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4 章 · 第一百二十四章(2 / 2)

加入书签

“纸扎明器在洛阳打响名声需要一个名目,陈大人的葬礼就是很好的展示机会。”杜悯含着笑说,“再则,您不认为我以学生的身份扶棺运柩是一桩美谈?”

郑刺史眉目舒展,他抬手鼓掌,“你总能让本官开眼。”

“下官还想请您出面演场戏,待灵堂搭好,还请您出面吊唁,您去了,这个葬礼才有分量,葬礼上的纸扎明器才能受更多人的关注,方便打开销路。”杜悯打上郑刺史的主意。

“行。”郑刺史答应,他望着杜悯,出于欣赏,说:“到时候我送你一个大礼。”

“送我?”杜悯疑惑。

“对,送你,你过几天就知道了。”郑刺史颔首,“没事就回去守着他吧,我还有事要忙。”

杜悯起身离开。

接下来两日,市井中有铁头县令为照顾恩师衣不解带守夜的传闻,同时,河清县县令为打压厚葬被卢镇将劫囚一案也在茶寮酒馆中传开,随后有人出面证言卢宰相因这一案辞官回乡养老了。

杜悯的名字在一夜之间传遍洛阳城,至于名声,那就褒贬不一了。

就在风头最盛的时候,陈明章咽气了,杜悯请来仵作给他换上寿衣,打理好面容,直接在药堂装棺,之后由抬夫抬往白马寺山下的商铺。

郑刺史得到信之后,他吩咐府里的幕僚放出杜悯要以弟子的身份代子扶棺回河清县的消息,助推舆论再次发酵。

等杜悯腾出手准备花钱雇说书人为他塑造好名声时,他的忠孝之名已传遍大街小巷。

郑刺史感喟杜悯尊师重道,知恩报本,特带上刺史府的胥吏前去吊唁。

尹明府闻言,也带上衙门里的胥吏前往吊唁。

听到风声的文人雅士,为表自己是尊崇孝义和师道之辈,纷纷跟随着上门吊唁。

白马寺山下,一时间客似云来。

天阴沉沉的,商铺外挂的白灯笼随风摇曳,里面的烛火晃荡着,光影缥缈地泄下来,落在灯下的黄铜纸马上,色如黄金。

两匹黄铜纸马立在商铺两侧,跟纸马挨着的是立着的花圈,编花圈的纸钱随着风声飒飒作响,来客路过时,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

步入灵堂,门两侧各立着一对与人等高的纸人,黑色的

瓜皮帽(),???㈩()㈩[()]『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脸上五官俱全,猛地一看还有些吓人。

再往前又是一对立着的花圈,靠近棺椁,棺下摆着膝盖高的纸扎三牲,棺椁后面还放着一座纸轿。

杜悯穿着孝衣戴着孝帽跪在灵前,绷着脸面露哀伤,心里则数着这是第几个前来吊唁的人。

郑刺史来过,尹明府来过,驿站的驿丞带着驿卒来过,药堂的大夫和药童来过,洛阳州府学的博士来过,县学的博士来过,曾跟陈明章有同僚之谊的礼部官员来过,余下的便是不知姓名的文人雅士,以及路过的富商香客。

停灵三天,杜悯跪得膝盖发肿,好在没有白跪,这场葬礼引来三百六十二个祭拜者,其中有一百八十七人询问过纸扎明器的情况。

三天后,杜悯僵着跪肿的双腿扶棺下山,杜黎和孟春带着雇来的脚夫抬着纸扎明器跟在后面,一行人绕路在洛阳城走半圈,向洛阳百姓展示纸扎明器,在即将踏出城门时,十四件纸扎明器于城门内点火焚烧。

立着的四个花圈碰到火,唰的一下,火苗变成火海,折叠的纸钱脱离花圈纷纷飞了起来,如一朵朵跳跃的花瓣在空中燃烧。

黄铜纸马和纸扎三牲,则是把火苗囚禁在体内,猩红的火苗缠绕着浓烟,挣扎着冲破束缚,将黄铜马皮一层层融化,星星点点的火苗蹿出来,一瞬间吞噬掉牲畜的轮廓。

城门内,寂静蔓延了半盏茶的功夫,待杜悯带着棺椁出城了,喧闹声才渐渐蔓延开。

趁着纸扎明器风头正盛,孟青和杜黎找到尹明府,托他让衙役帮忙张贴收徒的告示。

这一次收徒,孟青和孟春有选择地挑选有相关手艺的人当学徒,收够学徒之后,三人着手教徒,有成品就售卖。

*

这日,一个富商捐钱定做纸马纸轿和纸人,他提要求要做有颜色的纸扎明器,纸马要通体紫色,纸轿要做成青色,纸人则上红下黑和上红下青。

“我活着骑不了马坐不了轿,穿不上红着不了紫,死后总没人管了,你给我做有颜色的纸扎明器,颜色越鲜亮我越喜欢。”老头说。

“可能会不好看。”孟青说。

“我不在乎好不好看,只要不是黑白褐三色,我就高兴。还是你不敢做?你只要按我的要求做,我再捐一百贯。”老头说,“你们的义塾不是礼部的?你是礼部的你怕什么?马和轿子都做了,若谈违制已经违制了。”老头说。

孟青想了想,她答应了,“行,我按你的要求做。”

富商第二天就安排人送来一百贯钱作为捐赠。

孟青收到钱后,她下山找做染布生意的作坊,但颜料色泽多且颜色正的染房不愁生意,压根不愿意跟她合作,好说歹说,也只肯卖她几桶染料。

傍晚,孟青去县衙接望舟回家,恰好遇到尹明府下值,她向他请教:“明府大人,律令中对纸扎明器没有任何规定,我做什么是不是都不违制?”

“按理说是这样的,你打算做什么?”尹明府问。

“做有颜色的纸扎明器,比如紫色的纸马,红衣纸人。”

尹明府笑一声,“真要违制了,你收手不就行了,现在还没人管,你尽管去做。”

孟青摸摸望舟的头,说:“我就是担心会影响到望舟。”

“担责也是礼部,礼部有监察之责,上面真要不赞同,那也是礼部监察不力。”尹明府说。

听他这么说,孟青放心了,她让杜黎回河清县拿钱,她要买下一座染布的作坊,自己生产有颜色的纸,再往各个义塾输送,一举拿下各地商人、地主和乡绅葬礼上的祭品。

〓作者有话说〓

明晚八点见

————————————————————————

分享文件:

本文档由JYYW整理只用作读者试读欣赏!请二十四小时内删除,喜欢作者请支持正版!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