不鲜艳。

她身体微微前倾:「你再跟我说说,现下京里的小孩都喜欢些甚麽?」

小孩长得快,衣服一季就得换。而且做母亲的,只要孩子喜欢,多少钱都愿意花。新店可以做些颜色鲜亮的布,上面绣些他们喜欢的纹样,一定受欢迎。

韩卢被她问得一怔,随即低头思索起来,可他小时候就困在袖红楼,现在整天都在布庄,小孩都没见过几个,又怎知道这些。

杜尚若见韩卢眉峰紧蹙,显然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半分头绪,眼底先漫开几分笑意:「想不出便不想了,左右今日天气正好,咱们一起去外面逛逛,说不定走着走着就有主意了。」

说罢,她转身先去跟上官蕙打了声招呼,得到应允,才领着韩卢往街上去。

这些日子多亏上官蕙带着她熟悉京中街巷,那些弯弯绕绕的胡衕,她早已记在心里,也知道哪些地最多小孩。

此时正是午後最热闹的辰光。青石板路被晒得微微发烫,风里裹着糖炒栗子的焦香丶胭脂铺的甜香,还有街边小贩吆喝的脆响,织成一片鲜活的市井声浪。

刚拐过街角,糖人摊前的喧闹便先撞进耳朵。

上次那穿蓝布衫的老师傅正举着刚捏好的糖蝴蝶,翅尖还滴着晶莹的糖稀,围在旁的孩童们立刻涌上去,小胳膊伸得老长。

杜尚若踮着脚往里头看,发丝随着动作轻轻垂落在肩头,韩卢下意识地慢了半步,落在她後面,目光落在那缕发丝上,又飞快移开,伸手悄悄护在她身後。

杜尚若回头时,正撞见他微微俯身护着自己的模样,他的手离她的胳膊不过半寸,却没敢真的碰到,只虚虚拢着,隔开两个要挤过来的小孩。

她心里莫名一动,指着那糖蝴蝶:「你瞧,孩子们就爱这些鲜亮的。」

韩卢顺着她的指尖看去,却没太在意那糖蝴蝶,只记得她方才笑时,眼尾微微弯起的弧度,比糖稀还要甜些。他轻声应着「是极好看的」,目光却不自觉追着她的侧脸,看阳光落在她鬓边的碎发上,镀上一层浅浅的金光。

两人看着小孩点了几个花样,记了下来,便往前走。

没走多远,皮影戏的锣鼓声便传了过来。布幕前的矮凳早已坐满,几个没抢到位置的小孩正扒着布幕边缘,踮着脚往里瞧。

杜尚若也想凑个热闹,可周围人多,她刚往前挪了两步,便被身後突然挤来的人撞得一个趔趄。

眼看就要撞到旁边的货摊,韩卢眼疾手快,伸手稳稳扶住了她的腰,声音里带着几分紧张:「没事吧?有没有撞疼?」

杜尚若站稳後,还能感觉到腰上残留的温度,她抬头看他,只见他眉头蹙着,眼里满是担忧,连耳尖都悄悄红了。

「我没事。」杜尚若定了定神,避开他的目光,转而指着布幕上的皮影:「你看那小人,那剑耍得多活。」话虽这麽说,她却没再像方才那样往前挤,反而下意识地往韩卢身边靠了靠。

韩卢察觉到她的靠近,心跳不由得快了几分。他没敢多说甚麽,只默默往她那边挪了挪,用身子替她挡住挤过来的人群。

他忍不住偷偷转头看她,她正专注地看着布幕,嘴角噙着浅浅的笑,阳光落在她的脸上,柔和得让他舍不得移开目光。

过了一会儿,皮影戏中场休息,孩童们一哄而散,跑去旁边买糖葫芦。

杜尚若也觉得有些渴,便对韩卢说:「我去那边茶摊买两碗茶,你在这儿等我片刻。」说着便要往茶摊走,却被韩卢叫住:「我去吧,你在这儿等着,免得又被人挤到。」

不等她反应,他便快步往茶摊走去。

杜尚若站在原地,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角,方才被他扶过的地方,彷佛还留着他的温度,想起他方才紧张的模样,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

她又不是小孩,他是在担心甚麽,还能走丢不成?

正望着韩卢的背影出神,眼角余光却瞥见茶摊旁有个穿粉裙的姑娘,故意将手中的手帕往韩卢脚边一丢,眼神直勾勾地往韩卢身上瞟,显然是想搭话。

可韩卢像是没看见那方手帕似的,脚步都没顿一下,甚至还往旁边挪了挪,避开了手帕的位置,径直走到茶摊前,对着摊主道:「两碗温茶,麻烦多放些蜜渍桂花。」

那姑娘见此瞪了他一眼,恼羞地捡起帕子就快步离开。

不多时,韩卢便端着两碗茶回来:「茶还热着,你慢些喝。」

她捧着温热的茶碗,喝了一口,清甜的茶水混着桂花的香气,顺着喉咙滑下去,瞬间驱散了午後的燥热,连心里都跟着暖融融的。

想起方才那一幕,她忍不住抬眼问他:「方才茶摊边那姑娘掉了手帕,你怎不帮她捡一捡?」

韩卢正低头用指尖蹭着碗沿的水珠,闻言动作一顿,抬眼看向她:「我不是甚麽善人,没必要对人人都好。」

「我只想对你好。」

这话来得猝不及防,杜尚若握着茶碗的手指微微收紧,心里陡然升起燥热。

她避开他的目光,看向不远处追着蝴蝶跑的孩童,嘴角却控制不住地往上扬,连声音都软了几分:「没个正经。」

话虽这麽说,可她垂着眼帘的模样,却没半分责备的意思,反而透着点不易察觉的羞赧。

风又吹过来,带着茶碗里的桂花香,混着她发间的气息,韩卢的心跳不由得快了几分,她没拒绝,也没避开话题,这是不是说她在慢慢敞开心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