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7 章 二凤想让荀子当老师[VIP](2 / 2)

加入书签

“公子受伤了,这下遭了,王上怕是要在雍城耽搁很久了。”李斯深深叹息。

“秦国的公子?”荀子不解,“秦王才到加冠的年纪,公子定然年幼,不呆在咸阳宫,怎会在雍城受伤呢?”

因为昌平君太损,他想挟公子以令秦国。

但孩子他有腿,他会跑啊!

他太聪明,根本关不住啊!

李斯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作为从来没教过一天、只收过各种果子的挂名老师,简单地总结道:“公子是伤在叛军手里,王上甚为在意,想来伤得不轻,需要时日好好休养。”

他心中挂念,还偷偷绕到井水不犯河水的赤松子院子那里,问及公子的现状。

“血光之灾,但性命无忧。”赤松子神神叨叨道,“你要是有空呢,就去雍城走一趟,不亏。”

李斯确实意动,作为荀子的学生以及公子的预备老师,他带自己的老师去看看自己受伤的学生,合情合理吧?

于是他们就到了雍城。

“世民见过荀先生。”四岁的小朋友从尊贵的座驾上落地,规规矩矩地单手拱了拱,乖巧低头,而后扬起笑脸。

“不敢当公子大礼。”荀子微微而笑,温和打量,“见过王上、公子。”

秦王身量高大挺拔,玄衣佩剑,英秀端严,湛然若神,比当年荀子

“这……是否有些失礼?”荀子委婉道。

“何处失礼呢?”李世民认真地问。

“人前危坐,乃礼之典范。怎可因小节而弃礼之不顾呢?”

荀子不坐,他的学生也不敢坐,只好旁观老者和孩童的辩论。

“若我为了讨好先生,立刻改正错误,端正态度,表示先生说的对,骂的好,马上把胡床扔了,正襟危坐。先生就会觉得高兴,夸我知礼吗?”李世民好奇地仰着脸。

“那是自然,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荀子肯定道。

“哦,可我若只是在先生面前装装样子,先生一走我马上就不跪坐了,在别人面前装都懒得装,算不算表里不一?”幼崽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圣王制礼,非为桎梏,而似鸿雁振翅——外展礼法之翼,内蕴王道之风,方能翱翔九天。”荀子不紧不慢道,“公子为秦王长子,是否当为臣民表率,一言一行皆合乎法度礼仪呢?”

“但是,礼仪这东西,本身就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吧?从前崇尚危坐,不过是因为没有坐具罢了。以后家家户户都有胡床,那谁又愿意天天危坐呢?那么礼仪是不是该因此发生改变呢?”

荀子思量几息,还是不太赞同:“话虽如此,这般姿态,终究不雅,甚是无礼。”

李世民歪了歪头,古怪一笑,刁钻地问:“到底是哪里不雅呢?是胡床的问题,坐姿的问题,还是……胫衣(开裆裤)的问题呢?”

又来了,嬴政面无余色,习以为常地暗忖,这孩子能有哪怕一天是清醒并消停的吗?

不搞点事,他浑身痒痒是吧?

荀子其实不是只重视外表和外在礼仪的人,那种虚有其表、夸夸其谈、招摇过市、哗众取宠、一点正事都不干的废物点心,他一律称之为贱儒。

但初次见面,大秦的公子搞出这一出,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也颠覆了他对秦国的刻板印象。

老人家下意识看了一眼端坐肃穆的秦王,意思是:这你家孩子吧,你不管管?

嬴政:“……”

作者有话说:

【1】“无厚入有间”出自《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原文为“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意思是薄而锋利的刀刃,能很轻易地插入缝隙,游刃有余。

李斯就是在夸政哥处理叛乱很快很果断啦。

【2】出自《荀子》

第28章二凤哭着跑掉了[VIP]\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