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1 / 2)
第15章
四月初七的傍晚,孟父收到顾无夏的书童送来的六贯定金,钱到手之后,孟青和孟春着手劈竹条扎骨架。
纸马骨架大,对竹子的要求高,竹子要是三到五年的青竹,砍断之后不能晒干只能阴干,阴干的竹子劈的竹条方能韧而不脆。
竹筒一劈两半,孟春从方凳上跳下来,他跟孟青各握半边竹往两个方向掰,竹竿唰的一声一劈到底。
“这个声音对劲。”孟春说。
孟青点头,竹子阴干到这个程度是最合用的。她拖走她手上的半边竹筒,拎个小马扎坐在太阳晒得到的地方,握着斧头将斧头刃卡进竹口,手腕用巧劲一撇一翘,斧头刃沿着豁口一路劈下去,一根竹条劈下来了。
如此反复,半边竹筒劈成八根竹条,再分别把八根竹条内侧的竹节削掉,打磨掉毛刺,这是劈竹的头一步。
对于孟家四口人来说,劈竹早已练成熟练的功夫,孟青在清明节前,纸扎店生意最好的时候,她一天能劈十根竹子。但今天她忙于给孩子喂奶、洗孩子的脏尿布、哄孩子睡觉、煮中饭做晚饭,一天就劈了三根半的竹子,还累得不得了。
吃晚饭的时候,孟青跟孟母说起这个事,她烦躁地说:“有个孩子真耽误事。”
“不急,离六月十三还有两个月,你就是玩半个月,也能把两匹纸马扎好。你以带孩子为主,劈竹条扎骨架是你弟的活儿,你闲了去给他搭把手帮个忙,别傻得去跟他比谁劈得多。”孟母宽解她,她能理解这种做正事时时不时被打断的焦躁。
“明天是佛诞日,你跟孟春都歇一天,去瑞光寺看法会。”孟父提议,他还掏出两串铜板递过去,“你俩一人五十文,有什么想买的就买下来。”
孟青顿时眉开眼笑,她手快地拿过一串,还得寸进尺地问:“你外孙没份儿啊?”
“明年再说,他现在吃不能吃,玩不能玩,给他的落你手上了。”孟父捋着胡子笑。
“落我手上又没便宜外人。”孟青嘀咕,她打趣道:“孟东家,你现在有点抠门啊。”
“生意人抠门才能赚钱。”孟父乐于跟她斗嘴。
“你今天赚了多少钱?”孟青问起正经事,“今天生意不错吧?”
“前几天下雨天剪的纸钱做的香烛都卖出去了,明天估计能把店里的存货都给卖了,两天下来估计能有三贯钱入账。”孟父说,他犹不满足:“可惜佛诞日一年就一次,佛诞日一过,寺庙这边的生意就要冷清下来了。”
“正好腾出手做明器。爹,竹子要再进一批货。”孟青再一次提醒。
“晓得了,等佛诞日过去,我就去挑竹子。”孟父应下。
聊天过后,各回各屋里睡觉,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孟青才会想起杜黎,她拍着孩子的肚子,问:“你想不想你爹?”
望舟冲她咯咯笑。
“傻笑,谁在跟你笑……也不知道你爹想不想你。”孟青对现在的日子唯一的担心就是杜黎跟望舟长久
撂下一句话,头也不回地跑了。
孟春一直默默旁听,这时才开口说话:“他还挺有心。”
“有心?同是侄子,他宁愿桃木剑搁这儿被我扔了,也没打算带回去送给锦书。”孟青摸下巴,“这算是有心吗?”
“或许他给锦书另外准备的有。”
孟青摇头,“他要是有那个心,早给锦书求护身符了,他又不是今天头一次进寺庙。”
孟春顺着她的话想,杜悯更喜欢望舟?不可能,一个八岁的侄子,一个不足两个月的侄子,论感情也是对大侄子更有感情。
“他可能更亲近你,连带更看重望舟。”孟春笃定地说。
“他亲近望舟,是指望我能待他更好。”孟青下意识想到她手里握的把柄,之前她跟杜悯在船上争执过,他大概明白她不会把凭据给他,僵持下去于他不利,他选择求和。
不过她也不能否定杜悯的这份用心,感情是可以培养的,杜悯待望舟越用心,日后会越有感情。
“这岂不是正合你意,他亲近望舟,以后他就愿意多指点望舟念书。”孟春说。
孟青点头,她把护身符和桃木剑收起来,打算寻个明眼的地方挂着。
姐弟俩继续干活儿,纸马的体壮之态全靠壮膘,骨架是竹,肉膘是草,壮膘是选长短合宜的稻草缠着骨架上。马蹄的形状、马膝骨节的凸起都是用稻草缠绕而成,马腹薄而不瘦、马背壮而不肥、马臀丰盈有力的效果也靠稻草塑造。
壮膘之后,孟青拿钱去丝织行买一匹素白的绢布,绢布裹着稻草缠绕的骨架,束缚住冒头的稻草茬,一匹没有神态的纸马初有雏形。
“我出去买墨锭,你在家看好孩子。”孟青出门时交代孟春。
“我去买吧,你走了他要是饿了怎么办?”孟春说。
“我去,你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样的墨锭,我很快就回来。”
孟青前脚离开,杜黎后脚就来了,他进门猛地看见杵在院子里的两匹白马还吓了一跳。
孟春也被他吓一跳,他一个晃眼,误以为哪个老农走错门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