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58 章 当清太子驱除鞑虏(七)(1 / 2)

加入书签

第258章当清太子驱除鞑虏(七)

纳兰明珠在从黄河处逃脱之后,就一直伪装身份,生怕被四处搜寻落单清军及大清官员的贺氏发现——他一路伪装,一路防备,眼看要到北京城了,北京城又被围了。

纳兰明珠:不过是出来谈了一次和,怎么北京城都要没了。

十分郁闷的他,在北京城周围绕了几圈,然后就被贺氏发现,当作探子抓进贺氏军营。

随身携带的贺含章的画像也被搜走了。

来到夏王帐中,却又发现了以前不怎么对付的陈廷敬。陈廷敬虽然有些慌张,但是官服整齐,再一看自己衣衫破烂,披头散发,简直像个野人。

纳兰明珠面色讪讪,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陈廷敬当然也认出了纳兰明珠,但没料到当初那个风度翩翩浊世……中年大叔一般的纳兰明珠,会变成今天这个模样。

虽然和明珠分属两个阵营,过去还有许多次对上,但同为大清臣子,陈廷敬也不可能放着他不管。

“夏王,常言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明大人他……”

“我还没说要杀他呢!”胤礽漫不经心地说道,“只是他行迹诡异,我的手下把他当成探子了。明大人也就是来使,陈大人就算没来我也要把他送进去的。正好,陈大人离开的时候顺便把他一起带走吧!”

留下他有什么用,不如放进城浪费粮食去。

陈廷敬腹诽:这是把纳兰明珠当个东西了!一边又躬身道:“多谢夏王。”

胤礽又看了看手里的画像,思索再三还是把它还给了纳兰明珠,“这个也带回去吧!不过,就算是带回去也没有什么用。”

纳兰明珠只以为,他在说现在这个时候,就算大清拿到画像也不可能做什么,难道还能在北京城贴通缉令,悬赏抓捕围城的人吗?

但是胤礽知道,皇帝一旦看到画像,再听到这句话,就会明白他的意思。

陈廷敬和纳兰明珠被赶出军营。

两人的心情截然不同。

陈廷敬是因为和谈失败,朝廷前路渺茫,心情灰暗到极点。纳兰明珠则是流浪多日,终于见到熟悉的人,马上就可以进京城。哪怕京城的条件再难,他也想见儿孙。

陈廷敬在路上忽然问纳兰明珠:“明大人,你从前可见过这贺含章?”

纳兰明珠摇头。

陈廷敬只得将心里的疑惑压下,他也知道他和贺含章应该从无交集,但他不知道为什么,见到他就觉得他面熟。似乎很久以前在哪里见过,就是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

两人走后,胤礽坐在那思索皇帝一旦发现真相,会怎么做。是会向天下表明他的真实身份,还是大骂他这个逆子,用尽心机想弄死他?

哪种都不重要。

就算皇帝刨了悼太子的墓也无所谓,因为当年早就已经昭告天下了。

先太子谥悼,因其年幼,不另起陵寝,附葬元后陵内。

把悼

纳兰明珠见陈廷敬离开,才从身上掏出一张纸,递给皇帝身边的太监梁九功。

“奴才没能与贺氏签下和约,但总算画下了那贺含章的画像。”

皇帝没想到纳兰明珠流离多日,竟然还把贺含章画像保存住了,心下叹气。命令梁九功呈上来,又让侍立一旁的太子胤禛过来一看。

胤禛对传说中年纪轻轻却能号令群雄的夏王贺含章也有些好奇,闻言,往皇帝身边凑了凑。

梁九功小心翼翼地打开那张命运坎坷的画像,放在皇上面前的桌子上。然而,皇帝只看了一眼,就脸色突变,只觉得周围空气凝滞了一般。

看到画像的那一瞬间,皇帝感觉浑身的血都被抽走了一样,他浑身发冷,眼前除了那张画像,什么都没有。他甚至听不到胤禛在他耳边说了什么,也听不到纳兰明珠躬身又说了什么。只知道他们的嘴一张一合,然而他什么都不听见。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前世今生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在看到“反贼”的这一刻,全明白了!

逆子,那个逆子也回来了!

他回来之后发现处境不如前世,就察觉到自己也重生了。他并不发作,不知道用什么办法逃了出去。换了个名字,要把大清掀翻!

他伸出手抓住画像,使劲攥紧,也不顾胤禛和梁九功的呼唤,紧紧咬着牙,即便如此也无法控制牙齿相碰的声音。

皇帝在发抖,连牙齿都在抖。

胤禛和梁九功见势不对,连忙传太医。

却见皇帝森然着脸,眼睛直勾勾盯着画像,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好,你好,好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