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 · 第四十六章(1 / 2)
第46章·第四十六章
“大哥,我打听到了,想在孟家纸马店拜师学艺得交五十贯的学费,一年能出师,但五年内不能在吴县从事丧葬有关的生意,违反了要赔五百贯。”从枣花婶手里买走黄铜纸马的男人跑回屋传信,“我托人打听到了,一匹高大的黄铜纸马卖价十一贯,我们学成之后卖出五匹就回本了,要不凑凑钱,你去学?”
屋里险些被竹条淹没的男人抬起头,两只眼充斥着蚯蚓似的红血丝,他哑声开口,“你动你的脑子好好想想,他为什么要求学徒出师之后不能在吴县开店。”
“因为怕抢生意?”
“……也对。”熊星脸上浮现尴尬,“我是想说他只收五十贯的拜师费,卖五匹黄铜纸马就回本了,他会不清楚吗?为什么只要这一点?”
“少吗?五十贯我们得攒三年。”
熊星暗骂他蠢笨,“五十贯对我们来说是不少,对纸马店来说还多吗?不多,他多卖五匹黄铜纸马就赚回来了。”
“那你说为什么?”
“因为他知道你在外县卖纸扎明器卖不出去啊蠢货。”熊星气得心窝子疼,“滚滚滚,别来打扰我,我就不信我做不出来。”
另一头,吴掌柜带着他儿子走进纸扎店,店铺里没人看守,他们父子二人走进后院,发现后院无处下脚,学徒在劈竹条,东家在染纸。
“孟东家,我把人和钱都带来了,劳你腾个空,我们去官府立契书。”吴掌柜开口,“大榕,叫人。”
“师父,师娘,孟家妹子,孟家兄弟,还有各位师弟师妹,我叫吴大榕,榕树的榕,今年二十八岁……”
“停。”吴掌柜扶额,他无奈道:“我之前送他去陶器坊学做明器,他跟人打交道少,性子有点愚,你们多包涵。”
孟父洗手走过来,说:“既然在学做陶制明器,怎么又要学纸扎明器?”
“他学不明白,手笨,陶坯经常被捏坏。”
孟父闻言拽起吴大榕的手,手指粗关节大,适合干粗活儿重活儿,他握着对方的手指捏一捏,发现他手指僵硬,反应也迟钝。
“这样,你也别浪费五十贯钱,他来给我当学徒,跟他们一样,三年出师,出师后想走的我不留,想留下的我给开工钱。”孟父觉得吴大榕不是灵巧人,他就算尽心教,对方在一年内也学不会。
吴掌柜不好意思,“你不是不收这种学徒了吗?”
“我们是老熟人了,多他一个也无妨,只一件事,我想留他住在我这里,夜里帮我守着店。”孟父捏捏吴大榕的胳膊,肉硬梆梆的,这人块头大,力气大,适合守店,关键是脑子愣,心眼实,不会串通外人做监守自盗的事。
吴掌柜为难,“每十天让他回家住一晚如何?他还有媳妇和孩子,不能不顾家。”
“行。”孟父答应。
“大榕,你师父一家是有本事的人,你好好跟他们学做纸扎,也要听话。”吴掌柜交代。
吴大榕点头应是。
,杜黎把她送过去之后快步往回跑,一开门就听到孩子在哭,大毛也在驴棚里叫。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杜黎推开卧房的门,望舟哭得正起劲,在看见进门的人时,他愣住了,嘴巴还张着,却忘了出声。
“爹送你外婆去坐船了,没想到你恰好醒了。”杜黎把他抱起来,他庆幸栅栏是装上了,不然望舟今天肯定要掉下床。
望舟抬手摸摸他的脸,脸上还挂着眼泪呢,他咯咯笑出声。
“真乖呀!”杜黎抱他出去撒尿,他不解道:“你怎么知道我是你爹的?能听懂话?比你小叔聪明,肯定是像你娘。”
提到“娘”,望舟开始找他娘,一开始杜黎还没发觉,他牵驴出去吃草的时候,望舟一直望着去纸马店的路,走偏了他就叫。
杜黎牵着驴抱着孩子来到纸马店,望舟看见孟青,顿时心安了。
……
傍晚时分,孟家三人回去,到家时,杜黎已经煮好饭菜,屋里屋外也都被他打扫干净,他又攒了两筐粪肥。
“久违的好日子又回来了。”孟青感慨。
“爹,娘,鸡圈里剩下的五只鸡我逮回去养吧,要不然你们杀吃了也行,以后你们吃鸡蛋我带过来。你们养这几只鸡,一天下两三个蛋,还要一天喂两三遍,不划算不说,还把前院弄得臭烘烘的。”杜黎提议。
“你逮回去养也行。”孟母点头,之后要忙起来,她顾不上再照顾鸡,“要不是还能用上驴,你把大毛也带走都行,它一天天困在驴棚里也可怜,就你来了能带它出去转转。”
“你们去纸马店的时候能带上它,把它拴在大槐树下。”杜黎说,“大毛也通人性,今天我送你去渡口,回来听驴子在叫,望舟也在哭。我一出现,大毛就不叫了,它那会儿估计也在帮望舟叫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