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 章 · 李世民vs项燕(1 / 2)
第161章·李世民vs项燕
撤退比进攻难多了。
进攻的时候,军心往往更凝聚,冲着战功和胜利,像拔河时所有人劲往一处使,不管不顾,听指挥往前冲就是了。
弓弩手只需要听话射弩,盾兵只需要固定在自己的方位,鼓吏只专心看向自家主将,敲出他想要的鼓点和节奏,骑兵也只忙着跟随自己的领队,一股脑冲锋杀敌……
然而撤退时,因为刚刚战过一场,军队的体力损耗很大,又有不少死伤,很容易陷入低落和混乱之中。而这时,倘若敌人紧追不舍,那就更乱更容易溃散了。
项燕死死盯着前方的秦军,令楚军尽数压上,不让秦军更快收拢整合。
“秦国太子……不管他想干什么,留住他!”
秦军仓促撤退,李信率军断后,士卒们边打边退,兵刃交接的铿锵声杂乱无章,与嘹亮的钲声交织在一处,听得人心烦意乱。
“果然,乱了。”项燕老练地看出李信善进不善退,立刻集中军力,专攻李信。
李信的压力,一下子如山崩海啸,勉强应对已然十分吃力。
“将军,楚军咬得紧,要不要去求支援?”李信的裨将这样问道。
李信头也不回,坚定道:“不!我接到的命令是断后,太子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我相信太子。”
就是这句话,仿佛给属下们吃了颗定心丸。面对潮水一般蜂拥的楚军,竟然能且战且退,维持住一张网状的防线,没有让楚军越过他们,去攻李牧和太子。
直到他们退到了涡水附近。
涡水是淮河的支流,能支持航运和灌溉,水面宽阔,水流很深,绝不是可以轻易游过去的河流。
楚军陡然兴奋起来,军心大振,仿佛赶着羊群,逼迫他们停在了深水边,无处可进,更无处可退。
项燕带着大军,攻势愈猛,打得李信节节后退,直至退无可退。
前方是宽阔的涡水,后方是人数倍于己方的楚军,如此进退两难,不是唯死而已吗?
当然不是。
李世民的玄甲军背水列阵,稳稳当当地排开,分成两部分,先拦了一波最早接近涡水的秦军,等李牧到了,指挥他们整顿队形,不慌不忙地调转方向,由退转守,在乱糟糟的溃散苗头还没有扩大的时候,就以自身的从容镇定,感染了附近所有人。
“诸位看到了,我们身后就是涡水,无路可退了。既然无路可退,就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
李牧早在太子往这个方向退的时候,就猜到了他想干什么。《孙子兵法》有云:“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把军队置于绝境,士兵反而能抛弃杂念,奋勇作战,从而在绝境中求得生存。
这实在是个险招,但李牧没有阻止和反对。
他相信太子鼓舞士气的能力和玄甲军强悍的战力,就算是在不利的局面里,也能稳住人心,从而不至于全军溃散。
果然,有玄甲军
,永远挺拔如松,屹立不倒,迅猛如风中烈火,硬生生杀出一条路。
他比旗帜更鲜明,更能凝聚人心,也比旗帜更凶残,更杀伐决断。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哪怕是项燕也会觉得,关于秦国太子的那些情报和传言,是夸大其词、言过其实了。
怎么可能真的有十二岁上战场,就能千里奔袭拿下赵国云中城,还能说降李牧和庞煖的人呢?
太子嘛,很正常,将别人的战功揽到自己身上那是基本操作,能亲自上战争跟着混战功,不要捣乱,不要瞎指挥,就已经非常优秀了。
项燕是真的没有想到,原来全是真的,一点水分都没有。
那个身影犹如蛟龙出水,动如雷霆霹雳,顷刻之间,就把人数众多的楚军撕开了一个口子,带着那片黑云般的玄甲军,肆意闯入,杀得周遭的楚军都为之胆寒。
“我去会会他!”项伯自告奋勇。
“你去?”项燕冷笑,“你不是他的对手。退后,我来。”
他明知道战场之上,主将是不该逞匹夫之勇,与敌方主将一对一对决的,那是很危险的事。一旦他伤在对方手里,楚军就彻底失去了指挥,那必然会一败涂地。
但是,以身份来论,更怕的不该是秦军吗?
他只是楚军将军,而对方,可是秦国太子。
太子之重,重过这双方几十万兵马。项燕甚至不明白,秦王怎么敢把储君丢到这么危险的地方,让太子直面楚国大军的?
项燕带着亲卫,迎上了玄甲军。
“这样打下去,拼的不过是兵力的损耗,我们谁都讨不到好处。”项燕提议道,“不如我们换个法子。”
“换什么法子?”太子饶有兴趣。
“我们两个对决如何?我若输了,自带楚军撤退,且让出涡阳;你若输了,秦军后撤到淮北,吐出鄢郢。”项燕在嘈杂的背景音里,平静地建议。
“涡阳也配跟鄢郢比?”太子笑了,“那可是你们楚国的旧都。当年楚国还定都鄢郢的时候,是何等风光,兵甲百万,战车千乘,整个天下没有比楚国更大更强的国家了,所有诸侯国都得看你们楚国脸色。现在呢?都小气到锱铢必较的份上啦。”
他语气之活泼轻快,明朗如韶夏之光,差点让人忽略他到底杀了多少人。
“那么你同意否?”项燕没有被他激怒。
“太子不可!”王离急急道,“这不妥当!”
李信急得快跳脚了,这辈子没这么急切过,远远地吼道:“不可中这老匹夫的计!呸!还对决?怎么不找我对决?我来跟他一决生死!”
李世民挽了个刀花,微微歪头,抬手挥退着急的王离,笑道:“也不是不行。涡阳我还蛮喜欢的,可以试试。”
“那么,请。”项燕令楚军全部让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