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2(2 / 2)
隔壁卢大郎骑着毛驴去接亲,同行的还有媒婆、轿夫、吹打、卢二郎,先前聘礼已经送到女郎家中,今日只是吹吹打打迎亲,迎亲队伍是两个轿夫,一个喇叭一个铜锣,敲敲打打了一路。
那位媒婆倒是好本事,一路上说吉利话嘴没停,六七人的迎亲队伍愣是说的热热闹闹似十多人。媒婆手里挎着篮子,遇到街上小孩撞上来说吉利话,便抓些花生瓜子饴糖送小孩。
小孩得了东西,高兴的不得了,咿呀叫:迎亲啦、娶媳妇啦~
陈巧莲夫妻二人送儿子出去,又开了前头铺子门,没抢到花生饴糖的小孩便上铺子里道喜说吉利话要讨吃的,陈巧莲乐呵呵都给撒些。
幸好让二郎又买了些,不然真不够。
这桩婚事办下来,零零散散得花五两银子——还不够。陈巧莲想到,还有媒婆费,顿时脸上笑容也有些没那么灿烂了。
下午时,卢家铺子前头先炸了一串炮仗,噼里啪啦作响。
蒋芸在灶屋说:“怕是迎亲队伍回来了。”
“娘你去瞧热闹,这都忙的差不多了。”汤显灵跟娘说,他怕娘不去,便笑呵呵说:“回头你跟我和铁牛说说。”
蒋芸迟疑下,“那我去了。”
“娘,你换身衣裳。”汤显灵提醒,毕竟是去吃席的客人。
蒋芸:“诶呦你不提我都忘了,我先去换衣裳。”她现在穿的衣裳都是旧衣,好几处打着补丁,在家干活,没必要穿太好的。
先前铁牛娶五哥儿,给她也做了新衣,正好能穿上。
隔壁卢家铺子前头。
卢家将馒头柜子什么的临时挪开,前头地方敞快些,布置成了喜堂,新娘子头顶盖头,穿着红嫁衣,出了小巧轿子,由着媒婆扶着跨火盆,一串串吉利话落地而生。
汤家铺子前头等了些食客,这会就看着热闹。
没一会,新娘子迎进卢家门,陈巧莲先给轿夫吹吹打打的结了尾款银钱,又备上了一包花生饴糖,送走了人。
媒婆喊:“婆母呢,新妇等着奉茶。”
“来了来了。”陈巧莲应声。
门外看热闹的食客:“怎么乱糟糟的?”、“头一遭娶儿媳,忙忘了吧。”
其实给轿夫吹打结钱,开头说好直截了当给了,轿夫吹打做这行生意很少会讹钱误事,再不放心,让媒婆管结钱,再再不放心,家里还有其他女眷来帮忙过把手,大喜日子,哪能婆母事事亲力亲为。
汤家铺子开门营业了。
“汤老板开门了。”、“走了走了不看了。”、“今个吃什么?”
“汤老板烧了红烧肉、酱排骨、炝拌土豆丝、炒小瓜。”
“都是下饭的菜。”
……
蒋芸和香萍站在一处,观完了礼,他们奉元城没有新娘送进洞房不出来露面的习俗,毕竟老百姓过日子,以后卢大郎的新媳妇还要露面经营买卖。
只是等新娘子送到新房暂且休息会,吃席的时候,新娘子还要出来认认人。
到了该吃席,蒋芸拉着香萍手,看往哪儿坐。
陈巧莲来张罗,请二人坐这桌,“那一边是我二弟一家子,头桌是亲家兄弟。”剩下两桌是待坊间邻里的。
“呀香萍你怎么一个人来了?没带孩子?”
周香萍笑呵呵说:“孩子送她大伯家玩去了,老朱要看铺子,就我一人。”这自然是借口,又奉承漂亮话说:“大嫂真是有福了,娶了这么利落规整的儿媳妇,刚只看了一面,就是个有福的,娘家兄弟也多,都能帮衬上。”
“诶呀也没你说的这般好,寻常人家。”陈巧莲嘴上自谦,面上笑呵呵。
周香萍一听话音,赶紧替陈嫂找回来,人媳妇娘家兄弟都在呢,哪怕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