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9(1 / 2)

加入书签

前厮打他质问他,何故如此!何故如此啊!

模糊的视线中,一只乌色官靴映入她颤栗的泪眸中。但见官靴脱落一旁,靴底朝上,露出被砖石磨破的痕迹。

犹记这样的乌色官靴,他也送了她一双,靴面绣有祥云图案,周围辅之金线勾勒。时间太久,她都忘了是因为何事,他送了这双靴子向她赔礼道歉,但她却嫌这官靴太过醒目奢侈,所以就压了箱底,至今都没敢穿出来显摆。

人之将死,脑中会不会浮现走马灯她不知,但此刻她脑中却走马灯似的掠过他们从前的种种,喜,怒,哀,乐,二人相处的所有片段扎根似的刻进脑海深处。

最终,画面定格在一顶带着筋膜的血色头颅上。

这一刻她胸口像是被东西挠过,鲜血淋漓。

那股难受的痛苦,似要将她撕扯两瓣。她难以接受这样的变故,无法接受!

于此刻,极痛之下,她甚至对鹿衡玉升起种由衷的恨意来。他既早晚要奔这条死路,当初又何故要与她结识?二人互为挚友多年,脾性相近,志趣相投,她早已视他为知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友人,如今要她承受这样惨烈的生离死别!

他要她往后余生如何释怀!

泪流的更凶,视线愈发模糊的同时,自阶前落入耳畔的声音却愈发清晰一一

“孤待你们不薄啊,何以行此豺狼之事?知忠否,知义否,知耻否?叛国之徒,焉能容你……”

“殿下!”

突兀的一声高喊响起,嗓音高得嘶鸣般,赫然打断阶前之人平缓的语声。

周遭气氛在短暂死寂后,隐约出现了倒抽气声。

所有人的目光同一时间投向声音来源处。

陈今昭擦把脸,持笏出列,高声道:“殿下,此等佞臣卖主求荣,罪该万死!臣提议,将他们处以极刑,严惩不贷!臣再提议,诛他们满门,以做效尤!”

朝臣骇吸气声连绵不绝。

皆不敢置信的望着出列提议的清俊探花郎,不敢相信从来在朝中不声不响、瞧起来颇有些软脾气的人,此刻竟能对昔日挚友下此狠手,狠毒如斯!

姬寅礼没有言语,拄刀立在阶前朝她望来。

隔着诸多文武群臣,他见那道清瘦单薄的身影似孤绝般的站着,口中说着狠辣的话,可脊背微微颤着,浑身透着股破釜沉舟的孤勇来。

陈今昭能感到周围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她身上,放在往常,她定是万般不自在,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为好。但今日此时此刻,她好似生了钝感,那些注视来的目光影响不到她一分半毫。

“此等佞臣合该祭旗,以壮军威!”她持笏提议,强忍住要下来的眼泪,提高声音道,“但国朝素有月满不杀生之俗,恐撞月神,伤了国朝气运,所以臣斗胆恳请殿下,暂缓行刑。不妨待大军凯旋之时,再杀他们庆功不迟!”

话落后,整个殿前广场有小段时间的安静。

百官及将士的目光依旧落在她身上,只是神色各有变化。

正在此时,文官队列中传来一道清冷嗓音,“臣,附议。”

俞郎中咬咬牙,几经纠结,到底也走了出来,“臣,附议。”

陆续又有几人出列,是她翰林院的同年们。

“臣等附议!”

陈今昭手指抠进笏板里,低着脸极力忍着眼眶里的泪花。

姬寅礼握着刀柄的五指松了又紧,反复几回后,视线从那道清矍倔强的身影上移开。

“那就暂缓处置,免冲犯太阴。来人,将他们拖到天牢,待三军凯旋,再枭首示众!”

他环视三军,不怒自威,“午正时分,大军开拨出京!此战,定扬吾军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