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0(1 / 2)
在淮南随父亲投湘的幼弟,由他作为内应,暗中传递消息,以求能立下功劳,来换取沈家年轻一辈活命的机会。
摄政王向他保证了,会派人接应他幼弟入江南。
他也暗暗祈祷,但愿幼弟能顺利离开淮南,逃出生天。
第85章
陈今昭持令牌一路畅通无阻,直抵上书房。
宫监趋步进殿通禀她将令牌收好,双手持着笏,低头恭谨的候在殿前。上书房内,姬寅礼与公孙桓正围在沙盘前,商议着对湘的最后部署。刘顺在稍远处候立着,听完宫监的禀告后,就附耳过去迅速低语两句。待那宫监匆匆退出殿,他依旧静候着,直待沙盘周围的两人议完事,方趁机上前禀了此事。
姬寅礼犹似未闻,看向公孙桓笑道,“文佑,你此行跟去也无妨。”
刘顺躬了身,无声退回原处。
公孙桓闻言,纠结不已。
他自是想随殿下去亲眼见证这一役,但又放不下京中这一块,唯恐他们一走,那些宵小就会趁机作乱。
似是知他纠结所在,姬寅礼就解慰道,“京中留了人坐镇,出不了大乱。就算退一步讲,这京都吾等能打下一回,就能打下第二回 。”
顿,他叹道,“我刚得了密报,江莫在江南遭到了暗杀,当时逃脱不及致使后背中了一箭。不过你也莫要担心,他现在性命无忧,已被暗卫转到安全地方养伤。”
公孙桓脸色都变了,再难维持平日时智珠在握般的稳重。
姬寅礼伸手拍下公孙桓的肩,宽慰道,“此番南下,我会多带些擅治外伤的太医,必不使其留患。你大抵还不知,江莫他立了大功,不仅搜集到七分铁证,还获取到了完整名录,远超孤的预期!待吾等南下,孤会为他亲笔赐封,给他封侯。”
公孙桓始料未及,不免惊道:“殿下,这般重赏如何使得!他还这般年轻……”
“勋绩不分年齿。”姬寅礼抬手,“文佑,跟着一道南下罢。怕你不去亲眼看看,纵是你留在京中,也是坐立难安。”
公孙桓不再迟疑,告了退就火急火燎的出了殿。
行军在即,他得赶紧回府准备,主要是收拾些捎给江莫的东西。
殿外,陈今昭拒绝了那宫监让她去偏殿坐等的提议,一直在外头候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虽她面上不显,但心中万分焦灼。
她很怕对方不肯见她。
正在她忐忑不宁之际,殿门开了,一人从里面急三火四的出来。定睛一看来人,她慌忙躬身就要行礼,怎料对方一阵风似的打她面前经过,上了殿外停靠的马车,连声催促夫赶车,片刻不停的冲宫外方向而去。
刘顺这会也出了殿,朝殿内方向示意,“殿下请您过去。”
陈今昭用力握紧手里的笏板,定神咬牙,抬步入殿。
殿内的宫人悄无声息的退出了殿,在她朝沙盘方向走近时,身后的两扇殿门被人从外无声的阖上。
大殿四周门窗紧闭,任何声响都会被放大无数倍。
沙盘前的人单臂撑着案边,正持着小旗俯身在城池关隘上做着攻防标记。细碎的脚步声渐近,他好似听而不闻,依旧聚精会神的视着沙盘上的兵力部署,随着他抬臂的动作,黑鳞铠甲上的肩吞兽首似在吐着寒光。
“臣拜见殿下。”
“你来做什么?”他眼眸未抬,声音平淡,“若为叛国之贼求情而来,你可以出去了。”
陈今昭的心凉了半截。八月的天,她后背却窜起了寒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